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 简应敏

摘要: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及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IL-16、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补中益气汤;肾功能;炎症介质

慢性肾炎病因复杂,感染所致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其他免疫机制异常等均可为诱发因素[1]。尿蛋白是慢性肾炎常见表现,肾小球滤过膜仅能通过特定大小的蛋白质分子,炎症或缺氧状态下滤膜通透性异常增加,多数大分子与中等分子量蛋白质无法过滤,最终形成蛋白尿[2]。慢性肾炎可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或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引发慢性肾衰竭,尽早通过有效治疗控制病情对患者健康及保障生命安全至关重要[3]。西医一般应用抗炎类或肾脏保护类药物治疗,虽可控制病情进展,但整体疗效仍有待提高。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炎病在脾、肺、肾亏虚及气化不利,当从补气、益肾等方面治疗[4]。本研究旨在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

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5.35±6.1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6±0.42)年。观察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5.47±6.5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0±0.5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炎,存在蛋白尿;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研究用药过敏;伴其他主要器官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盐酸贝那普利片口服,10 mg/次,1次/d,用药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泽泻、陈皮、升麻、大枣各6 g,当归、白术、生姜片各9 g,柴胡12 g,党参、炙甘草各15 g,黄芪20 g;随证加减:蛋白尿严重者加金樱子、芡实各15 g;伴血尿者加白茅根20 g;浮肿者加地龙15 g;气短者加党参5 g,肉桂15 g;阴虚者加麦冬、玄参各12 g,减升麻。水煎服,每天1剂,用药4周。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定量0.1~0.5 g/d,为治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蛋白尿定量超过0.5 g/d,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2)比较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3)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每项0~3分,分值高代表症状严重。(4)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蛋白。(5)比较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6)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如头痛、咳嗽、便秘、恶心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47%(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炎症介质表达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CRP、IL-8、IL-16、TNF-α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CRP、IL-8、IL-16、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慢性肾炎以水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其中蛋白尿一般在水肿消退后依然存在,且持续时间长。蛋白尿形成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与肾小管性蛋白尿,前者与肾小球损害相关,后者与肾小管对滤出蛋白回收障碍相关,导致吸收蛋白质能力下降。中医学将慢性肾炎归属于中医“腰痛、水肿、虚劳”等范畴,将蛋白尿归属于“精气、精微物质”范畴,蛋白质是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物质,经心、肺到达全身,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5~6]。蛋白尿与外邪侵袭、脾肾亏损存在密切关联,外邪侵袭可生湿热,蕴结于下焦,清浊部分,导致尿液内蛋白增加,湿热引发的多种皮肤感染也可产生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可因脾虚气焰所致[7]。慢性肾炎蛋白尿病程长且迁延难愈,中医治疗更注重脏腑功能、气血调理,在治疗的同时改善体质[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24 h尿微量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IL-16、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效果显著。补中益气汤方中的泽泻有利尿作用,能减轻水肿胀满症状;黄芪也可利尿并生肌,减轻肢体浮肿;全方重在调理气血与脏腑功能。现代药理学证实,黄芪、当归可调理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与肾脏血流量;柴胡可调节免疫,减轻肾脏炎性损伤,减少蛋白尿[10]。补中益气汤与西药联用可强化疗效,快速抑制炎症所致肾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翁晓婷.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9):141-144.

[2]刘铃燚,刘宏伟,牛喜平.补中益气汤加减辅治慢性肾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3):500-501.

[3]张艳,邓正万.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疗效及免疫机制研究[J].四川中医,2022,40(2):138-141.

[4]费佳,刁金囡.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经验探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6):67-69.

[5]高玉伟,王兴华,杨洪娟,等.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0,21(4):343-345.

[6]王莹.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炎的药理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28(20):159-160.

[7]翁晓婷.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9):141-144.

[8]周卫东,张永平,范树强,等.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11):

1805-1807.

[9]周卫东,张永平,范树强,等.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11):

1805-1807.

[10]颜璐,齐中意.慢性肾炎蛋白尿治疗中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1,37(25):89-9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