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在蛇咬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仙萍

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在蛇咬伤中的应用研究0

摘要:目的 探讨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在蛇咬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芒硝外敷消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季德胜蛇药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CK-MB)]、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性指标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ST、ALT、Scr、BUN、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Scr、BUN、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C、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N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蛇咬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其心、肝、肾功能。

关键词:蛇咬伤;抗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片;肌酸激酶;血尿素氮

毒蛇咬伤后,患者常表现为伤口周围组织肿胀、疼痛、张力性水疱、溃疡、坏死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炎性反应加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高热、脏器功能受损、肢体坏死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全身中毒反应,导致残疾或死亡[1~2]。对于毒蛇咬伤患者,临床常采用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方法干预,但临床疗效有待提高[3]。本研究旨在探讨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在毒蛇咬伤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56例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研究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45.14±5.69)岁;病程2~24 h,

平均病程(4.54±1.01) h。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43.54±5.70)岁;病程1~20 h,平均病程(4.29±0.99)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毒蛇咬伤,且符合《中国毒蛇学》[4]第二版诊断标准;均同意相应治疗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依从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依从性差;伴有血液系统疾病;神志不清;伴有语言障碍;对本研究用药过敏或不耐受;危重型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芒硝外敷消肿治疗

抗蝮蛇毒血清6 000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利多卡因5 mL+胰蛋白酶1.25万~2.5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于伤口上关节处行环形局部封闭治疗;芒硝适量,外敷消肿,连续治疗7 d。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季德胜蛇药片

季德胜蛇药片口服,首次剂量8 g,随后每6 h服用4 g,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症状消失,伤口愈合,伤肢功能恢复;显效,症状明显减轻,伤口基本愈合;有效,症状减轻,伤口未完全愈合;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伤口未完全愈合;总有

效=治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重要脏器功能:抽取患者晨时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心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CK-MB)]。(3)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4)比较两组炎性指标: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重要脏器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AST、ALT、Scr、BUN、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Scr、BUN、CK、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疼痛情况及炎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疼痛评分、WBC、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WBC、N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蛇咬伤包括无毒和有毒两种,其中无毒蛇咬伤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伤口疼痛、轻微肿胀等局部症状;毒蛇咬伤者症状严重,多数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可引起全身系统中毒反应、过敏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6]。根据地域、季节性、蛇龄等个体性差异,毒蛇毒液组成存在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也不同。蛇毒主要包括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和细胞毒素3种,其中神经毒素中毒症状为四肢乏力、眼睑下垂、呼吸浅慢、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呼吸肌麻痹、吞咽障碍等;血液毒素中毒症状主要有皮下出血、多部位出血、黄疸、酱油尿、肾衰竭等,细胞毒素中毒症状主要有肢体肿胀、组织破坏、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等,可危及患者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肌肉组织、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对于毒蛇咬伤患者,排出未吸收毒素、减缓毒液吸收并解毒是首要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ALT、Scr、BUN、CK、CK-MB、VAS疼痛评分、WBC、N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蛇咬伤患者效果显著。抗蛇毒血清为胃酶消化后的免疫球蛋白,是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药物。环形封闭治疗中利多卡因属于局部麻醉药物,具有较好的神经阻滞作用,有效减轻患者伤口疼痛。胰蛋白酶具有较好的灭菌作用,可分解患者伤口脓液、血凝块,促进毒液引流并加速创面净化,应用于毒蛇咬伤中可分解蛇毒中的蛋白质,使蛇毒失去毒性,从而减轻中毒症状。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伤口处炎性反应,缓解中毒反应。芒硝是一种内外可用的中药,外敷可发挥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进而改善患者伤口处肿胀程度。季德胜蛇药片则是蛇医季德胜祖传秘方,主要由七叶一枝花、蟾蜍皮、蜈蚣、地锦草等药材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其有效成分重楼皂苷可增加心肌细胞钙离子摄入,保护心肌细胞,进而改善CK、CK-MB水平;蟾蜍皮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其有效成分蟾蜍毒素具有强心、抗菌、抗炎等作用,在强心的基础上较好地抑制炎性反应;蜈蚣具有息风止痛、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地锦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均可抗炎抗菌、解毒、镇痛[7~8]。

综上所述,抗蛇毒血清+环形封闭治疗+季德胜蛇药片治疗蛇咬伤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改善其心、肝、肾功能。

参考文献

[1]董德刚,宋梅,陈俊,等.717解毒合剂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和STAT3活性减轻蝮蛇咬伤大鼠肝脏炎症反应[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7):2669-2676.

[2]沈帅虎.季德胜蛇药片内服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科技与健康,2023,2(7):125-128.

[3]陈尚扣,刘建敏,石善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季德胜蛇药片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创面愈合和肢体肿胀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3,34(17):2475-2479.

[4]覃公平.中国毒蛇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熊帅,江鑫,吴斐,等.利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讨717解毒合剂联合西医治疗蝮蛇咬伤患者局部症状的临床疗效[J].江西中医药,2021,52(9):32-36.

[6]姚洪锋,吕彩萍,郭瑜佳,等.蝮蛇咬伤患者程序性死亡因子-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2,24(3):344-346,349.

[7]胡杰,杨朝金,何兴松,等.季德胜蛇药片对蛇咬伤患者创口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药房,

2021,32(17):2102-2107.

[8]邓志福.抗蝮蛇毒血清结合季德胜蛇药治疗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60例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9,40(1):106-1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