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与实践

作者: 何丽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84-03

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高效性的特点,它强调多种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人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历史的学科特点较为吻合,可以引导学生以全新的视角、多个维度观察与分析历史知识内容。尤其是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融入问题链策略,为跨学科主题学习增添了新的内容,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运用辩证思维、多种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背景

(一)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个体有了新的要求,既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与技能,又要具备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且在道德品质、劳动素养等方面也明确了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他们不仅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学生阶段发展的需求分析,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必要的,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要求

教育与社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输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才,而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使教育具有前瞻性与实用性,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人推进。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为每门学科都明确了具体的核心素养内容,促使课堂教学向多维发展,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特别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引入,更加凸显课堂教学新的发展特点,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支架,构架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并运用知识间的关联性特点,深人分析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思维与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价值

(一)营造积极学习氛围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的教学角度局限于历史的思维,缺乏多学科知识间的融合,而且教学方法相对单调,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与创新。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是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为指导,通过设计层次性、阶梯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在分析问题与分享问题的过程中,强化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与能力,并积极参与各种问题和知识的分析、判断与探究,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效果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特点可知,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这样才能使其掌握跨学科学习的精髓,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深人问题的本质。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问题链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平台,促使学生在教师的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下,能够自主分析与探究相关问题,并在大量的问题分析与探究过程中,养成运用多种角度分析与探究问题的习惯,这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多元学习体系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等众多内容。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问题链融合的策略,可以使学生依托多种学科知识,深入了解历史中的经济、文学、艺术发展特点,并能够加深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样,当学生在学习与历史知识有关的其他学科内容时,也可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进行补充,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也会形成一种习惯,并通过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多元学习体系,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科的教育价值。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发展基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可以使其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具备独特的见解与多元的方法,并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探究问题的根源,从而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可以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时提供多种思路,并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方法。比如,在研究宋代的经济、文化特点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搜集能够反映当时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诗词,也可以引导其运用所学美术技能鉴赏反映当时文化、经济发展特征的绘画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元素,而且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一)强调学科基础,明确学习目标

在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设计中,需要明确的是多种学科的融合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中的事件、人物、背景等知识。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跨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容易出现跨学科知识融合的目标不够清晰,无法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特征与素养培养价值,甚至会出现被其他学科素养覆盖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方式反而出现本末倒置,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此种情况,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围绕历史学科内容,设计需要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目标,以此实现教学目标的落实。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时,本节课主要需要学生了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思想主张,并能够运用辩证思维认知相关理论思想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可以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如,(1)春秋战国时各学派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与思想主张是什么?(2)结合《论语》《道德经》等内容,运用语文思维与历史思维分析各学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3)如何运用政治中的辩证思维认知各大学派思想主张的内容?(4)结合政治学科内容,总结与分析先秦诸子的哪些思想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基。这样可以使学生利用语文、政治等知识深入理解历史中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62.pd原版全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的提出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这种情境也可以理解为问题设计的相关背景。如果想要实现问题设计的效果,需要教师结合问题提出的背景,为学生设计形象生动的场景,以此将复杂、枯燥的问题转换为简单、生动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判断、识别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问题的这种特点,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时,可以创设相应问题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结合问题链内容,开展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注重知识联系,设问要有深度

问题链的设计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点,更加注重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内容联系。如果问题链的设计出现层次不够明显、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会使学生在学习时一头雾水,分不清主次,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问题链的结合,对问题链的设计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问题链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与学生素养的综合性特征。为此,在设计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教师应兼顾问题链的设计原则,并呈现问题设计的综合性与深入性特点,从而发挥问题链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的效果。

(四)问题形式多元,促进学生发展

著名的学者曾经依据个体认知水平的发展特点,将问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凸显了思维发展由低到高的特征。为此,教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的教学时,也可以依据思维发展的特点,将问题设计为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内容与高阶思维内容,即引入性、递进性、弹性与迁移拓展性等。这样可以实现问题设计的多元化特点,有利于学生实现思维发展的深化,并实现知识的应用、拓展与迁移,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五)评价机制衔接,发挥教学优势

教、学、评的三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整体环节,而评价又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对促进教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小的作用。基于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链时,应与评价机制有效衔接,这样才能使教师充分了解自身的教学模式效果,并使学生通过评价机制的反馈,了解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宋代经济的发展"时,教师提出问题: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给予合理的评价,并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表现的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同时,教师也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合作学习状态、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方式等,以便在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作为基本的依据。此外,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等。这样的评价机制衔接,可以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可靠的保障,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初中历史问题链教学,实现了学科知识间的深度融合,体现了知识运用的灵活性特点,可以推动学生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与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中的难点内容便是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以及问题设计与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合的方式。这便需要教师明晰其中的难点内容,深入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问题链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索适合跨学科主题学习发挥效果的问题链内容,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泽琼,吕厚轩.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主题选取[J].教学与管理,2023(28):42-46.

[2]王一新.新课标背景下中学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讨[J].天津教育,2022(25):98-100.

[3]褚丽芳.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与 实践[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5):57-58.

[4]吴荣欢.初中历史运用问题链教学的研究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20(3):100-1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62.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