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研究

作者: 吴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5)07-0193-03

随着“双减"教育政策的推进,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更应丰富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作业。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也应变换评价方法,不能给学生施加过大的压力。通过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更能达到“双减"教育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也能借此减负增效,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水平。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遵循差异性原则。所谓“差异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摒弃传统作业设计时“一刀切"的落后教育思想,避免作业设计的内容过于单一化、形式过于统一化,而导致某些学生感觉完成作业过难,而某些学生又觉得过于容易,浪费了课后时间。初中数学教师遵循差异性原则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的分层型作业,继而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巩固方式,在差异化的作业引导下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

(二)灵活性原则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应遵循灵活性原则。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此阶段是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的韧性等方面都相差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遵循灵活性作业设计原则,来设计作业内容。[1

(三)实践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也应遵循实践性原则。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诸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也需遵循实践性原则,让学生能够在作业学习环节中尽可能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时结合生活中的数学话题,布置分层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也能借此真正达到“双减”政策中为学生减负增效和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2]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对学生展开合理分层

在“双减"教育政策引导下,初中数学教师想要充分发挥分层作业设计的作用,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再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作业引导,借此发挥分层作业设计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作业巩固的效果。通常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A层次的学生往往学习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对数学学科知识也充满了探索的兴趣。B层次的学生综合水平一般,在学习上态度相对端正,但缺乏浓郁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C层次的学生综合表现较差,他们不仅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基础也相对较差,在学习态度上也不够积极和端正。教师可根据学生过往的综合表现,将学生分成这三个层次等级,再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引导和分层管理,从而逐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的效果。[3

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六节“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这一单元之前几节课上的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在该课教学过后,教师可以给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布置以下三种作业:A层次的学生需要回顾在该单元中所学的知识内容,以思维导图工具,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配方法的应用要点、公式法的求解方式、因式分解法的应用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要点等内容汇总起来。该作业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备较大的难度,符合A层次学生的特征,帮助A层次学生在课后作业巩固环节中回顾单元知识要点,提高个人的知识汇总能力。B层次的学生在思维能力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检验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综合题型,让学生解决诸如销售问题中相关等量关系的转换等生活化命题,尝试使用一元二次方程得出确切的答案。C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的积极性较差,教师则需要以兴趣激发为主要的作业设计自标,教师可以布置微课视频学习任务,将该课的重点知识融入课后巩固型的微课视频中,让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总结一元二次方程在应用时的要点,教师也可结合一些生活中的趣味一元二次方程的例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三种作业难度逐层递减,适用于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课后作业环节巩固课上所学,教师也可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层次变化情况,进而合理地调整分层结构。

(二)设计课堂的分层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双减"教育政策下,教师布置课堂作业时也应当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师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布置合适的分层作业,使学生能够更具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吃透知识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在接受知识时难免也会存在速度和程度上的不同。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布置分层作业,迎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需求,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拥有更大的探索空间,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在和他人的合作过程中积极展开学习过程,取得学习的进步和满足感。这种分层引导的方式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可以借助课堂上的分层作业,帮助学生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构建完整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4

比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遵循“双减"教育原则,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需求和学生的综合情况,设计分层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该课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获知反比例函数的代数表达式与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新旧知识的串联,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话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列出一些等式,让学生判断哪些为反比例函数,再引出该课程的重点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展开新旧知识的迁移。随着课程的推进,教师可以布置分层课堂作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探究作业,给出一个特定的反比例函数,让学生展开自学,尝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借此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借助对比分析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分析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征,研究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抽象知识的重要思维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而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判断题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概念。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以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判断,研究相关图像是否会与 x 轴相交。由于C层次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布置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和探讨,让学生们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解析抽象知识。这种在课堂布置作业时,以分层作业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引导方法,更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达到“双减"教育政策中减负增效的教育要求。

(三)在课后服务中布置分层作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学科的课后服务意在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引导学生深度研究数学学科的知识命题,让学生能够自主分析相关数学信息,展开交流和讨论,寻找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合理地调整学习方向,利用各类工具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提供课后服务时,也要基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案。教师也要在课后服务中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搜集全面的学情信息,方便后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课上教学服务的水平。教师还可在课后服务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设置多元课后服务小组,让学生们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过程,进而有效理解初中数学学科的知识要点,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合作探究、自主探究等过程中构建完整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体系。[5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教育政策引导下,初中数学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时要遵循差异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教师可以在学生展开知识探究的各个阶段,展开分层作业设计和教育引导工作。教师要将学生分成综合水平较强、一般和较差的A、B、C三个层次,并设计分层作业、分层课后服务模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水平,不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刘洪涛,周芳梅.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J].安徽教育科研,2024(8):31-33.

[2]邴佳林.“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与布置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58-60.

[3]管祥芝.“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技巧[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1):64-66.

[4]陈冠蓝.“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科学设计与有效实施[J].亚太教育,2024(1):1-3.

[5]张小娟.“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5):112-11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ktyj2025076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