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的梦想

作者: 张玉

如果不是省地勘局的组织,我是没有机会如此深入地踏入这片陌生领域的。

2023年9月12日,在省地勘局局机关2楼会议室,“表里山河地勘人”文艺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开完会,我们在地质宾馆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我的地勘之行即告开始。

9.12笔记:寿阳一阳泉,七元煤业综合物探,山底河煤矿老窑水修复治理、老窑水、注浆

沿着还算平坦的土路,曲折向上向北,到了半山腰,下车继续攀援,远远地就看到一湾大水。我周游南北,曾在多地看到过类似这种“高峡平湖”的景致,在有些地方,它们被称为“天池”。从远处看,这方水域与我以前的所见似乎并无不同一它波光粼粼,沉静超逸,青色的水面与金黄的夕阳相映生辉,在同样黛青的山峦环抱下美得像一幅油画。

我不知不觉已走近岸边,细看才知道它与平常湖水的不同:这是一潭死水,水边没有植被,水中也没有游鱼;花鸟鱼虫在此绝迹,只有几台打孔机轰隆隆地在此隳突一——这就是恶名昭著的老窑水。

老窑水又名老空水,主要是指由于过去的一些煤矿开采完以后遗留下一部分采空区,这部分采空区被后期的地下水或地表水充满所形成的积水。老窑水一般分布在老矿山的浅部,它是采空区多年积水漫溢而成,水循环条件差,水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并多为酸性水,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后期的地下采掘工程触及到这种老窑水水体边缘,这部分老窑水就会以突然溃入的方式涌入井下,造成一些突发性的水害事故。老窑突水一般水势迅猛,硫化氢气体危害性很大,会给现场接触的人员造成室息性的死亡或者伤害。

俗话说,高山有好水。但是老窑水是不能让煤矿人享受到甘泉的。由于长期开采,水系都遭到破坏,流出来的都是废水,充满了硫磺气味,别说饮用,洗衣服都不行。飞禽走兽都避而远之,水边一片肃杀,煤渣和砂砾在西风下扬起漫天的尘灰,它们堆积形成的残丘下面是污黑的泥土,很松软。站在空旷的煤场上,我思绪万千,只觉阵阵悲凉从心中涌了出来。但看着那些忙碌的工人,又慢慢释然了。那些奋战在这里的工人,不管原因几何,但到了这里,我相信他们都有生活的梦想。

为攻克“老窑水"难题,省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在实施该项目中采用EPC模式,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个院士团队和国内领先的地下水修复公司,开展此次调查和修复治理工作。此次“牵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团队曾经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研发了一系列可用于处理埋深较大、区域性分布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其中,包括“取法自然”的变革性技术,即通过人工调控,将对环境友好的试剂注入被污染的地下水区域,再通过人工调控和抽排水的组合,将污染物固定在地下含水介质,最终实现洁净地下水的安全利用。

地壳裸露的躯体比绿地更真实。那不曾在硫磺中死去的经络血脉,此刻照旧勃勃流动。老窑水的染色体肯定有太行精神的元素,而人类的造访、观摩和歌颂,会在红色记忆中留下印记。大水在大山中托举出了一个永恒的造型,我们所看到的汪洋,永远定格着渴求圆满归宿的心灵对光明、纯净的追求。它们发誓长相厮守,寻找拥有晨曦、落日、清风和流水的部落。

9.13张玉笔记:和顺一长治,隆华煤业二采区三维地震勘探、长治市综合应急救援基地、钻机、浅井、地震剖面图

和顺县是我们邻县,会里村我以前来过,这里有秦赖司令部的旧址,见证过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铁血风采。而今天我是为另一项目的功勋而来,那就是煤矿采区的地震勘探评估及修复工程。采区三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山路直通浅井。土路崎岖不平,盘山而上,山虽不算很高,风景却美不胜收,尽管少有参天大树,但四周都郁郁葱葱。我们沿着煤矿工人走过的小路,一步步走到他们打井的地方。只见高耸入云的钻机,在蓝天下像站岗的士兵一样,笔直地竖立着。钻机下面的小灌木长得颇为茂盛,在那杂草丛生的地方,我看见了几个模糊不清的字,我推测它应该是安全标志语。我想它们都是为了某种约定而让自己坚定地生长着。

三维地震勘探是根据人工激发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路线和时间,探测地下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进而寻找油气藏的技术,与医院使用的B超、彩超和CT技术类似。地质学家通过三维勘探剖面寻找地下油气藏,和医生通过CT寻找病人身体内部的病变不同之处在于:人体结构是基本相同的,而地表的条件和地下的地质结构却千变万化,油气的运动方向与赋存部位也无规律可循。从这一点来说,地质学家面临的挑战比医生大得多。

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寻找更多的石油与天然气,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地质勘探人员利用高品质的三维地震资料找油找气,中国近期发现的渤海湾南堡大油田、四川普光大气田、塔里木盆地塔中I号大气田等,全要归功于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我有些累了,小腿发胀,便没有继续攀登,我在相对平整的一块场地停下来等待队友们,却意外发现这个场子是木料加工的地方一矿区因地制宜,在这里采伐木料加工成集装箱,用来搞煤矿开采、运输和洗选的包装。我又去山背后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山头却是出乎意料的绿。

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境,有一刹间,我似乎回到了那个战争年代。我想象一些引领国家命运的人于晨光或夕辉下在此散步;那杜鹃花开,映山红遍,本是他们的梦想之光。而现在,这里有地震的隐患,需要我们排查,这中间,是否有某种关联?只用一天的时间来探寻一个矿场的动荡是远远不够的,但路途较远,我们只能在中午离开。阳光热烈地照射在山脚,坚定地诉说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而山顶的树枝招摇地摆动着身体,只为与我们道别。

午饭,我们吃了和顺特产的苦荞面,继续奔行;我在车上补了一觉,醒来时已在长治。

9.14张玉笔记:长子一陵川,霍尔辛赫煤业矿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赵庄矿W15水文长观孔、崇安苏村水文长观孔、地质队员的一天、生日之前夜

在长子,我感受最深的是地质队员的艰辛。我们看到的地质队员,每一个都是黑而落拓,满面风尘。他们告诉我,地勘人的一天很累。每天早上,大家早早地起床,吃过早饭,就背起地质包,戴上沉重的安全帽,开始一天的工作。尤其是在夏天,山野在烈日下宛如蒸笼,很快衣服就会被汗水湿透。在丛林中钻来钻去,敲标本、测方位、量产状、取样,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跑地表时中午在山上吃点干粮,喝些自带的矿泉水,休息片刻继续工作,白天完成野外工作,晚上回室内整理资料。我在山上看到队员们搭起的一个小小的窝棚,不到一人高,得猫着腰才能钻进去;棚内是就地堆放的被褥,几只简陋的锅碗散在角落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uhe20250215.pd原版全文

他们的付出和努力都是默默的,如同路边的小草,不张扬,但韧劲足,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他们冬顶严寒、夏冒酷暑,长年与钻机为伍、与岩芯做伴、与荒漠山野为邻、与飞禽走兽为友。生活的枯燥与孤独养成了他们不善言谈的性格,但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我们此次采风的团友张二棍就是这样一名地质工作者,也是近年来名动天下的诗人。他的诗,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气息。

一切的成果皆是千万条野外记录一次次地拼接起来,在一张不过尺许的地形图上将其逐一呈现,使其变成一张蓝图。这蓝图的每一个细节都印满了地质工作者的指纹。也许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看到每一座山头的具体位置,但却看不到登山之路上的荆棘和杂草;也许我们可以看到密布的地层分界线之脉络,但却看不到勘定线路时的汗水和心血;也许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条地下水的清晰走向,但却看不到在水文孔前凝望的双眼……地质工作者一直在路上。

每一个矿区都是在一代代的地质工作者的开垦下一步步走出秘境,并将它的胸怀敞开去拥抱它自身的价值,这个过程便是地质工作者的思想与精神之升华。2011年,时任浙江省委组织部长的蔡奇曾经发出一条为地质队员呼呼的微博,他“向为祖国找矿而奔波在荒山僻岭的地质队员致敬”的肺腑之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激发出人们对这个群体生存状况的关心和对他们默默牺牲的意义的思考。时隔多年,地勘人仍然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地拼搏着、奉献着,就像那黄河岸边的长风,将浓浓的地勘情怀吹向祖国大地。在这里,我要为他们祈祷和祝福,祝他们早日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沿陵侯高速南下,直抵运城。当杨柳的绿渐渐暗黑下去,带着淡淡水汽的风变得轻柔起来,尘埃落定,万物归于安谧。今天是三十,明天就是初一了,我的农历生日。我将在大河东度过这个生日。

这是癸卯兔年,我像一只拜月的兔子一样望向夜空,然而繁星满天,却没有月亮。那一刻,我想起了年少时光:那时节看到的尘世充满了浪漫与诡谪的双重气息,一切恍若混沌初开。我蜷缩在太行之巅,抑或浪迹他乡,写作或思索。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何种形象立足于尘世?我已至中年,在无休止的红尘中,我目睹多少生命的诞生与完结,而世界从未因为我的喜怒哀乐而改变它固有的形象。

但在晋南,当尘世浓缩为一球寰宇之时,星光跳出典籍,从唐诗宋词的罅隙中洒下一地银辉,没有人会质疑这份美丽,也不会厌憎它在孤独中流露无遗的冷漠,它从来就不是旅游开发项目,更不隶属于现世的价值体系。

梦是一个很美的字,犹如星辰闪耀于天际。无琅的璀璨,极致的炫美,总让人们不断去追寻。梦想,对于我来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愿望,将它从地下掘出,打磨成形,既充满希望又饱含着成长的艰辛。当我们将梦想融汇到一个时代、一份事业中,那么它必将在时代的前进中焕发出绚烂的光芒。

9.15张玉笔记:稷山一平陆,温泉地热井施工项目、晋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热勘探井项目、温泉、板枣、笔会、沧海桑田

稷山的陶梁村,温泉是一团隐于地层深处的脉络。道路就在这脉络上无序展开,沿路集结的万亩红枣和车水马龙参差错落成温热的小镇,它们都像温泉,无声地、暖洋洋地浸润着这个地方。车子驶入省道S233运稷线,路东出现一座方正的建筑,这就是二一四地质队有限公司的地热勘探区,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我下车,看到路边悬在枝头的如云红枣,似乎表述着地热与硕果的内在联系。

我们利用参观矿区的空余时间,去看了近在咫尺的板枣博物馆,我被其宏大气象所震撼。博物馆共有两层,一层大厅高大开阔,美轮美奂,大厅内的大型电子屏幕上,播放着展示后稷农耕和文化的各种画面;照壁的正面雕刻的是百枣捧寿图,背面雕刻的是宁水龙会长撰写的《中国板枣赋》:“概我中华古国,物产洋洋大观。更有稷山板枣,独领风骚万千…”二层可以看到外面,我登高远眺,炽烈的天光让我恍惚,初秋草木美得不太真实,骄阳之下,枣林之下,竟然涌动着沸热的大水,这是何等奇幻的景象。生命的活力在此已经超出了诗歌的抒情范畴,我眼见到的芸芸众生及其生活的火热如眼下的稷山。我开始梳理早年的梦想。我真切地站在烈日、温泉和它们怀抱了千万年的红枣之中。我不再去想物质世界,而灵魂之天宇,正

渐次展开。

下午,我们开了笔会,我的书画家团友们现场挥毫,为此次地勘之行留下纪念。我向他们求了几幅墨宝,这是我的生日礼物,弥足珍贵。我的所得与所失,在古老的大地面前,不值一提。多少爱恨悲欢,瞬间蒸发于阳光之中。

我独立于原本巨大的光明中央,进入神灵所在的境地。这是晋南,后稷的家乡,三晋日照最强烈、土壤最肥美的地方。我朝着天空仰头,追逐太阳所照临的史前史后那悬而未决的梦想。我请书法家李建忠老师写了一幅字:“沧海桑田”。很简单,但符合我此行的意义和情感。这个词有一种神性之魅,如同日月照亮了每一道河流、沟堑和舒缓悠长的山梁。

温泉的热情使它成为一种神奇的水,据说它可以起沉疴,美容颜。然而我关心的不是这些,我只是想,是什么赋予它温暖众生的力量?又是什么让它冲破地壳的束缚汹涌而出?它如同我一样不甘沉寂于黑暗和寒冷之中,它要在阳光下骄傲地流淌,让世界看到它的美、它的力、它的温暖和光芒。我确信它体内深藏着亿万年前的光和热,它所流经的土壤乌黑肥沃,地气催生的花果之繁荣无与伦比,它在不舍昼夜的西风中一意孤行地狂奔。我回首稷山,那种亘古的热量在那一瞬间燃沸了我的血,将我身上残余的秋色融为春水。

9.16张玉笔记:盐湖,黄河流域及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断崖、植树造林

我看到一片片残丘的后面隐藏着一层层断崖,赭黄色,夹杂着些许灰白,犹如沙漠中的金字塔一样恢宏。有些断崖整齐地向一个方向延伸而去,像是被夯实过的黄土城墙;有的崖壁上的泥岩、粉砂岩被风化得犹如浮雕,看似佛像,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人工建造的石窟。由于风吹日晒,有的残丘下部已被侵蚀得没有了棱角,化作了泥土,而顶部的砂岩却顽固不化,依然我行我素地矗在那里,像风化的城堡。

地上散落着很多滚圆的土坷垃,这是长期风化打磨形成的。或许那些残丘是众人朝圣的殿堂,这些泥土就是众人朝拜后留下的圣物。

黄河在这里流过,早期流水沿着先期岩层的纹理,将原本平坦、连续的地表切割成不连续的、深浅不一的沟壑。而由于这里气候变得干燥,昼夜温差大,岩石裸露,物理风化特别是热力风化作用强烈,热胀冷缩,强烈的风化,表面形成厚层的风化壳,而重力则乘机而入,使得原本就虚弱的岩层发生崩塌,从而形成一面面陡壁,

矿山的修复整治,主要是靠植树。植被要带土栽种;要严格按照修复治理方案中植被种植种类、数量和标准要求,种类必须齐全,数量必须充足,标准必须严格,作业单位要严把质量关;还要确保供水充足,浇水必须浇透土壤—这对于荒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劳作在这种古老而有没有变质的黄土丘陵中,会有巨大的孤寂和宿命感。关于此项工程的知识,我也是一知半解,但我相信它的伟大。我想象着那庞大的黄土和黄河组成的群落慢慢披上绿衣,最后成为青山绿水,这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在这表里山河行经之处,地质人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用青春的歌喉踏出了“地矿之歌”优美的旋律;用伟大的梦想凝聚成催人奋进的“地矿精神”,并最终创造了辉煌。当我倘佯在晋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为它博大宽厚的胸怀而折服时;当我看到一泻千里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为它一往无前的精神而激动时;当我饱览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矿山,为它宝贵的矿藏而惊叹时;在这片热土上,开拓发展的重任终将落在我们每一个三晋子民的肩上,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在这稷王遗留的土地上各施所长,并把它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作者简介】张玉,女,1981年生,山西榆社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山西省委宣传部基层优秀文化人才、晋中市第六届市委联系高级专家、榆社县文联副主席,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二百余万字,著有个人文集《北寨以北》《表里山河经行处》,曾获国家、省、市级各种文学奖项二百余项,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责任编辑:李婷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uhe2025021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