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路径探究
作者: 艾娜“双减”工作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这要求语文作业的设计绝不能沿袭传统的“刷题战略”或是简单、机械、重复地抄写。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教学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根据单元整体目标组织教学,通过有序的教学环节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新时代,农村中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农村中学的教学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以往单一、低效率的教学方式,作业设计应随之进行改变。教师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作业设计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作业布置随意,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目标不一致。2.作业理念陈旧单一,大部分教师未曾有单元整合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的发展。3.作业缺乏层次性,“一刀切”作业缺乏个体差异性。
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确定单元主题目标,设计情境
教师通过研读单元导读和课后习题,依据学情,与级组其他教师协商,确定本单元的主题。随后,设计作业的单元情境,将单元整合教学与作业设计无缝衔接。通过以上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例如,初一语文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理清行文思路,写作教学的主题是思路要清晰。由此,整体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厘清行文脉络,写作思路清晰。第四单元的文章涉及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涵盖读书、品行、节操等多个角度,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人生给予启发、思考。因此,本单元的整体教学主题确定为“乘人生之舟,汲智慧力量”。据此,设计教学情境并串入作业任务。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要注意与任务相结合,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以初一语文第四单元为例,将情境与任务统一起来。情境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假设你是社区图书馆的志愿者,需要为读书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和编写欢迎词。请依据《诫子书》完成以下任务:(1)设计一张宣传海报,需有吸引人的标题、简洁明了的宣传语。(2)编写一段欢迎词,在活动现场向来宾介绍图书馆和读书的意义。情境2:学生普遍不爱劳动,海鸥社区计划举办以“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报告会,请依据《纪念白求恩》《回忆我的母亲》完成以下任务:设计一份主题报告会的策划方案,在社区内宣传,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策划方案应包括活动目的、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和活动流程等。
(二)遵循“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原则
“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课后的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在根本目标上保持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除了要体现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有所体现依据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设计前置性作业、鉴赏类作业、情境类作业。
1.前置性作业:设计预习指南,明确目标和任务,引导了解课文内容。布置预习作业,如勾画重点词句、概括段落大意、画思维导图等,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鉴赏类作业:选择经典文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文本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鼓励他们提出自已的见解。
3.情境类作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情境类作业,如模拟辩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评三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那么,作业质量如何评价?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就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此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教学中的鉴赏类作业可以设置为:

再如,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情境类作业为讲好名人故事。在活动开展前,给学生展示评价标准(如下表),让学生依据标准准备演讲稿,以增强学生的目的性。

(三)遵循分层、多样性设计原则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时,在作业形式多样性的前提下,将作业进行分层,控制好作业的数量、难易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前,深入了解学情,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语文基础知识较差,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爱写作,学习态度有待提升的学生。B:语文基础知识较好,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写作一般,学习态度一般的学生。C:语文基础知识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强,写作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将作业分成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拓展提高类作业。基础性作业:涵盖基础知识点,确保能巩固课堂所学,如字词抄写、课文背诵等,注意控制数量和时间,避免机械性重复。发展性作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与运用,设计鉴赏类作业,如文本分析、赏析句段、把握主旨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拓展提高性: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如角色扮演、演讲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不同梯度的作业类型里,丰富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作业,如在线讨论、视频制作等。
三、小结
从单一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整体教学,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用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将单元视为一个整体,结合农村中学的地域特征,对文本内部各要素进行梳理和整合,从而极大减少重复性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思维品质,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农村的学生也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贾玉梅.单元整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6).
[2]吴凯路.“教、学、评”一致:初中语文单元整合作业设计:以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中学语文,2022(35).
[3]王慧.三思五步读写融合教学法[M].广州:花城出版社,2024.
[4]唐静艳.“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3(11).
[5]韦凤娣.“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研究——基于1263名农村学生样本调查[J].安徽教育科研,2023(0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sngl20250540.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