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
作者: 熊秀莹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在教师方面,大部分一线教师处理语篇的方式较为单一,课堂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教学活动设计呆板。在学生方面,学生缺乏自主阅读和内化语篇的机会,课堂的教学活动仅锻炼了学生的解码能力,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把研究视角投向小学群体,一是能够丰富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基于学习活动观设计出一套递进式的阅读教学活动模式,为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二是扩充当前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论研究,推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研究进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学习活动观,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锻炼并发展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通过本研究,增强教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理解,帮助教师审视现阶段自身的教学方式并优化教学方案,能够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灵活把握教学活动进度。
三、研究现状
纵观英语阅读理论的发展过程,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model)、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model)、交互模式(Theinteractivemodel)、PWP模式(读前、读中、读后)、实践问题学习模式(PBL)、SGAA阅读教学模式等。国外的教学理论是从母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但在某些层面不适用于非母语学习者。国内学者从最初照搬国外模式,慢慢发展到因地制宜,根据国内的学情去探索和完善教学模式。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近几年来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初见成效,但大多集中在初高中学段,针对小学学段的研究较少,而且当前的研究基本上以单个阅读语篇为例,没有形成可通用的教学模式。
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结合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6 How do you feel? Readandwrite板块进行分析。笔者经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初步构建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分五步走:“研”语篇 $$ “析”学情 $$ “定”目标 $$ “思”活动 $$ “设”评价。
(一)“研”语篇
语篇的研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篇的研读要从语篇内容、写作意图、文本结构和语言修辞四大版块展开。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6Howdoyoufeel?Readandwrite为配图故事,属于“人与自我”主题下的“做人与做事”,设计“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问题和解决方式”,主人公是 Robin 和Ant。在一个晴朗的早晨, Robin 在公园玩耍,正准备坐在草地上时,一只蚂蚁发出求救声,乞求 Robin 不要坐在它身上,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回报他的。 Robin 开心地答应了小蚂蚁。第二天下雨了, Robin 深陷泥潭,等待他人解救,这时小蚂蚁带着小伙伴们齐心协力将 Robin 解救出来。通过描述 Robin 和 Ant 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乐于助人,利用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团结就是力量。该语篇是一篇记叙文,包含了对话和描述性语篇,使用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等时态。语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Robin 帮助蚂蚁;蚂蚁帮助 Robin 。
(二)“析”学情
“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一步,教师要从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学习能力、情感储备对授课对象进行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基础的阅读技巧,能够初步理解简单的英语故事。同时,他们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愿意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
(三)“定”目标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获取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感悟阅读材料中的主题意义,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作者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设计了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绘制表情图复习情绪的单词。2.能听说认读sit、don't、next、stuck in themud、pull outof等生词和短语,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故事。3.能够通读文段,获取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并能进行推理判断;能够在图片和文字的支持下完成表格和仿写语句;能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复述故事,同时能根据阅读所获信息写出故事梗概。4.能理解蚂蚁和 Robin 互相帮助的故事,并联系自身实际。
(四)“思”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合理的情境,从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三个阶段,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适当循环各层次的教学活动。
在本节课中,笔者参考ALCAT教学模式,设计了7个主要的教学活动。Activity1、Activi-ty2和Activity3是学习理解层次的活动。在
Activity1,笔者引导学生观察 Robin 和 Ant 的图片,回答What does Robin look like?和WhatdoesAntlooklike?两个问题,创设故事情境,用外形的差异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听录音、跟读和朗读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获取主要信息。Activity2引导学生获取故事的大意,将图片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排序。笔者将整个故事分成两个部分: Robin 帮助 Ant 和 Ant 帮助 Robin 。Activity3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图片环游,理解这两部分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跟读模仿录音和角色扮演两种形式,让学生能够理解 Robin 和 Ant 的内心活动。Activity4和Ac-tivity5是应用实践层次的活动,利用可视化图表帮助学生获取关键信息,梳理情节,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仿写句子和复述故事等任务,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文本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Activity6和Activity7是迁移创新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超越语篇,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联系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设”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评价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评价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展开。在设计评价时,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状况,有助于进行教学调整。在本课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听音排序、信息匹配、表格信息填写、跟读录音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手势、表情等进行反馈,结合互评、师生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妍.学习活动观视域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4(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本文系广东省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YQJK307)的研究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05.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