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 姜保玲 张晓杰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脂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改善心功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左心室射血分数

冠心病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高脂血症属于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指血浆脂质水平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血脂异常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1]。阿托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抑制剂,为临床应用广泛的调脂药,可阻碍胆固醇合成,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降低,改善血脂异常,但单独应用时血脂达标率有待提高[2]。依折麦布为新型调脂药,可抑制饮食和胆汁中胆固醇在小肠上皮细胞中的吸收,减少小肠中的胆固醇向肝内转运[3]。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

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2.03±2.41)岁;冠心病病变支数1~3支,平均病变支数(1.71±0.32)支;

体重指数(BMI)18~29 kg/m2,平均BMI(23.45±

1.16)kg/m2;高脂血症病程2~13年,平均病程(8.41±1.05)年;冠心病病程1~6年,平均病程(3.09±1.10)年。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1.86±2.38)岁;冠心病病变支数1~3支,平均病变支数(1.69±0.31)支;BMI 18~28 kg/m2,平均BMI(23.48±1.14)kg/m2;高脂血症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33±1.12)年;冠心病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4±1.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依据《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4]和《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5]确诊为冠心病和高脂血症;依从性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合并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胆道梗阻、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近3个月内服用过依折麦布或阿托伐他汀;有酒精、药物滥用史;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20 mg/次,1次/d,每晚睡前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口服,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脂指标: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获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2)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经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如颈动脉狭窄、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4)比较两组血脂达标率:LDL-C<1.8 mmol/L为血脂达标。(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G、LDL-C、T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血脂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冠心病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肥胖、年龄、家族史等诸多因素有关,尤其与血脂异常关系密切。高脂血症不仅是冠心病发病的始动因子,还是促进因子,LDL-C、TC是预测冠心病发生与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6~7]。因此,强化调脂治疗对冠心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G、LDL-C、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血脂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异常。冠心病对血脂控制要求较高,阿托伐他汀单一应用效果有限,若加大剂量会增加不良反应,使患者依从性降低[8~9]。在作用机制方面,依折麦布与阿托伐他汀不同,它可以选择性抑制胆固醇吸收,阻断胆固醇外源性吸收途径,抑制肠道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同时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10]。二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血脂达标率。此外,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采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阿托伐他汀除了具有调脂作用,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氧化及稳定斑块等作用,可延缓炎性反应损伤心肌进程,保护并改善心功能。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能够增强调脂、抗炎功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逆转斑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使用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改善心功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胥巧云,覃倩,代术蓉,等.老年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检出情况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27(3):276-278.

[2]宋丽娜.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4):113-115.

[3]陈桃玉,王英壮.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4):58-59.

[4]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等.基层冠心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患管理专家共识2022[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2,20(9):772-793.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异常专业组.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262-269.

[6]张小波,荣国铃.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现状调查以及二级预防用药对其水平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20(3):92-95,106.

[7]张一帆,李长平,张莉莉,等.不同年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半乳凝集素3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J].检验医学,2023,38(1):8-13.

[8]叶珊珊,陆炜,李莹.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超声参数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7):4100-4103.

[9]叶斐,王腾,于宗良.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心功能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2,22(3):37-40.

[10]李红武,刘鸿箫,林素萍.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对ADMA、CX3CL1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9):1118-11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