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观察

作者: 钟惠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凝血功能、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胎儿腹围、头围、股骨长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I、RI、S/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可有效调节孕妇凝血功能,改善脐血流动力学状态,促进胎儿恢复正常生长与发育,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生长发育;凝血功能;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母婴结局

胎儿生长受限是一种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围生期,多因母体营养不良、胎盘病变、脐带异常等因素所致,多见胎儿腹围、体质量等生长指标与正常胎儿相比较小,且孕妇多数呈现血液高凝状态[1]。目前临床针对该情况以补充营养、维生素等为主,但对孕妇血液高凝状态作用欠佳,仍可能导致胎盘血流不畅,增加母婴结局不良风险[2]。低分子肝素是经普通肝素化学降解或酶解生成的抗凝剂,相较于普通肝素,其分子更小,生物利用度更高,主要作用原理是通过与抗凝酶Ⅲ结合抑制凝血因子Xa活性,避免血栓快速形成,且不会对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结合纤维蛋白原等产生负面影响,有效改变血液黏稠度,进而改善胎盘血液循环,增加胎儿营养与氧气供应,促进胎儿健康发育[3]。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52±2.34)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01±0.21)次;孕周25~35周,平均孕周(30.85±2.81)周。观察组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9.78±2.42)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08±0.22)次;孕周26~37周,平均孕周(31.18±2.44)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4]中的相关诊断;均为单胎妊娠;意识清楚,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伴有宫内感染;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对药物过敏;患有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伴有免疫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伴有严重的精神异常、沟通障碍;中途因个人原因转院或退出。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调整患者体位,使其处于左侧卧位,纠正不良习惯。指导饮食,建议多吃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500 mL、20%脂肪乳注射液250 mL,1次/d。连续治疗14 d。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0.4 mL/d。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干预前后通过彩超测量胎儿腹围、头围与股骨长。(2)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功能指标:干预前后抽取孕妇静脉血5 mL,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3)比较两组胎儿脐血流参数:干预前后通过彩超观察脐动脉搏动指数(PI)、收缩与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对比数值(S/D)、阻力指数(RI)。(4)比较两组不良母婴结局:随访至分娩,记录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胎儿生长发育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胎儿腹围、头围、股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胎儿腹围、头围、股骨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D-D、FIB、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PI、RI、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I、RI、S/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母婴结局比较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胎儿生长受限多数与孕妇营养供应不足、胎盘转运功能差等有关,若不及时干预,可造成胎儿发育异常,增加脑瘫、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发生风险,严重威胁胎儿健康[5]。目前临床治疗以营养支持、常规对症治疗等为主,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胎盘发育异常效果欠佳[6~7]。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胎儿腹围、头围、股骨长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胎儿生长。常规治疗可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重要的营养物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内膜通透性,促进营养物质交换,使胎儿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利于胎儿生长发育[8]。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D-D、FIB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孕妇凝血功能。低分子肝素可通过活化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从而缓解孕妇高凝状态。同时,低分子肝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其中分子戊聚糖序列、抗凝血酶Ⅲ赖氨酸残基等物质的结合功能,加速抗凝血酶Ⅲ灭活因子,进一步激发抗凝血作用,促进孕妇凝血功能改善[9]。本研究中,观察组脐血流PI、RI、S/D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胎盘血流动力学。低分子肝素经皮下注射后可抑制纤维蛋白形成,预防纤维蛋白在血管基底膜沉积,从而减轻血流阻力,改善胎盘血流动力学[10]。同时,该药物的抗凝作用可有效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胎儿胎盘与母体之间的血液供应,确保胎儿获取充足的营养,促进自身生长发育[11~12]。随访发现,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有效保障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可有效调节孕妇凝血功能,改善脐血流动力学状态,促进胎儿恢复正常生长与发育,减少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来梅,赵淑霞,黄燕.低分子肝素联合三磷酸腺苷、辅酶A对胎儿生长受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3,20(14):94-97.

[2]周思斯,谢琪,李慧.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孕妇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16(3):124-127.

[3]王佳丽,田永凤,范静.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33(2):75-78.

[4]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6):361-380.

[5]雷艳芳,肖玲.低分子肝素联合复方氨基酸、硫酸镁治疗宫内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IGF-2、IGFBP-3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0):105-108,113.

[6]王勤,陈艳鸿.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2):62-65.

[7]陈莹,汪俊红,刘丹.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胎儿窘迫发生率的影响[J].安徽医学,

2021,42(10):1098-1101.

[8]赖焕娣,廖英艺.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对胎儿生长发育指标、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海峡药学,2021,33(4):157-159.

[9]方秋香,刘雪印.低分子肝素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J].华夏医学,

2021,34(3):73-76.

[10]田婕.低分子肝素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效果及血流参数、母婴结局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4):49-51.

[11]杨琳,王佳媛.低分子肝素钙对生长受限胎儿脐动脉血流指标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1):137-140.

[12]魏慧萍,刘丽萍,杨金长.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对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和胎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9):1119-112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