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纤维对儿童肥胖治疗作用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田园园 崔楠 冯冬娥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肥胖应用膳食纤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4年6月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肥胖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膳食纤维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BMI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膳食纤维治疗肥胖能有效改善患儿糖脂代谢指标,促进生长发育。
关键词:膳食纤维;儿童;肥胖;糖脂代谢;空腹血糖
近年来,儿童肥胖现象在社会中变得愈发普遍,体质量超标对儿童正常成长和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威胁儿童身心健康[1]。肥胖或超重儿童患代谢综合征风险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儿童。此外,儿童时期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期[2]。膳食纤维在调节能量生成、积蓄与消耗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预防肥胖具有显著效果[3]。
随着宏基因组测序与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对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功能、宿主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菌群可能与特定疾病发展相关的路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与肠道菌群及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4]。因此,膳食纤维干预和肠道菌群调整视为应对全球肥胖问题的关键性预防策略。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
2024年6月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肥胖患儿,探讨肥胖儿童应用膳食纤维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4年6月医院门诊就诊的60例儿童肥胖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7.22±2.34)岁;体质量指数(BMI)24~26 kg/m2,平均BMI(24.74±0.35) kg/m2。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16±2.41)岁;BMI 24~27 kg/m2,平均BMI(24.81±0.38)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5]中肥胖相关诊断标准;按要求完成膳食纤维干预;对相关检验可耐受。排除标准:伴有内分泌紊乱、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
依据患儿的自身状况制定相应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摄入方案,每日热卡摄入设定为800~1 000 kcal,明确三餐热量分配,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每日蛋白质摄入15%~20%,碳水化合物摄入55%~65%,脂肪摄入20%~25%,充分饮水;同时,保障患儿每周一定的运动量。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膳食纤维治疗
每日摄取100~150 g由黄豆皮或其他相关原料制成的纤维素食品(提供12~18 g膳食纤维),分1~2次食用。在食用纤维素食品后,再进食其他食物,持续时间至少10 d。之后,根据患儿意愿决定是否继续食用。膳食纤维平均持续摄入时间(3.71±1.47)个月,治疗时间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治疗前后抽取患儿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2)比较两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身高、腰围、臀围及BMI。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C、HDL-C、LDL-C、FPG、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HDL-C、LDL-C、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BMI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儿童肥胖通常属于单纯性肥胖,这种肥胖可能会导致儿童感到疲乏或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出现气短、腿痛等症状[6~8]。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还会对患儿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同伴的嘲笑和排斥,这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自尊心下降和社交能力减弱[9~11]。此外,肥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问题在儿童时期可能初现端倪,对他们的未来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TC、HDL-C、
LDL-C、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膳食纤维能显著增加食物在胃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延缓胃排空过程,减慢小肠对糖分的吸收速度,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肥胖儿童常常伴随胰岛素抵抗问题,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容易患上糖尿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可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降低患儿糖尿病发病风险。同时,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发酵过程中可产生短链脂肪酸及其他有益物质,降低肠道pH值,促进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10]。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改善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状
态[11~12]。此外,膳食纤维还具有调脂作用,可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吸收,促进胆酸排泄,从而降低血液中的TC、TG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BMI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身高、腰围、臀围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MI低于对照组(P<0.05)。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黏性,进入胃肠道后可减慢胃部排空速率,延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减缓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延长饥饿感间隔时间,进而减少食物摄入频率,促进多余脂肪消耗,维持健康的体质量[13~14]。此外,膳食纤维结构松散、体积庞大,还具备非常强的吸水能力,与水混合后,膳食纤维的体积会显著增加,有效占据胃肠道空间,从而增强饱腹感[15~16]。这种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物摄入量,防止过量的热量吸收。
综上所述,膳食纤维治疗肥胖能有效改善患儿糖脂代谢指标,促进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李惠科,丘灵,袁国钞.微信平台平衡膳食指导在肥胖儿童体重管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4,10(36):166-169.
[2]陈浩嘉,陈有仁,吴寿岭.膳食纤维和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25(5):839-844.
[3]张颖.儿童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筛查和膳食纤维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40-141.
[4]袁永凯,徐菲菲,刘飞,等.增稠可溶膳食纤维在减肥/控重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33(12):32-40.
[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等.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22,60(6):507-515.
[6]邱霞,王发合,秦益民,等.褐藻膳食纤维抗肥胖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22,31(5):495-498.
[7]霍瑞,张美莉,张亚琨.复合燕麦高纤维杂粮粉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的干预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
2023,23(5):105-112.
[8]牛昶淼,梁莉婷,殷永凯,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儿童肥胖脂肪组织炎症的分子机制及动物实验验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12):27-34.
[9]张文,武静,赵波涛.儿童肥胖与1型糖尿病风险关联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24,34(1):73-77.
[10]范美球,徐谷根.膳食纤维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获益机制[J].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2018,4(1):52-55.
[11]汪沙沙,郑双双,许鑫,等.不同类型膳食纤维与6岁以上儿童营养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4,32(8):914-917,923.
[12]徐田辉,朱仁威,黄亮,等.低温冷冻-超微粉碎洋蓟膳食纤维对肥胖小鼠减肥作用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
2021,36(4):96-102.
[13]王凤鸣.儿童膳食水果摄入量现状及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24.
[14]王赛男,于寒松,谷春梅,等.大豆不溶性膳食纤维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
2020,41(23):295-301,314.
[15]杨海燕,葛声.膳食纤维对肥胖相关的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9):12-16.
[16]尹薇,孙玲莉.高膳食纤维限能干预对肥胖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体重和代谢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9(2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