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作者: 路爱玲【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45-03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留守儿童学习知识、树立观念、形成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浓、缺乏良好阅读习惯等问题。再加上留守儿童没有家长陪伴在身边,少了来自家长的监督,导致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态度十分懈怠,甚至部分留守儿童选择应付了事,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改革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发挥出留守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促进留守儿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
(一)丰富性原则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是将语文教材作为阅读教学的唯一资源,生硬地要求留守儿童完成阅读。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语文阅读十分枯燥,没有乐趣,导致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不强。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采用丰富性原则,该原则强调的是语文阅读的丰富性,立足于语文教材,适当地引入与之相关的课外丰富资源,并运用丰富的阅读形式,从源头上提升语文阅读的趣味性。如此一来,留守儿童自然会被吸引,从而主动完成语文阅读。
(二)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也是留守儿童展开语文阅读的引导者。换言之,留守儿童才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唯有这样,才能促进留守儿童良好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用主体性原则。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时,要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们的语文基础以及实际需求,合理地挑选和设定,使阅读教学贴合留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决不能超出留守儿童的认知范围,否则他们将无法理解文本内容,更是难以达成深度阅读。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改善学习效率
实际上,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家中老人一起生活,缺少了父母的教育和监督,留守儿童在家中通常更喜欢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导致他们在语文课堂中很容易分心,语文学习效率并不高。而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则要求教师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采用新颖、独特的阅读方式,给出直观、形象的读物,激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发挥他们内在的语文阅读驱动力。
(二)提升综合素养
纵观目前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上,比较看重语文知识的传递和输送,忽视了留守儿童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极容易阻碍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而通过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既不影响语文知识的传输,更能带领留守儿童围绕语文文本展开思考、探究、总结等。在这一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思维能力、学习意识等多个方面,均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立足语文教材
翻开语文教材,其中不乏很多有价值的语文课文,很值得留守儿童阅读和学习,这也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这也就要求教师提前分析教材内容,寻找其中的语文知识,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地引领留守儿童展开阅读,使留守儿童在阅读中接触和学习语文知识。这不仅能辅助留守儿童深刻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学习《琥珀》这一篇课文时,为了提升留守儿童的语文阅读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务必紧紧围绕着《琥珀》这一课文展开教学。第一步,深入研究《琥珀》的课文内容以及教学要求,即要让留守儿童阅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理解课文中作者对于琥珀形成的推断依据。第二步,正式展开阅读教学:“同学们,你们了解琥珀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是谁发现的呢?有什么用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么请你们仔细阅读课文。"如此一来,留守儿童的思绪将会集中在《琥珀》的课文中,主动阅读。通过这样围绕《琥珀》的课文展开阅读教学,可保证留守儿童的理解深度,又能起到锻炼留守儿童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
(二)创设阅读情景
只有做好阅读教学的开始工作,才能在一开始就吸引留守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生动、活泼的阅读情景,则能提升留守儿童对语文阅读的动力。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灵活创设语文阅读情景,用创设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根据具体的语文课文内容,结合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阅读情景。有了生活情景的铺垫,留守儿童很容易进人到课文内容中,形成较深的感悟。这不仅能改善留守儿童的阅读体验,而且还能提升他们最终的阅读效率。
(三)开发课外资源
当语文文本是留守儿童感兴趣的内容,相信他们将会大大提升阅读动力,主动阅读,并掌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可适当开发课外的阅读资源,打开留守儿童的阅读范围,开拓留守儿童语文视野的同时,也能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分析留守儿童的兴趣特点,把握他们可能会喜欢什么类型的读物,满足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推荐不同的读物,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机会参与阅读,这样一来,留守儿童将能主动进行大量阅读。
比如,在学习《猎人海力布》这一篇课文时,为了打开留守儿童的语文阅读范围,教师可将本篇课文作为基础,适当地向外延伸,使留守几童的语文阅读从语文教材走到课外。《猎人海力布》属于中国民间故事,那么教师也可以向留守儿童推荐一些类似的民间故事,像《盘古开天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使留守儿童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可唤醒他们内心的文化意识和自豪感。另外,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可能对名著感兴趣,教师可向这部分留守儿童推荐名著,像《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有针对性地向留守儿童推荐课外读物,可满足他们的实际阅读需求,从而推进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积极展开课外阅读,促进他们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9.pd原版全文
(四)展开情感教育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平时很少能接收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很容易造成情感上的缺失,甚至出现自卑、不合群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展开情感上的教育,使留守儿童能在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和高尚的品质。在具体教学中,要从情感的角度入手,挖掘语文文本中的情感內容,着重带领留守儿童阅读和感悟。考虑到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可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制定不同的情感教育策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
(五)注重阅读指导
由于留守儿童的年龄较小,本身的阅读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常常会陷入盲目阅读的局面中,找不到阅读的重点,弄不清楚阅读的方向,这正是留守儿童阅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语文阅读的指导环节,围绕着实际的语文文本,设计从表面到深层的语文问题,用问题的方式指导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深度阅读。这不仅能明确留守儿童的阅读方向,而且还能让他们精准把握课文重点和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竹节人》这一篇课文时,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出现盲目阅读的局面,教师务必注重语文阅读指导。第一步,直接提问:“同学们,你们仔细看课文的题目和插图,你们觉得竹节人是什么呢?”由此初步引发留守儿童对竹节人的思考,为后续的阅读打好基础。第二步,继续追问:“仔细阅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竹节人哪些内容呢?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这时候,一边指导留守儿童阅读,一边鼓励他们去完成导语中的三个阅读任务。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瞬间能找到阅读方向,并为之努力。等到他们阅读结束之后,再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果。通过这样逐步指导留守儿童,推进留守儿童深入到课文内部,加深阅读深度的同时,也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设计阅读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促进留守儿童语文阅读能力的快速形成,教师很有必要设计语文阅读活动,给留守儿童构建出专属于他们的阅读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中。除了以往的课堂阅读以外,还可考虑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像游戏阅读活动、朗读比赛活动等等。这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能切实提升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以往的“要我读"转变成为“我爱读”,从而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阅读能力提升。
比如,在学习《草原》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组织以“草原"为主题的朗读比赛活动:每一个留守儿童挑选一篇含有草原的文本进行朗读,看哪一个留守儿童阅读的最有感情。同时,为了进一步激起留守儿童的动力,可在本次的朗读比赛活动中设置出不同的名次,给出对应的物质奖励,例如一等奖是水杯,二等奖则可以是笔记本等等。这时候,留守儿童将会心动,并主动展开阅读。另外,教师可在活动之前,展示草原的精美图片、视频,使留守儿童能感受到草原的美丽风光,可强化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在活动的推动下,留守儿童自然将会主动阅读相关的文本,从而掌握到有效的阅读技巧,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属于社会上的一类特殊群体,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和教育,这更是说明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大研究力度,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立足于语文教材,精准把握留守儿童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合理地设计和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激发留守儿童内部的阅读驱动力,吸引留守儿童主动参与阅读,使留守儿童在阅读中完成知识巩固和阅读能力提升,最终促进留守儿童能成为当前时代需要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培英.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21):16-18.
[2]禄荀.浅谈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写算,2024(30):97-99.
[3]林春琴.“双减"背景下提升留守儿童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4(5):69-71.
[4]梁素梅.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J].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3):50-52.
[5]张国莲.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4):3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4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