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优化路径
作者: 米鹏飞【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78-03
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在身体素质方面,能为学生健康奠定基础。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同时能提升学生运动能力。而教学策略方面,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整合和评价体系完善都是重要的改革方向,这一系列的改革将促使小学体育教学迈向新的阶段,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一、“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教育意义
(一)增强身体素质,奠定健康基石
“教会"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体现是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身体素质的提升需要正确的方法,即教师将运动技能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例如正确的跑步姿势、合理的力量训练方式等。在“勤练"环节,学生持续进行体育锻炼,这直接作用于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身体机能方面看,规律的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使心脏更有力地泵血,肺部能更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从肌肉骨骼角度而言,不断的练习可增强肌肉力量、耐力和柔韧性,同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提高骨密度。“常赛"机制融入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竞争与展示的机会。参与比赛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体能和运动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以适应比赛需求。从健康的长远角度看,小学时期奠定的良好身体素质基础,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在成年后的发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有能力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二)培养体育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在培养体育精神方面,“教会"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这能让学生理解体育的内涵与规则,使他们尊重规则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当学生明确运动的要求与目标,他们会在实践中追求卓越。“勤练"则进一步强化追求,在不断的练习中,学生体验到努力与坚持的力量,形成坚韧不拔的毅力。而“常赛"将体育精神推向高潮,赛场上竞争的氛围促使学生勇敢面对挑战,激发他们的斗志,让拼搏精神深植心中。从塑造健全人格来看,教会体育知识技能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学生掌握新的运动技能,会提升自我效能感。勤练是人格塑造的持续动力。在反复练习中,学生克服身体与心理的疲劳,他们的自律性得到增强。常赛更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赛场如同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其中学会如何应对胜利与失败。
在培养体育精神维度上,“教会"为体育精神的萌发提供了土壤。学生从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认识到体育所蕴含的价值,如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等,进而开始构建自己的体育精神体系。“勤练"如同阳光雨露,不断滋养着体育精神的成长。持续的练习让学生懂得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进步,这是体育精神中进取意识的重要体现。“常赛"则像一阵劲风,吹开体育精神绽放的花朵。比赛的紧迫感和压力促使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将体育精神发挥到极致,如勇敢、果断等品质在赛场上得到充分展现。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教会"赋予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通过对体育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和能力,从而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勤练"塑造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在比赛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互动、合作或竞争,他们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理解他人,这是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提升运动能力,发掘学生潜能
“教会"理念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精准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时期,系统且准确的教学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这有助于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因为正确的方法是高效运动的基础。教师教会学生科学的训练方法与运动原理,能让学生更深人理解体育,从而激发自身潜能,学生在掌握正确运动知识后会自主探索身体的极限,提高运动能力。同时,“勤练"理念促使学生增加体育练习的频率和强度。频繁的练习能够强化肌肉记忆,使学生对各种运动技能更加熟练。而且在不断练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发现自己在某些项自上的独特天赋,进而发掘潜能。“常赛"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对提升运动能力,发掘学生潜能意义非凡。常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检验自身运动能力的平台。在比赛情境下,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这促使他们将平时“教会"的内容更好地整合并发挥。比赛的压力和竞争氛围会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突破自己的运动极限,从而提升运动能力。
二、“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贴合学生需求从体育教学的本质来说,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优化教学内容意味着要深人研究每项运动的核心要素,如跳绳,要挖掘跳绳在锻炼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以及耐力等方面的价值。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跳绳方式,要涵盖单人跳绳、多人跳绳等多种形式。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内容的设置,能力较弱的学生注重基础跳绳动作的掌握,如双脚跳绳的频率和稳定性;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接触花样跳绳等更具挑战性的内容。此外,教学内容的优化还应考虑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比如跳绳可以与数学的计数、节奏与音乐学科的节拍等相联系,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跳绳为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进行如下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会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跳绳的基本动作,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分别进行练习。对于跳绳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地重复跳绳动作,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挑战。在勤练环节,为了贴合学生的需求,可以将跳绳与游戏相结合。在常赛环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跳绳比赛。比赛可以设置多个项目,如个人跳绳速度赛、团体花样跳绳赛等。比赛的奖励设置也可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奖状之外,还可以是与跳绳相关的小礼品,如定制的跳绳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从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层面来看,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组合。传统的篮球教学多集中于基本技能传授,而创新的教学应将篮球文化、篮球历史与技能教学相融合。其次是情境创设。构建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篮球情境,如模拟职业篮球赛的场景,设置球员角色、球队战术等元素。再者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不同,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篮球学习计划,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篮球学习中的独特价值。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如使用篮球运动分析软件,让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投篮姿势、运球轨迹等数据,便于改进提高技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60.pd原版全文
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将篮球文化融人其中。在第一堂课上,教师不是直接教运球投篮,而是先讲述篮球从发明到如今成为全球热门运动的故事,展示不同时期的籃球明星照片,学生们立刻被吸引。然后教师创设情境,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球队,每个球队有自己的队名和标志。在日常教学中,模拟职业比赛的赛制安排训练赛。对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科技手段运用方面,教师用手机拍摄学生的篮球动作,慢动作回放分析学生的问题。
(三)整合教学资源,拓展体育空间
拓展体育空间不应局限于校园内部,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足球场在课余时间开展足球活动。在课程安排上,要给予足球足够的教学时间,确保教会学生基本足球技能。
在足球教学中整合教学资源并拓展体育空间,校内整合方面可以将闲置的仓库改造成小型足球器材室,收集整理各种足球教学资料。教师方面,邀请退休的足球运动员家长担任课外辅导员。课程上,每周安排专门的足球课,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设计足球俱乐部标志。校外拓展也成果显著,学校与社区足球场签订协议,周末组织学生进行足球友谊赛。在假期,学校联系周边学校开展足球训练营活动。学校还利用线上足球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家也能观看优秀的足球教学视频,提升足球技能。
(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应涵盖多元的评价维度。就健美操教学而言,传统评价多聚焦于动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新的评价体系则需更全面。从知识与技能角度,除了动作完成度,还应考量健美操节奏把握、动作编排创意等。过程与方法方面,要重视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态度、练习的频率与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需关注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热爱程度、在团队练习中的协作精神。健美操教学中,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不应仅仅是教师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自评能促使其自我反思,例如在健美操练习后,学生根据自身对动作理解、力量运用等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则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动作美感、节奏感等。
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在一次期末健美操考核中,有位学生的动作完成并非最标准,但在评价时却得到了较高的分数。从知识与技能角度,该学生在动作编排上加人了自己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将一段节奏较快的音乐与富有活力且创新的动作相融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发现其在课外勤加练习,并且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局部动作的打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这个学生对健美操充满热情,积极带动身边同学参与健美操练习,在团队练习中表现出很强的协作意识。还有一位学生,其动作准确性较好,但缺乏节奏感。在多元评价体系下,同学互评时指出其节奏感问题,该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
三、总结
“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从增强身体素质到培养体育精神再到提升运动能力。在教学策略上的各种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方法、整合资源和完善评价体系都是有效的手段。小学体育教学在这一理念下进行改革,其优化路径的探索将不断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进步,使小学体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秀兰.“教会、勤练、常赛"理念下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J].体育视野,2024(9):134-136
[2]洪理好.小学体育教学中落实"教会、勤练、常 赛"的策略[J].体育视野,2024(3):75-77.
[3]王珊.小学体育“教会·勤练·常赛"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3(8):37-39.
[4]宗晓雯.教会·勤练·常赛 一体化视角下 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3(25):121-1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6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