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3.0理念下小学高年段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玉芳

“研学后教”3.0理念下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在“研学后教”3.0理念下,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和语文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实际学情,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高质量的“融·乐”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三融六乐”,坚持五育并举,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探究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落实融汇四评的情况,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优化教学思路,提升课堂效率。实现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和乐创的教学目标,在轻松、高效、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学后教”3.0理念下的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语文大单元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培养目标,根据大单元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大单元教学注重单元知识的整合和串联,能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帮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掌握知识技能。教师应根据高年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素养要求,优化语文大单元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在实践拓展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明确语文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单元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单元知识、巩固技能,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用语文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学会将知识融会贯通。根据对新课标和教材的深人研究,教师要厘清语文单元的知识脉络和教学目标,立足整体,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解析和梳理,设计出符合单元主题的作业形式,增强各学习任务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教学思路。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由《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构成,分别选取了《小兵张嘎》里的小嘎子和小胖墩、《骆驼祥子》里的祥子、《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刷子李》里的刷子李和曹小三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一单元课文以作家刻画的人物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不同的人物面貌和品质,让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所以,教师要基于学生学情设计与单元教学目标相关的作业,引导学生就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贴合单元主题内容完成写作,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三)以多种作业形式串联单元知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学情、学习需求等方面,灵活调整语文课堂的教学自标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作业内容,促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1.创设情境作业。教师将语文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紧密联系每个学习任务,营造出相关联的情境,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性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由《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构成。教师根据单元写作主题“探险之旅”,为学生创设一个单元情境,设计编写、比赛、表演等实践性作业形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成为课文故事中的某一个人物或创编一个新的人物角色,代入人物的视角理解故事,分析人物与剧情的逻辑性。这加深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主动想象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下会怎样思考,会做出什么选择。这样的形式与学生喜爱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有些类似,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起集体的热烈讨论。

2.融合课外知识作业。教材内的知识点是有限的,作业设计在巩固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要兼顾知识的拓展,连接课内外的知识,延伸学生的学习思维。将课内的单元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内容为我国古典名著阅读,由《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构成。对于古典名著阅读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加强方法引导,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教师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优先选择学生容易感兴趣的内容,并及时解疑答惑。

3.分层次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为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落实作业对学生学习的巩固和效果考察的作用,实现因材施教,营造令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实现发展。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构成,通过描写具体的自然事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生命,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布置了识背生字词等基础性作业,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然后根据单元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布置难度不同的多种类型作业,由简到难,由浅至深,供学生自行选择作业完成。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并通过完成作业获得学习成就感。首先布置简单的课文内容考察题,一共五道选择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单元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选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轻松完成。然后布置一项绘画想象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想象中的图画。学生对于发挥想象动手绘画的作业较为感兴趣,且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最后布置一道仿写题,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手法,自选某一种自然事物来写一段文字。该项作业难度较高,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适合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文知识素养。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越发深人,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海量的教学资源能够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生思维。信息化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上师生之间的即时交流,对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显著作用。教师能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有计划地分析学生的学情,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作为突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信息化技术还能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学生将自己的作业、作品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能够对其进行评价,彼此督促进步。网络学习平台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在知识及方法的探究中得到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五)评价是作业设计的关键

教师以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为出发点设计了大单元作业,同时需要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和完成情况,多采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参与多样的作业活动。教师通过评价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优化作业设计。

三、结语

作业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研学后教”3.0理念下的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教学知识点,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玲.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作业设计的策略一—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为例[J].科教文汇,2024(10).

[2]郭芷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研究[D].黄石:湖北师范大学,2024.

[3]沈玉靓.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实践研究—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4(14).

[4]信红岩,吕蓓.“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3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