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问题解决法

作者: 李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48-03

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各种化学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化学规律的演变途径及过程,从问题解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在教学时要一改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化学教学理念,找准方法解决现行课堂教学与学生能力发展间的矛盾,借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推测思考,结合实践得出结论。问题解决法具有多种优点及优势,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做好相关教学计划,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化学学科的价值,促发学生对知识的生活应用意识。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要结合预备问题与现实问题设计教学,通过教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逐步创新学习,学好化学、学精化学,不断地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自我原动力,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问题解决法贯彻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人学习特质及个性特征,通过合理利用问题提高学生当前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无形地转化为主动学习。问题解决法关注学生个体在教学中的实时情绪与表现,意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借助有来有往的问题交流与讨论,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沿着问题展开更深人的思考与探究。[在教育理念上,问题解决法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通过灵活应用策略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淬炼;在形式上,问题解决法力求营造出良好、活跃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方法上,问题解决法注重引导学生探究,以解决问题为途径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以问题思维为走向搭建知识体系;在核心素养发展方面,问题解决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更强大了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淡定地借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实施基础

(一)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一直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外界因素,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沉下心来仔细思考问题,才能拥有解决问题的耐心与恒心。[2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故事,如“铁船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却不会生锈"“蜂窝煤比煤块更好烧"青铜剑不被腐蚀"等故事,调动学生对"金属防护"“燃烧条件""金属活泼性质"等相关知识问题进行思考。高中化学知识量大覆盖面广,要想解决其所涉及的问题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教师要应用故事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孜孜不倦的思考,增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受感染,自然才能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问题,发散学生化学思维,为完善和升华学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应用问题解决法促进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创设疑问不仅是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第一步,更是决定整个教学方法所获效果的核心要点。对于教师来说,创设合适的问题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难。因此,教师要综合考虑问题价值选择问题内容,结合学生能力设置问题难度。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问题解决法是近年来广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教学交流探究让学生掌握隐藏在问题中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师普遍趋于年轻化,对新知识与新信息的接受速度很快,能够与高中学生产生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能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与焦虑感。要想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以有效应用,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予以“合理"的表扬,并以友善的态度指出学生所提问题中的不合理之处,如此保证问题解决法的可持续发展。

三、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设计问题脉络,打造动态课堂

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解决法,教师必须要设计问题脉络,打造动态课堂。因为虽然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化学知识内容不同,有的内容并不适用于问题解决法开展教学,所以,教师不能将问题解决法当做标准化授课模式,必须要学会取舍和融合,用动态课堂应对各种课堂需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问题脉络,尽可能地保障学生课堂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思维能力成为教学主导者。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借助问题解决法设计动态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随着现代互联网的深度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定位,将问题解决法与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无机物的相关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元素周期表为脉络,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按照顺序呈现各元素相关知识,同时配以思维导图培养其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全面、更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牢牢掌握各元素的相关知识,还能应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围绕周期表构建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二)借用问题分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尽管传统应试教育方法的弊端在创新改革中已经被大家所了解,但是其影响依旧根植于教育界,很多教师仍旧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借用问题分析革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将学生从死记硬背及题海战术中拯救出来。问题与思维紧密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应用问题解决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信息转换的过程,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对知识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加工,从而剖析问题抓住其本质。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综合联结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构建高效化课堂必须让学生发散思维,尤其是针对化学这种兼具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学科,需要以问题解决搭建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思维桥梁,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体验。以“金属的广泛用途"相关知识教学为例,可以将钠、镁、铝、铁、铜相关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相关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剔除无关信息,概括出在学习中的待研究问题。如生活中的铁具很容易生锈,要怎样才能延长铁具的使用时间?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分析让学生动手、动脑,从实验实践联系理论,从理论延伸到实验实践,增强学生的科学感知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50.pd原版全文

(三)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个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教师要通过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增长始于问题,教师应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发展。问题本身有“巧"与“笨"的区别,“巧"问多结合学生所学营造情境,让问题更形象、具体,增强化学教学趣味性。大部分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与知识构建出牢固的内在联系,而问题又往往会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发生冲突,激化学生认知意识矛盾,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兴趣。教师可以适当改造故事或新闻情节激发学生兴趣,提炼学生听过、看过、做过的化学现象,将其鲜明、生动情境置于问题之中,让学生快速融人教学。

(四)结合生活实践,深化问题探究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同时也是知识的归处。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生活实践,深化问题探究,让学生借由生活摸索出化学的真谛。教学结合现实中解决的化学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觉得化学无处不在,还能引导学生应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问题探究思维带入生活。结合生活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能够增强教学实践意义,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生活中常见的水壶水垢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拿一个积有水垢的水壶给学生展示,然后以问题:“水垢形乃白色固体,又从水中而来,最有可能是哪种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分析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CaCO3 固体,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酸性物质。接着教师便能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何种物质可以清洗水垢,学生思考过后异口同声回答道:“醋!"这样,学生便能知道醋能够用来有效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从而日常生活中便能应用醋帮助家人清除水壶中的水垢,利用化学知识解除生活难题,强化化学知识的整体性。

四、结语

“化学问题"无处不在,但它并非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阻碍,而是促进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师要明确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明晰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中实施的基础,巧妙制订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可以设计问题脉络,打造动态课堂;借用问题分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生活实践,深化问题探究。灵活发挥问题解决法的效用,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学生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竹梅.问题解决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125-126.

[2]郝东明,李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5):143-144.

[3]莫蕙伊.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J].高考,2023(23):114-116.

[4]王明扬.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化学问题解决研究[J].女报:时尚版,2020(8):1-1.

[5]苏海丽.探究高中化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施策略[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5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