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记趣

作者: 王墨涵

我爱水。是水赋予了我生命的第二性。

在北方,尤其是西北,因常年干旱少雨的缘故,鲜有像江南那种随处可见的曲流小溪甚或池塘湖泊。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生长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深切地爱着水。这一点,从人们对雨的态度便可了然。在北方,雨是庄稼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是孩童们滋养心灵的汨汨甘霖。招待客人的大人们倘若遇着一场雨,那便是老天“洗尘”,万事大吉。而“撑着油纸伞”,与心爱的人徘徊在“寂寥的雨巷”,也成了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最浪漫的想象。

幼时的我,要是在野外碰上一处因下雨形成的临时水池,便欢欣鼓舞,恨不得跳进去扑腾两下,好让自己全身心地浸润在这片天赐的流苏之中。但真正把我推向与水相互交融之境的,是游泳,以及引导我游泳的爸爸。

“虎子去学游泳吧,学会了就能和爸爸一起去水库游泳了,正好还能减减肥!”他笑着和我说,温柔且坚定,像是替我做着重大抉择的人生导师一样。我就这样被爸爸连哄带骗甚至强压着送进了游泳馆。这是我与水的第一次正式“交锋”。这一年,我十岁。

喜欢水是一回事,把身体或者生命交给水却是另一回事。一开始因为害怕,我连手臂和腿脚都伸不直,呼吸也没有规律,所以经常呛水。好在我遇到一名认真负责的好教练。他耐心地指导和训练我的动作,让我慢慢增强对水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最关键的是逐步引导我走出对游泳池的恐惧心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作为一个从没下过水的北方旱鸭子,自己竟然莫名地有着良好的水性,只是碍于心理原因,一时间放不开手脚。在教练科学且悉心的指导下,我不仅很快学会了游泳,还掌握了诸多实用的游泳技巧,泳技也有了大幅提升,起码在游泳池这方小天地内,我是可以来去自如的了。

正当我沉醉在以游泳为消遣的喜悦当中时,爸爸却不顾全家人反对,执意要把初学者的我带去一处野水库游泳。一是他觉得泳池里的水放了很多消毒剂,对身体不利,而那处水库是我们当地游泳协会的“驻泳地”,不仅水质好,而且爸爸还是其中的会员,对周边情况也比较熟悉。二是他觉得我一个并非以游泳为业的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泳池内的欢愉,便“不忘初心”地把我从游泳馆带到了水库,转移了阵地。

如果说第一次面对泳池时我是害怕,那么,这次面对水库时就绝对称得上是恐惧了。水库的野水不同于泳池里的水,它深邃、幽黑,像是一匹潜伏在水下的野兽,随时都有把我这条刚从鱼缸扑腾翻越到江湖中来的鱼儿一口吞掉的可能。最初我十分抗拒,一看见那幽黑模糊的湖水,心里就不由得哆嗦。虽不情愿,但又拗不过爸爸,只好壮着胆子跟着游。我身体紧缩,艰难地向下探去,一触及那冰凉的黑水,肌肤瞬间就如被寒气包裹入侵一般,冻得我难以舒张开来。爸爸看我游得这么困难,便在一旁鼓励道:

“别怕,使劲游!活动开了就不冷啦!我跟在你后面护着你呢。”

我咬紧牙关,使劲地把身体拉扯开,手用力地向前拨水,后腿也相配合着往后蹬,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驱散包裹着我的寒流,奋力地向前游去。因为害怕溺水,我尽力坚持着不停下来,拼命地活动身体,让身体能暖和起来。在游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爸爸,确认他是否还跟着我。他也确实一直紧紧看护着我,预防我出现任何意外。知道他一直都在,我也才慢慢安下心来,无所顾忌地游着,游着。而这一游,就是十年。

这期间,不管是泳池还是水库,只要市区内能找到的可以游泳的地方,基本上都去了个遍。从胆怯、害怕、畏惧,到适应、从容、喜爱,从一开始的如坠深渊,到后来的如鱼得水,游着游着,我竟悄悄地喜欢上了这项运动,抑或有游泳相伴的生命形态。而我,最喜欢的游泳阵地,也从安全的泳池变成了最具挑战性的水库。在这一艰难的转变过程中,爸爸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爸爸是个热爱生活,做起事来专注持久的人。平日里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进行户外运动,而游泳,便是他的心头好。为此他还专门加入我们当地的户外野泳协会,一有时间就赶去水库游泳。

那次下水已经是秋天了。本来水就凉,再加上野外保暖措施不足,上岸被冷风一吹,冻得我直哆嗦。回家后便发烧了,只好请假在家休息。妈妈因为心疼我,埋怨爸爸在大冷天带我去游泳,害得我生病。但我心里明白,爸爸也只是想让我得到更多的体验,更何况他一直在保护着我,根本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之后我就照例跟着他去游,从下水时的颤颤巍巍,到逐渐适应野水的环境手一伸,腿一蹬,头一仰沉,嘴一呼吸,一套简单的动作行云流水般从我身体划出。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爸爸,对水,对生命,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我心里,水库的水不再是幽黑、深邃的了,它开始变得清澈透亮,柔软洁净,并散发出一种携带泥土和青草芬芳气息的清香,像是蕴含着生命精华的天使洒落人间的眼泪,赐予这方土地生命和灵性。正因为野水如此纯净,如此开阔,如此包容,每位徜徉其中的泳客才能自在地敞开心胸,与大自然坦诚相待,享受这神圣的洗礼与馈赠,让疲惫的躯体和焦灼的灵魂获得片刻休养。我和爸爸相伴游泳数载,对这里的水,这里的一草一木,乃至于对游泳本身,都产生了一种特别的眷恋。

爸爸总说,水是有灵魂、有灵性的。我注意了很久,他每次游泳,不管是什么时候,总是保持着非同一般的专注力,让身体每个部位都和水维持着稳定的关系,这也使得他能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记得有一次游泳,天气十分恶劣,黑云密布,狂风呼啸,上空还不时划过几道亮眼的闪电,水面时时被激起两三米高的浪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头一次见到这种可怕的情景,心里慌张无度,但仍尽力闪躲着,浪一过来,就立刻把头扎到水里去。但因为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还是难以招架这凶猛的局势,一个不留神,便被迎面而来的浪头打翻,在水里翻了个跟跑,鼻子也呛了水,难受极了。我叫爸爸上岸,他不肯,说在这样的浪潮里游泳才更刺激。劝不动他,只好自己先上岸了。

我在岸边仔细观察爸爸游泳时的状态,发现他整个人在漆黑的水上如浪里白条一般,在浪潮间穿梭着,每次抬头、入水,总能和浪头保持完美的协调,伸臂和蹬腿的动作也有条不紊,丝毫不受浪潮的影响,甚至还能借浪头扑过的势头,身体向前一顺,后腿顺而一蹬,向前游得更远呢。

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水平比较高,才能做到这般从容。后来在一次交流中,他才说:

“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起码不是主要原因,关键在于你是否专注,能不能和水保持同频共振。你要放松下来,慢慢地感受水性,感受和水融为一体的感觉…”

爸爸的这番话,我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才感悟出一些道理。

游泳的乐趣,远不止玩水这么简单。在这数年间与水的亲肤摩挲中,我逐渐感知到了自然的生命,人的生命。我们抑或深入绿野碧水之中,抑或自由地穿行在水中,抑或平静地躺在镜面般的水上,感受水从身上缓缓淌过的感觉。我们既感恩自然赐予的这片天地,也享受着这种天人合一的奇妙体验。只有在与水的亲近过程中,水的生命和人的生命,才能融为一体。两个人的生命肌理因水而被焕活,人的到来,为这方天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活力。

我曾不止一次地回忆起多年前和爸爸游泳的情形。那日,日薄西山,被夕阳浸染的天际在连绵群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一群水鸟一大自然的精灵,在造物主的目送下返栖山林,几个钓鱼爱好者也在此时载歌而归。我们游在水库的正中央,看着这番和谐美好的画面,两颗相伴而行的灵魂即如置身于无人之境。此时的这片天地,就仿佛是整个世界一般。我们互相看着对方,在夕阳的余晖下,不由得相视而笑。

【作者简介】王墨涵,男,汉族,2004年8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现就读于苏州大学。

责任编辑:李婷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huhe20250220.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登临一座山
下一篇: 富阳笔记(组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