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护理在提升ICU脓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 王苑

模块化护理在提升ICU脓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模块化护理在提升ICU脓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模块化护理,比较两组氧合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循环功能[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护理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PaO2、PaO2/FiO2、Sc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HR高于对照组,MAP、CV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模块化护理可有效改善ICU脓毒症患者氧合和循环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脓毒血症;ICU;模块化护理;中心静脉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血症是ICU中常见疾病,其高死亡率和高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脓毒血症患者时,多因护理流程复杂、信息传递不畅、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护理质量参差不齐[1]。近年来,模块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将护理流程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受到广泛关注[2]。本研究旨在探讨模块化护理在提升ICU脓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盲选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2.53±1.6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2.55±1.6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脓毒血症临床指征[3];基础资料完善;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其他脏器衰竭;深度昏迷;语言表述不清楚;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液体复苏,维持血压和器官血流灌注。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严格控制感染,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满足患者代谢需求。评估和管理患者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模块化护理

(1)成立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护士长及3名护师组成护理干预小组,根据文献和临床经验制定护理方案,护士长负责监督实施。

(2)模块化护理:为每位患者指定专责护理人员,实行责任人自查和组长检查机制。每天列出护理重点并进行详细检查,保证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第一,急性肾损伤护理模块。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急性肾损伤的起因、病情进展及血液透析的重要性,遵医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5 h监测凝血时间和血气,密切观察肾功能、体温、血流动力学及体液平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导管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出现的任何并发症。第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调整床头高度,遵医嘱用药促进患者清醒;使用密闭吸引装置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通畅,控制呼吸气囊压力,加强口腔护理;对躁动患者实施必要的约束,同时提供心理支持。第三,脓毒症休克护理模块。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采用2:1晶胶体补液,监测体液平衡、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和心率,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氧合功能: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2)比较两组循环功能:测定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经中心静脉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3)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和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护理28 d后病情稳定、好转和恶性进展例数。护理有效=病情稳定+好转。(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5)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氧合功能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PaO2、PaO2/FiO2、Sc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循环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循环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R高于对照组,MAP、CV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有效率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2.5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脓毒血症为ICU常见且严重的危重病症,其主要特点是机体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可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最终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4]。脓毒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但也可能由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触发。在ICU环境中,受手术创口、导管插入、免疫抑制等因素影响,感染风险大,脓毒血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感染发生时,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在脓毒血症情况下,这一反应常失控,导致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过度释放。这些介质不仅对细胞膜、细胞内结构和细胞器造成直接损伤,还会引发广泛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间液体渗漏,从而引发低血压和组织缺氧,加剧器官功能障碍,增加病情的复杂性[5~6]。在ICU中,脓毒血症护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护理团队密切合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模块化护理模式将护理过程分解为多个标准化的“模块”,每个模块针对脓毒血症的特定方面进行专门化管理。这些模块包括早期识别、风险评估、治疗干预、护理监测和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操作规范,从而确保护理过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本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PaO2、PaO2/FiO2、ScvO2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HR高于对照组,MAP、CV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模块化护理模式在脓毒血症管理中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块化护理模式通过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和团队协作优化资源使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例如,通过专门的呼吸管理和循环支持模块,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和标准化的循环支持,改善氧合和循环功能。此外,模块化护理还通过预防和管理特定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这一标准化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模块化护理可有效改善ICU脓毒症患者氧合和循环功能,提高患者存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伟.全面护理干预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健康之友,2021,(11):207-208.

[2]徐静,王念坚,赵宁玲.模块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3,9(8):233-236.

[3]唐伟.2017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尿脓毒血症诊疗指南解读[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4):480-481.

[4]马倩岚.集束化护理在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9):3.

[5]胡琴娜,徐玲芬.PDCA循环管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在脓毒血症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2,8(10):5.

[6]乔诗.风险护理在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4):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