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2025年第2期

黄河

黄河2025年第2期

双月刊 文学小说

简介

《黄河》是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这里,我们感受到来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带有浓郁的黄土地气息的古朴苍劲的文风。“记实文学”,讲述真实的生活故事;“小说世界”,体验浪漫的心路旅程,“作家书斋”,带我们走近一代大家,领略名家风采。

目录

黄河头条 | 等炮来

我是二十五岁时认识宗先生的。1949年春天,那时人人都在谈论生死,而我一心想着,得让春生活下去。 一天清晨,我们班长,一个肥头大耳腰比腿长的家伙,叫我和春生跟他去一趟。那是我第一次进我们处长家。一进门,我天啊,太师椅靠背镶着玉、桌上摆着精致...

黄河头条 | 电“炮”而发

这个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包括很多细节,都是来自阅读。那些隔空的文字在我脑子里,莫名其妙地形成一个画面:一个中式小院,黑漆漆的,檐下一盞灯令人晕眩,紧临石头台阶的正屋门锁着,屋里,一名男子正站在门缝的光柱前安之若素,神情泰然。屋外是两个满腹...

黄河头条 |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贵编手记)

这几年以“太原故事”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根植于历史真实的小说,《湖边的审判》《月夜钟声响》等,时间线都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讲述一个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这篇《等炮来》也一样。 《等炮来》背景设定在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故...

小说坊 | 陽光地里

两块菜地,一块毛豆间种鸡毛菜,一块甘蓝间种青菜,它们一直被秋芬打理得很好。秋芬能干,兴长觉得平时不听她的话,都说不过去,至少表面上要听。听的结果往往是,兴长会对秋芬的劳动做出一副熟视无睹的样子。 今早,秋芬对他说,少领康康去前头的场地上。康...

小说坊 | 悬在上铺的影子

“把你的头往里靠一下。"孟超说。我没理他,他每次上下床,爬床梯,都会跟我说这句话。他一脚踩在我的脖颈边上,踩得床板咚地响了一下。“注意点。"我白了他一眼。“脚滑了,我提醒过你。”他说。我没理他,继续玩我的游戏。“不听是吧...

小说坊 | 探班

春天的暖风吹到了2000年,赵亮给远在二百多公里外北岩市工作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马上可以结束夫妻两地分居生活了。市分行主要领导刚刚打的电话通知,赵亮要调回北岩市工作。妻子夏红超听了赵亮传来的好消息,悬在她心里时时放心不下的沉甸甸石头终于落了...

明日之星 | 人间机俄

好长时间了,徐伯伯没正经吃过东西。 搬来新居,意味着我也将这样。逢过节,亲人送来新鲜的食物,我们只是看看,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秋季,后山野生的果子成熟,我们可以饱餐一顿。但现在不行,四月份,一切都在忍受饥饿。多半个春天过去了,北方的果树仍光...

市县直通车 | 天算

引子 苏子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

市县直通车 | 一只想做母亲的鸡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见过会打鸣的母鸡吗?很多人肯定会认为母鸡打鸣纯粹是无稽之谈。不管有没有人相信,反正我是见过也听过,而且还知道它一直想做母亲却没做成。因为这只母鸡是我喂养大的。 那年,我被分配到工作,本应该是可以留在办公室的,只因没有向...

《黄河》创刊四十年 | 永远奔腾的黄河之水

从仲夏走到寒冬的《黄河》创刊号 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立了实现人民思想全面解放的同时,对改革开放思路进行了推进。此时期以《十月》《收获》《花城》《当代》这“四大花旦"为引领,掀起了全国办刊热潮。 在山西,1950年...

作家书斋 | 品诗录

编者按:2017年以来,陆续在《诗刊》《诗潮》《猛犸象诗刊》《北诗刊》、原乡文学公众号、诗眼睛、诗人名典公众号、重庆文学评论、中诗网、陈斋新韵诗公众号、ZINE评点、诗网络等纸刊、网络平台陆续发表现代诗话。 这部灵气四射的书,将诗学与世学相...

作家书斋 | 徜徉在意象的丛林

作为当代诗人的重要标志,八十年代甫一登上诗坛,就受到诗坛内外的关注,成为那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对于诗歌意象的锐意探索,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尤其是他的《无题》系列以及近年来的诗歌,对于汉语诗歌语言艺术的拓荒发展,对于...

专栏 | 矿洞与故乡间的深邃诗思

一位诗人以热情并在神圣的灵感之下所作的一切诗句,当然是美的。 ——德谟克里特 在柏拉图的艺术世界中,诗人是被神灵青睐的对象,他们因诗神附体而生发灵感,进而见到了“尘世的美”与“上世里真正的美”。他们又因诗兴的迷狂而敏感、脆弱却也骄傲、自负。...

文学在场 | 富春江水绿如蓝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农历三月二十七日 晨起,再读卡佛的《小事》。 “那天早晨变了天,雪正在融化成污水。融雪的水痕从对着后院的齐肩高的小窗户上淌下来。车子溅起街道上的污水,天渐渐地暗下来。屋里越来越黑。” 这是开头,气氛营造得很好。 《...

文学在场 | 沧海桑田的梦想

如果不是省地勘局的组织,我是没有机会如此深入地踏入这片陌生领域的。 2023年9月12日,在省地勘局局机关2楼会议室,“表里山河地勘人”文艺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开完会,我们在地质宾馆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我的地勘之行即告开始。 9.12笔记:寿...

散文 | 我对张石山的认知

杨占平 2020年,我在全面阅读并研究了张石山的绝大多数作品后,加上平时与他的密切交往得出的感受,撰写了近3万字的长文《张石山:得赵树理真传者》,发表在《山西文学》上。这篇文章开头有一段话:“已故德高望重的评论家、作家、编辑家李国涛先生,在...

散文 | 我的爷爷

爷爷已离世多年。我常常不由自主想起他,有时还会梦到过去在一起的情景。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爷爷的文章,但感觉千言万语,却总是理不出思路,未能落笔。今年是爷爷去世十周年,思虑再三,决定就将我和爷爷之间发生的故事以及自己所看到和听到的关于他的事梳理记...

散文 | 剡茶生生

和文友相约去泉岗喝茶。虽然喝了多年的茶,其实我对茶的认知,仅停留在玻璃杯里一撮红茶或绿茶沉浮,茶汤鲜美或醇厚的层面。 时值仲夏,到处都是蓬勃鲜嫩的绿,汽车一路朝着大山奔去,气象预报写着高温,但是天阴着,像罩下了一个巨大的琉璃瓶,满眼的绿有如...

散文 | 登临一座山

有种山是需要攀登的,攀登的过程,站在她怀里,感受山的博大,深阔。人处山水的高处,心里的纷纷扰扰就矮了。登顶的时刻,说是征服山,倒不如说是在征服自己。山是不能够被征服的。惟有仰望,亲近,投入。 车子在通往黄山的公路上盘旋。 两边尽是山巅,高处...

散文 | 游泳记趣

我爱水。是水赋予了我生命的第二性。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因常年干旱少雨的缘故,鲜有像江南那种随处可见的曲流小溪甚或池塘湖泊。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生长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深切地爱着水。这一点,从人们对雨的态度便可了然。在北方,雨是庄...

黄河诗会 | 富阳笔记(组诗)

富春江之梦 ——致黄公望 一想到山水画卷未竟 你的笔便在宣纸上延续流动 江有多深,山有多远 投下一滴墨迹,江流成莲 这诗意的起源 是你深知,并用一生追逐的 将富春江与奇山异水融为一体 时光逆转 我们走入元代的高士之境 黄公望的心血凝为丹青 ...

黄河诗会 | 雪落长河 (组诗)

无岸的海 雪下了一夜,大地的书桌上, 铺展开一层厚厚的宣纸, 上面写满了白字。引号内的, 打对号,号外的,全打叉。 唯有一小孩,在空白处写下了99。不知是卷面分数,还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底。 如果说“奔腾的浪花,是水波之上的白马。’ 那么雪花...

黄河诗会 | 听蝉 (组诗)

消失的小渔村 落日正在下沉 我久久地望着它—— 火焰燃尽,慢慢熄灭 天际,挂出最后一丝金边 我凝望着,比渔村更美的 渔船上鲜艳的月季花 我望着江刀,江鱼,江虾,江蟹… 栈桥两旁的咸鱼 消失在平静的江面 我听见,江涛开始拍岸 心地,开始柔软没...

黄河诗会 | 合奏一曲万物向上的乐章 (组诗)

石头兜着一把火前行 两块石头散步在山川河流、林间草地 向人世敞开坚硬的体魄 透露身体外的辽阔 灵魂脱离形骸,在沉默中寻找归宿 却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它们乞求成为神的孩子,挣脱大地 用自己的命运延伸草木的命运 呼啸而过的时光掉下来 被石头的棱...

黄河诗会 | 毛衣的诞生 (组诗)

词语 妈妈在缝一件新衣服 那是为我缝的夏天穿的粉裙子 她先去买了称心的布料 在回来的路上采了三朵鲜艳的花 插在我们的花瓶里 她把布料摊开在台子上 哼着一首我常听的歌 用小了的衣服比对着 画下了我要穿的衣服 妈妈从没有说过爱我 也没有写过一首...

黄河诗会 | 土丘 (组诗)

思念,关于两位父亲 父亲点燃一炷香并手中的香烟 两束青烟缠绕成一股思念 一场迟到许久的对话终于在没有言辞中展 开,冲破语言的鸿沟 交流突然间变得异常简单 无尽的沉默下掩藏的是滔滔不绝 思念可以不是山也不是海 思念是不可触碰的倒影 海市蜃楼般...

黄河诗会 | 诗三首

那棵树,盘根在石缝间 那棵树,挣扎在石缝中弓形的躯干,躲避了突兀的岩石奋力伸展的枝柯,在丛林中寻觅阳光顽强的根须,填满了遗憾的空隙 那棵树,撕裂了干旱紧握着每一滴水。年轮镌刻着酷寒的印记山腰上,它是唯一的风景那棵树,独行在岁月里沧桑的眼泪,...

黄河诗会 | 诗四首

泡桐花开的村庄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诗经·大雅·卷阿》 三月的村庄,泡桐从最高处揭了榜 无数紫色的花香从枝头飘落 落在炊烟离离的青瓦上 落在整洁的院子里 花朵包围的人家,总是很忙 喂鸡唤牛,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