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的预防
作者: 刘纯羽在孕期,子痫前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会给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带来诸多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子痫前期的预防措施,以保障母婴安全。
什么是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通常发生在妊娠 20 周以后,孕妇会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同时伴有蛋白尿[尿蛋白定量≥
0.3g/24h或定性≥(+)]。有的患者可有水肿、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母体、胎盘以及胎儿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比如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免疫适应不良等。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和治疗,病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如何预防子痫前期
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
(1)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孕妇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孕妇可以每天适量摄入。例如,每天吃100~150 g的瘦肉、一个鸡蛋,再搭配适量的豆腐等豆制品,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2)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因排便用力而导致血压升高的风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建议孕妇每天摄入蔬菜不少于500 g,水
果200~300 g。
(3)控制盐的摄入非常关键。过量的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压升高的可能性。孕妇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5 g以内,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咸鱼、咸肉等腌制食品要尽量少吃甚至不吃。
(4)适量补充钙元素也被证明对预防子痫前期有积极意义。钙能够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有助于稳定血压。孕妇每天最好保证摄入
1 000~1 200 mg的钙。可以通过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等进行补充。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适度运动
(1)孕期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很多,如散步。每天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后,到环境较好、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 30 min左右,速度适中即可,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2)孕妇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孕妇伸展身体、放松肌肉,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但要注意选择专业的孕妇瑜伽课程,在有经验的教练指导下进行练习,避免做一些高难度、对腹部有压迫的动作。
(3)游泳对于孕期身体负担相对较小,因为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重量对关节的压力。不过,要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卫生,并且孕妇身体状况允许、无游泳禁忌证才行。
无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都要遵循适度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运动过程中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如出现头晕、心慌、腹痛等情况,要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规律作息
(1)孕妇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晚上保证7~8 h的睡眠,中午可以适当午休
30 min~1 h。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节,缓解孕期的疲劳感,稳定身体的激素水平,进而对血压等指标起到稳定作用。
(2)养成固定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晚上睡觉前可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调暗灯光,同时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定期产检
产检的重要性
定期产检是预防子痫前期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产检,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孕妇的血压、体重、尿蛋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如血压的升高趋势、出现微量尿蛋白等,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此外,产检还可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评估胎盘功能等,确保母婴健康状况良好。
产检的时间和项目
(1)孕早期(怀孕12周前):建立产检档案,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基础血压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为后续的孕期监测提供基础参照。
(2)孕中期(13~27周):每次产检都会常规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腹围等,还会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在孕16~20周,会进行唐筛等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查;在孕 24~28 周会进行糖耐量试验,排查妊娠期糖尿病。此阶段要重点关注血压的变化以及有无水肿等情况。
(3)孕晚期(28周以后):增加产检频率,通常每2周甚至每周都要进行一次产检。除了常规检查项目外,更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情况;医生还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大小、胎盘成熟度以及羊水量等,以便及时发现子痫前期的早期迹象,并及时干预。
重视医生的建议
每次产检后,孕妇要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如果医生提示血压有升高的趋势或者发现了一些可疑的异常情况,如尿蛋白出现弱阳性等,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调整生活方式或者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如增加产检的次数、进行 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等。
控制体重
合理控制体重的意义
体重增长过快会增加孕妇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血压升高、血糖异常等情况,进而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率。而体重增长过慢,则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范围非常重要。
体重增长标准
不同体重指数(BMI)的孕妇在孕期有不同的体重增长推荐范围。一般来说,孕前BMI为18.5~24.9 kg/m²的孕妇,孕期总增重宜控制在 11.5~16 kg;BMI为25~29.9 kg/m²的孕妇,总增重建议在7~11.5 kg;BMI≥30 kg/m²的孕妇,总增重最好控制在5~9 kg。孕妇可以根据自己孕前的 BMI 情况合理规划孕期的体重增长。
控制体重的方法
(1)饮食控制。要遵循前面提到的合理饮食原则,避免过度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巧克力等。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既能保证营养的摄入,又能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热量。
(2)适度运动。运动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通过适度运动可消耗多余的热量,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维持合理的体重增长。
(3)定期监测。建议每周称一次体重并记录下来,对比体重增长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发现体重增长过快或者过慢,要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必要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
结束语
总之,通过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调整、定期产检、合理控制体重、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为孕妇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的宝宝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