借助话语标记语,以听促说
作者: 颜榕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教学应指向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和运用能力提升,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理解、实践和创新活动发展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提升英语语言的连贯性,也有助于说话者传递个人意图和情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准确发现语言中的话语标记语,并掌握不同类型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将有助于学生更高效地理解听力中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
一、话语标记语的内涵
话语标记语最早由英语语言学家RandolphQuirk提出,是一种用于标记某一话语或与语句存在某种联系的词汇和短语,比如句首的therefore,however,so等,话语标记语往往是对前面话语的延伸和回应。DeborahSchriffrin认为话语标记语是一种语言标记形式,主要以连词、副词和感叹词为主,并不构成指向主题的语言内容,也不受句子语法结构的控制,却会在言语交际中起着特殊作用。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话语标记语往往处于边缘化位置,即使删除也不影响整个句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所以,可以将话语标记语界定为:在语言中具有一定独立性且不存在某种特定意义的特殊语言成【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088-03分。尽管缺少话语标记语并不影响句子整体的语言内容,但是其语用功能是不可或缺的。
二、话语标记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由于话语标记语有特殊的语音功能,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也有一定的独特性。具体而言,话语标记语在英语教学中有以下几项功能。首先,话语标记语能使学生准确理解语篇结构。一方面,话语标记语能帮助学生准确梳理语篇的层次。例如,firstly,secondly,thirdly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的结构。比如,在一篇介绍职业优势的文本中写道“Firstly,acareerinIToffers high-paying jobs. Secondly, i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continuous learning."Firstly 和 secondly,这两个标记语便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从两个角度描写IT这一职业的优势的。另一方面,话语标记语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各个板块和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比如however和but表示转折,therefore和so表示因果。具体到听说教学中,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快速提取听力文本中的话语标记语来理解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语篇观点,完成个人输出。其次,话语标记语能促进学生语言输入和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准确把握话语标记语,能帮助学生顺利预测文本走向和主要内容。比如,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听到"forexample"时就能明白接下来的材料中将有可能以具体的例子来解释观点。这有助于学生提前接收关键信息并做好听力准备,进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准确率。最后,话语标记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质量,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巧妙使用话语标记语能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具条理。比如,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分享:“Inmyopinion,acareer inartis fascinating.Moreover,itallows peopletoexpresstheircreativityfreely.”用moreover这一话语标记语,使个人对艺术职业优点理解的观点更具层次性,也使语言表达结构更加严谨。
三、Unit7Careers知识点中话语标记语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谈到学生要在平常的听力训练中学会准确捕捉材料关键词,并能熟练针对某一主题完成口语表达。听说训练与读写教学不同,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无法反复推敲难以理解的内容,所以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丢失关键信息,导致听力受阻。[所以,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话语标记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取关键词”这一听力技巧,并注意话语标记语在听力材料和口语表达中的连接作用和标记作用,由此引导学生在准确判断听力材料主题的基础上完成口语表达。
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7Careers一单元隶属于人与自我的主题范畴,单元开篇以Topic Talk两组对话导入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选择与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Lesson2CareerSkills的两组听力材料则主要带领学生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整个单元以“职业”为主题,听力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个人对职业的理解、兴趣和对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结合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要求,将听说教学目标设置为(1)掌握"firstly""secondly"“moreover"“however""inaddition"等话语标记语在讨论职业话题时的用法。 (2)学会准确提取听力材料中的话语标记语,并理解话语标记语对提示材料逻辑结构的作用,提升听力理解能力;根据听到的话语标记语及关键信息,形成对听力材料整体结构和逻辑思路的清晰认知。(3)能够自然、流畅、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职业理解、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趋势。(4)能够在口语表达中自然恰当地使用话语标记语组织语言,使口语表达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5)能够使用口语表达完成职场场景的情景模拟交流,且能根据不同的交流对象和语境要求灵活选择恰当的话语标记语,以调整口语表达的语气及风格,达成良好沟通效果。
在话语标记语的支撑下,基于以上单元听说教学目标,教师便可以从教材听力材料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听力练习和口语表达活动。在帮助学生解读话语标记语的基础上,使学生熟练应用话语标记语完成听说练习。
(二)根据学生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设计
不同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认知层次存在差异,所以,在基于话语标记语开展以听促说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合理调整教学设计。要发挥听力对促进学生主动表达的作用,教师需要大致遵循信息输人一信息处理一特征分析一内容输出的教学设计逻辑,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调整听力和口语训练难度。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使之在没有学案提示的基础上关注听力材料并展开口语活动。在完成听说训练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整理笔记,使碎片化语篇信息更具条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30.pd原版全文
(三)以话语标记语,优化教学活动
在语言交际中,话语标记语能标示出语句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提升整体的连贯性。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话语标记语引导学生互动,确保最初互动意图得以实现。一方面,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具有解释意味的话语标记语提醒学生话语标记语之后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说明和补充。5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话语标记语展开口语对话,提升对话内容的连贯性和合理性。这种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也能缓解学生在听说训练中的压力。
具体而言,在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 Unit7Ca- reers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不同职业的图片并回答问题:What jobdo youwantto do inthe future? Why?What skills and personal qualitiesdoyouthinkareneededforthejob?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讨论并使用话语标记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使小组讨论中的口语表达更加流畅。随后,为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听力材料的理解并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职业咨询为主题的对话场景,即一部分学生扮演职业咨询师,另一部分学生扮演咨询者。由咨询者向咨询师提出与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相关的专业问题,咨询师在回答时则需要使用话语标记语提供专业分析和意见。
(四)立足提质增效,完善教学评价
听说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深度、对听力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口语表达的能力。所以,基于提质增效要求,教师需要将教学评价贯穿于听说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听说训练情况,展开自我反思,并对所学主题进行深人思考。@
在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7Careers的听说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在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留意学生是否准确标记并使用话语标记语,判断学生对话语标记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教师观察评价的基础上,也可以要求学生以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式完成听说评价反馈。比如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份如表1所示的自评和互评量表,要求学生在听说活动过程中对自己和同伴的语言应用能力作出评价。

四、结语
话语标记语的辅助下,学生能更高效地理解听力材料,也能更顺利地进入口语表达训练中,由此转变学生对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态度。所以,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话语标记语这一关键要素。在具体的听力语境中,注意话语标记语的标记作用和提示作用,以此引导学生参考话语标记语进行推理预测并完成最终的口语表达。在具体的教学中,参考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7Careers的内容,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角度出发,巧妙运用话语标记语开展以听促说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萌.关联理论视角下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中口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4.
[2]王雪晨.基于语料库的高中优质英语课教师话语标记语使用研究[D].长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3
[3]张欣然.高中英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J].林区教学,2022(5):78-82.
[4]李海静.高中英语“以读促说"教学活动设计探究[J].英语教师,2022,22(2):22-25.
[5]孔德贤.系统探究以听促说—谈高中英语听说融合教学的新点子[J].校园英语,2021(52):128-129.
[6]张欣然.高中英语教材中话语标记语使用研究[J].现代交际,2021(20):58-6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3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