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笔记(组诗)

作者: 马端刚

富春江之梦

——致黄公望

一想到山水画卷未竟

你的笔便在宣纸上延续流动

江有多深,山有多远

投下一滴墨迹,江流成莲

这诗意的起源

是你深知,并用一生追逐的

将富春江与奇山异水融为一体

时光逆转

我们走入元代的高士之境

黄公望的心血凝为丹青

那一幅《富春山居图》,分裂而又永恒

《剩山图》《无用师卷》各自漂泊

如同你未竟的人生,碎而不灭汪伦的歌声远去

酒香洒满时,身旁的富春江,已入梦

你却依旧在画间,以一笔山水、万里江山延续千秋的自在与永恒。

夜宿富春江畔

没有想到

白鹭低飞,被镜头捕捉

瞬间的孤独,让自由落入眼眶

仿佛借助鸣叫,水依然是水

即使幻化为雾

马头墙下

宛若雨的吻,唤醒一座画卷

从夜晚出走,穿针引线

经过灵魂,那时刻,宿命转身

你伫立的江畔,青山重叠

与其被坏天气拘囿,不如让富春江奔腾起来

闪电时,看见利剑直刺过来

白墙黛瓦被雷审讯

富春梦,潮气和阴霾过重

在镜子里打着死结,需要与影子达成和解

需要认领从前的美好与灯火

春江第一楼

山水酿诗意,富春披晨雾

楼外舟子归航,炊烟袅袅升起

江水映出天光,点亮白鹭的踪迹

时间在瓦片上跳动

岁月的光辉,将思绪织进春日柔波

登楼,追忆一个王朝的风骨

从宋到明,仿佛转瞬即逝

花依旧,暗香浮动

而你伫立的瞬间,仿佛凝结了千秋岁月

留下只言片语,化作清风

掠过江面,飞入山巅

蒋家村

雨打村口,石桥尚存昨日的足音

蒋家村古祠堂,仍是清幽如初

水车转动,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巷弄深处,竹影婆娑

那些古法酿造的米酒,仍存芬芳

黄昏时分,孩童们追逐嬉戏

青石板,记录了多少欢笑与叹息

你问路,寻访旧时的记忆

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宅院,睡在时间的长河

等待着故事的人,将它唤醒

古法造纸

纤维的纹理,诉说江南的柔韧

溪水悠悠,手作技艺代代相传

纸浆在木框中凝聚

阳光洒下,仿佛神明的恩赐

一张薄薄的宣纸

载得起山川的壮阔,也承得了细腻的情怀

从古法到现代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手工匠人,执着于一刀一刻

每一张纸,都是大同村的馈赠

在这青山绿水间

造纸的技艺被赋予了新的灵魂

富阳

——念沈括

沈括或者梦溪笔谈,不重要

富春江畔,是富阳

你沐浴秋,缓慢而寂寞

在渔村灯火的低音区,将孤独写进身体

风论道,水修禅

浪花耗尽青丝,观音有慈悲情怀

素手,撒明珠与竹林

龙飞,龙卧,生长出清潭无数

鸟停止迁徙

用鸣叫涂抹峡谷,山涧

野藤古树开始走动

严子陵钓台

子陵的背影

长眠于这山水之间

青衫湿透江风

却固守不变的操守与清高

江水如墨,流过无数朝代

钓竿不为鱼,钓的是人心的明澈

石阶层叠

松柏如伞,覆住江水的光影

让一个孤独的名字沉入历史深处

流水绕山而行

每一次波澜都在诉说遗世的高洁

钟声悠悠传来

从古寺的檐角滑入江面

你的传奇,与山水融为一体

江流带走时间的沙砾

却未抹去你的风骨

龙门古镇

古镇的街巷豌蜒曲折

木门石柱,诉说着旧时的繁华

九天银瀑夜夜无眠

水声如梦,伴着古塔的沉吟

仙人塔耸立云间,仿佛守护着世代的安宁

廊桥下,溪水奔腾不息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眼前一座座牌坊

书写了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龙门镇的人们,仍守着古老的信仰

在这里,时间似乎停滞

只剩下风的低语,水的叮咚

【作者简介】马端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草原文学奖、许淇文学奖等。

责任编辑:王国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uhe20250221.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游泳记趣
下一篇: 雪落长河 (组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