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县域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思考建议
作者: 谢文慧【课题项目】本文系省枣庄市教育教学2023年度课题“学困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及转化策略研究”(2023ZZJX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21-03
我国中小学基础年级在校生人数超2亿人,分布在大城市的只是少数,大多分布在县城。教育在一二线大城市和县城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在县城的城区、乡镇和农村(以下简称乡村)之间也存在地域差异。调查显示,我县城乡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师资水平、硬件设施、学业压力以及家庭教育等几个方面。
一、师资水平差异
师资水平上城区和乡村小学各有优劣,在学历、年龄以及音体美计专职教师配置等方面城区优于乡村,在教师薪资和教师队伍稳定性方面乡村占优。
(一)学历和年龄
2006年以后我县新入职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随着乡村生源逐渐减少,乡村对教师的需求较少,新入职的高学历教师主要留在城区,这是城区教师学历高于乡村的原因之一。乡村教师存在一部分学历是中师或高中的老教师,这是乡村教师学历偏低的第二个原因。
2016年以后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入城支教”,主要是家住城市的年轻教师,入城支教的同时可兼顾自己孩子。个别入城支教的年轻教师表现优秀,会被当地学校留下来。而城区中小学由于生源过剩,聘任了一部分非在编年轻教师,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城区教师比乡村教师更年轻。
(二)音体美计专职教师配置
乡村教师在整体超编的同时,音体美计等专职教师却严重缺乏,也缺乏相关的功能教室,以上科目主要由文化科教师兼任。乡村小学科学和思政也大多由语文或数学教师兼任。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较少,多是“半路出家"改任英语教师的,这导致乡村小学孩子进人高中后其英语水平低于城区学生。
(三)教师薪资
2016年前,乡村教师的薪资由镇与县共担,镇负责大部分。由于各镇财政收入不同,个别乡镇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现象。2016年10月以后,乡村教师工资由县统筹发放,保证了乡村教师薪资足额及时发放。为增加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县有专门财政用于发放乡村教师补贴,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教龄越高补贴越高。
2019年省里出台了相关文件推进基层中高级职称评聘,乡村工作满10年可以申请基层中级职称,满20年可申请基层副高职称,申请成功的比例远高于城区相应的中级和副高级职称。职称与薪资挂钩,该政策的落地促进了乡村教师薪资的隐性提升。
(四)教师队伍稳定性
城区小学教师分为三类,本校在编教师,县统筹乡村支教教师及聘任的非在编教师。支教教师一般一两年返回本校,聘任教师忙于考编上岸,流动性较大,所以,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城区不及乡村。
(五)生源及师生比
城市化发展导致乡村中小学生源流失严重,本次调查的官桥镇共辖五十多个行政村,仅有小学6所,小学生总数约1800人,教师近200人,师生比约1:10。文化路实验小学学生总数约6000人,教师300人左右,师生比约1:20。乡村师生比是城区的两倍,意味着乡村教师平均每人负担的学生更少,用到每个学生上的精力更多,对学生教育和发展更有利。
小升初时,乡村又面临一次初中生的流失。调查显示,仅有 46% 的家长选择在乡镇初中就读。官桥镇唯一的初中总人数500人左右,而官桥镇小学生总数约1800人,意味着小升初时约有 45% 的生源流失,和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二、硬件设施差异
随着城市化发展,乡村中小学生源减少,城区生源增加。为缓解城区中小学学位紧张,在城区新建并投入使用了许多学校。乡镇中小学不仅没有新建学校,生源减少导致学校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新建学校基础设施明显优于乡村小学,同时还具备一些专职的功能教室,为课后延时的社团服务提供了支撑,如足球、篮球、编程、衍纸社团等。
三、学业压力差异
学生学业压力主要有两个来源,来自教师的压力和家长的压力,两方面压力城区学生都大于乡村学生。教师压力根本上来自于教师评价与学生成绩的挂钩,学生成绩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则直接影响教师职称评审,职称直接决定了教师工资。此种背景下,教师就会“卷"起来,学生压力自然就大。家长的压力主要源自家长的教育焦虑,教育焦虑则源于中高考压力的下放和延伸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扩散。
缓解教师带给学生的压力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成绩挂钩的关系。目前,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虽是多元化评价,但学生成绩的权重极大。建议缩小学生成绩对教师考核的影响,真正实现多元评价,如教师带领社团及比赛、指导学生、指导新教师比赛等均纳人考核评价体系。二是缩小职称带来的工资差距。2019年实施了分级聘任制,相当于增加了职称的梯度,缩小了梯度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职称对工资的影响。
四、家庭教育差距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且不可估量的。家长由于诸方面原因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家庭教育不好的家庭,容易出现亲子不睦,家庭氛围不和谐进而导致学困生出现。家庭教育关乎家庭幸福,关乎社会文明,更关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Ⅲ
为研究城乡家庭教育差异,调查了文化路实验小学和官桥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各4个班的学生家长,分别回收有效问卷206份和182份。调查显示在家庭收人、家长学历、家庭陪伴、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家庭氛围创设、家长自我提升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1.pd原版全文
城区年收入10万以上的家庭数量是乡镇的近4倍,学历大专及以上水平是乡镇的7倍以上,家长学历水平和家庭年收人存在紧密联系。家长学历水平直接影响了家庭收入,进而影响了对教育的投入和家庭教育质量。城市家庭的孩子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比例高达 88% ,远高于农村家庭的孩子。家庭陪伴对孩子会产生深远影响,在家长对孩子的陪伴上城区优于乡村。
城区学生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城区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的频率高于乡村。性教育、爱情观以及未来的婚姻观理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它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城市和乡村家庭开展性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家庭比例均不高,城市表现略好于乡村。
家庭教育需注重方法,还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这方面城区家长表现优于乡村,如当外人面批评自己孩子的比例乡镇更高。教育需要批评,但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和场合。选择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最忌讳在外人尤其是孩子认识的人面前批评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在一个熟悉的人面前被家长批评甚至训斥,会让孩子很没自尊,难以收到教育效果。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形成至关重要。夫妻之间有矛盾甚至吵架很正常,但切忌在孩子或长辈面前吵架。不当孩子面吵架的家长比例城区高于乡村,但差异不显著,这提示家长们需要在营造温馨家庭的氛围上继续努力,争取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主动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意味着家长具有主动自我提升意识,愿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方面城区家长表现更好。家长有强烈自我提升意识,其家庭教育方法、内容等都将趋于科学和完善,即使家长学历不高,收入不高,也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五、缩小城乡教育差异的思考和建议
要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中小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
(一)深化“县管校聘"制,实行双向“交流轮岗”
县域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行“县管校聘"制度,组织乡村教师入城支教,缓解了城区教师压力,促进了城乡师资的流通。要切实缩小城乡师资差异,可深化“县管校聘"制,向北京“交流轮岗制"学习。 122016 年北京市教委出台了交流轮岗指导意见,东城区率先开启了跨区“对口帮扶"的办学模式。2021年东城区和密云区也推进了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交流轮岗”,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轮岗教师有晋升职称及补助方面的倾斜。教师的交流轮岗旨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以,北京市各区的交流轮岗以城区轮岗到乡村为主,参与轮岗的主要是骨干教师以上的优秀教师。采取双向“交流轮岗”,且乡村交流到城区的教师数量多于城区交流到乡村的教师数量,一方面可缓解城区教师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二)乡村中小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挽留乡村生源
面对乡村生源流失,各乡村中小学校要创新思路,千方百计留住乡村生源。如乡镇初中提供住宿条件并优化住宿条件,留住一部分家长在外务工想把孩子送到城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同时改善就餐条件提高伙食标准,既让孩子睡得好,又让孩子吃得好。乡镇中学校长要树立生源就是学校生命线的意识,在留住生源上创新思路。个别乡镇中学在留住生源上另辟蹊径,动员乡镇教师及乡镇公务员子女留在镇上读初中,一定程度上留住了一部分生源。
(三)教师勇于担当助力乡村教育
乡村教师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教育家精神。硬件上乡村中小学存在先天不足,但乡村教师们可以依托学校现有条件及家庭的支持开展有效的延时社团服务,如篮球和足球社团服务可选择室外场地,没有专职教师可动员有相关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服务老师。乡村教师也可借助自身优势开发一些新的社团,如劳动社团,在校内外的闲置地块,带领学生平整土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虫等,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收获的快乐,将学校打造成新时代的“帕夫雷什中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于忠海.义务教育交流轮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逻辑及路径[J].教师发展研究,2024,8(4):75-81.
[3]余国志.教师交流轮岗:大趋势下的小细节[J]人民教育,2023(8):39-41.
[4]白宇晴,马芊芊,于瑾.轮岗交流激活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J].教育,2024(27):90-93.
作者简介:
谢文慧(1987年3月一),女,汉族,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1.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