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陈梅凤【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18-03
在新课改全面推行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已经得到了较好普及,使得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始突破传统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多项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比较复杂的,包含多项教育内容,并且教育方法也更加丰富,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很难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导致学科教学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有必要进行综合探讨。
一、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的融入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小学生对语言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认识,并且语言运用能力也比较薄弱,在语文学科领域处于初级层次。但引入核心素养以后,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较好改善。这是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能够带领学生认知语言的基础,并从宏观层面系统性认识汉语语言的发展,结合生活实践场景运用语言。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二)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融人核心素养理念,也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是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促使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主动探索学科知识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化。在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时候,相互之间也会产生思维碰撞,逐步培育高阶学科思维。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引人核心素养元素以后,语文教师就可以设计专项的审美鉴赏活动,带领学生感悟语文的艺术之美,形成较强的审美素养。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削弱教师身份的权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做好这一点,使得学生总是被动参与课堂教学,甚至一些学生还对语文课堂产生了心理抵触。在学生积极性不足的情况下,预先设计的课堂教学执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学科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
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点比较多,并且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教学任务也显著增加,要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但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依然倾向于使用灌输式教学法,虽然目标明确,却很难给学生带来较好的体验,长期使用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
小学语文学科的很多知识点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元素,可以显著拉近语文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但是不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导致语文课堂与学生的生活阅历出现脱节。这无疑会提高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难度,并且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硬,不利于达成新课标的相关教学目标。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开始积极贯彻核心素养,但最终取得的效果比较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多个维度探讨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融入方式,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优化与调整的有效策略。
(一)序列推进,在实践中优化语言运用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比较薄弱,语言功能发展层次较低,这导致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都无法灵活使用语言,在语言交际和书面写作等方面都有非常显著的体现。因此,教师在引入核心素养理念的时候,也要紧密关注学生的这些表现,设计专门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知语言的应用方式,促使语言技能的潜移默化提升。
在小学语文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营造“秋雨绵绵”的教学情境,还原秋雨的场景。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秋雨的真实场景,这些场景最好是直拍校园的秋雨景色,保证视频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能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代入其中。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教师也要使用语言进行引导,带领学生回忆秋雨的画面,将脑海中的记忆点跟视频画面融合在一起。在打造多媒体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制作视频,并在视频中还原课文的画面,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就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课文知识,更容易理解课文中的艺术化语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一些仿写活动,在仿写的时候,要求学生多使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语言的艺术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多维互动,在探究中培养思维能力
在引人核心素养理念的时候,教师也要搭建多维互动场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参与者与合作者身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引导,给学生留下较多自由度。这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层次化问题,带领学生从浅到深学习学科知识,并在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培育高阶学科思维。在学生相互交流的时候,教师需要观察班上学生的讨论情况,重点关注讨论过程与成果,掌握学生对教学话题的探索深度。在讨论完毕以后,教师也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教学总结,实现教学知识的内化,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田忌赛马》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完成课后对阵图,探究其思维过程,理解孙膑的聪慧的基础上,再次抛出问题:“是不是只要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一定能赢呢?”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再次思考,动手推演,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赢得这场比赛还有哪些重要条件呢?"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挖掘信息,从马的脚力、齐威王的思维惯性、田忌对孙膑的信任等多角度进行辩论,从而揭开了这次赛马赢的秘密。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辩论“谁是大赢家”,让学生从辩证的角度对待问题,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理性态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0.pd原版全文
(三)以美优教,在鉴赏中参与审美创造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身心层次不高,发现美的能力也有较大差异。通过系统性的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甄别周围世界中的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一些审美鉴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素材完成审美评价,共同探讨这些素材到底美在哪里。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学生对美就有更全面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审美创造中,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古诗词三首》设计审美教育活动。《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并且古诗词文体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美感。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三首古诗词的内容,并立足于审美鉴赏角度学习古诗词,感悟作者在创作古诗词时内心的情感。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分析古诗词的创作手法,比如每一句的韵脚等。在学生基本掌握这些知识以后,让学生尝试创作描景的古诗词。这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白话文写一小段描景文字,接着将其转化为古诗词。通过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古诗词创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四)学中悟学,在熏陶中树立文化自信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也要积极融入传统文化要素,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与认可度,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凸显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作用,使得传统美德等要素可以延伸到学生心中,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立足于传统孝道文化设计课堂教学方案,通过文化熏陶扭转学生的看法,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在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面向学生展示“孟母三迁"等多个经典故事,着重体现父母为了孩子所做出的付出与牺牲。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也要在课堂环境中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场景,从生活琐事中呈现父母的付出,并多站在父母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感知父母之爱,受到传统孝道文化的熏陶。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外文化特点与差异人手,带领学生更好认识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个单元的课文有《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等,描述了中外神话故事。在学习这些神话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中外神话故事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因为中外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分析这些内容可以更好理解中外文化区别,从客观角度看待中外文化的特点。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结语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理念将会更加丰富,要求教师结合新理念积极更新学科教学方式,搭建小学语文的创新课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结合核心素养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案,立足于语文学科的不同素养,设计针对性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感知体验情况,明确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与不足,做好语文教学的长效更新与改善。通过这些方式,逐步提高小学语文的学科教学效果,锤炼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贵喜.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的实践[J].智力,2023(23):88-91.
[2]张立华.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探讨[J].教育界,2023(21):92-94.
[3]钟德魁.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23(30):24-29.
[4]贺渝婷.立足核心素养科学优化小学语文课 堂教学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30):53-56.
[5]吴火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23(21):42-4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