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学习法

作者: 杨荟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54-03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其中的化学概念部分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足够重视,并且要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学好。化学概念是对化学现象、化学事实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与抽象表述,为学生构建化学知识关键网络的关键起始点,对学生学习化学起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高中化学教师在概念教学中,通常会选择问题导向学习法来对学生实施引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化学概念,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确保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中化学概念的特点

(一)抽象性

抽象性源于化学概念。多涉及微观的物质结构,主要描述物质结构、化学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直观理解的。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相关概念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十分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正是化学概念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教师必须对教学有更多的思考,尝试采用诸如问题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便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系统性

系统性则主要表现在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知识网络。比如,在电解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进一步深人学习化学键相关的知识,由此,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化学本质。

(三)阶段性

阶段性是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概念所具有的显著特点。现阶段,高中化学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化学概念相关的教学内容是不断深人的,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阶段地推进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对化学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掌握,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得教师开始更多地考虑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来对学生展开引导。

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而化学概念正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和总结,是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教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随着化学概念教学的持续深人,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为深入地理解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现象,开始将这些现象与物质的本质特征联系起来,从而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及掌握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化学教学推进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归纳、整理已掌握的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而化学概念正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关键。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就构成了化学知识体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可以让学生以概念为基础来将原本显得有些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逐渐深化构建起化学知识体系。

(三)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

要想切实落实化学教学任务,教师就不能只是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尤其是极为重要的科学思维能力。化学概念教学实施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地去进行观察,就观察到的化学现象进行深人分析,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由此得到化学概念的本质特征,而这正是一个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过程,同时会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培养。

三、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积极作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使用问题导向学习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学概念多为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传统的讲授法通常会带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但使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一个个的问题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及展开探索。比如,在“氧化还原"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生活中与氧化还原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铁为什么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就被调动起来了,极为自然地被吸引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化学学习兴趣成功被激发,从而开始兴趣满满地学习化学概念。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概念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向学习法,教师能够更为直接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中极为自然地展开自主学习。当教师围绕相关化学概念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是不会直接将答案告诉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也是无法直接从课本中获取答案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通过展开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来获取答案。首先,学生要静下心来读一下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再通过多种渠道来查阅资料;紧接着,学生要对查阅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问题来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学生要对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深入思考,从多个角度来提出假设;最后,结合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这样一套学习流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获得了有效的培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彻底地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导向学习法恰好能够有效地强化这一过程,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当教师基于相关化学概念联系实际来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需要充分调用已掌握的知识及积累的生活经验去展开自主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求答案。比如,在“化学平衡"这一概念的教学中,就需要去探索“如何让化学反应朝着特定方向进行?"的问题,这里就需要学生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因素,设计相关的实验来对化学反应中的变量进行探索与验证,从而找到能够让反应朝着期望方向进行的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52.pd原版全文

(四)促进合作学习

高中化学概念问题导向学习法通常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这既是为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为了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学习化学概念的时候,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相对不同的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效率,使问题的解决变得相对简单一些。比如,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相关的化学概念,有的学生对于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的理解较为深刻,有的学生又对有机反应的机理有足够透彻的了解。

四、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精心设置问题

化学概念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学习法,关键就在于精心地设置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深度有直接的影响,决定着教学效果能否得到足够有效的增强。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教师必须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情况,确保问题能够保持适中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探索来完成学习,同时也避免过难的问题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以物质的量来计算物质质量和摩尔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通过思考来掌握好这部分的化学概念。同时,教师还必须保证问题足够新颖,并适当地赋予问题一定的挑战性,促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思维的有效启发,于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化学思维。比如,在“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基于生活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物在冬季更易保存?”这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可以让学生就此来展开思考,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指导资料获取

化学概念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对教学整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还需要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引导学生从其他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借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校内的图书馆或互联网获取丰富的资料,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各自查阅到的资料,并就此对资料进行处理,将其中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提取出来,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成功地解决问题。

(三)展开分组讨论

化学概念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运用,教师通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从而问题的解决才能变得简单起来。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问学生:“如何区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哪些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哪些?"让学生分成小组就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清楚地弄清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到底属于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五、结语

问题导向学习法为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光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更是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精神等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未来的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应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让问题导向学习法在优化与调整中变得更好,推动高中化学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文韬.高中生化学概念理解困难及教学对策分析[J].学苑教育,2024(27):76-78.

[2]李俊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创新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24(15):123-125.

[3]李连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J].亚太教育,2024(9):135-138.

[4]周小舟.问题导向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6):15-1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5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