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联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 万超
摘要: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血糖、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联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及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达格列净;缬沙坦;参芪地黄汤;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进展至后期常见的并发症,这是因为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进而出现蛋白尿,严重时可进展为尿毒症[1]。目前,西医针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治疗重点在于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以及保护肾功能,常用药物有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等药物,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进展,但仅能治标,难以治本,且长期用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部分患者疗效并不是很理想[2~3]。中医学将糖尿病肾病归属于“消渴、虚劳”等范畴,以阴虚燥热证多见,机体长期气机失调导致肾损伤是关键原因,需滋肾养阴、健脾益气,而参芪地黄汤加入了炙黄芪、丹参等多味中药,既能养阴益气,也能滋肾健脾。本研究旨在观察参芪地黄汤联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34±3.89)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09±0.77)年。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5.41±3.92)岁;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15±0.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中西医联合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次测定均值≥30 mg,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证,以腰酸腰痛、口渴以及乏力困倦等为主症,以尿频、多饮、善饥等为次症,舌瘦薄,色淡红,苔少,脉象细数无力;意识清楚,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或尿毒症;合并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无法耐受本研究治疗用药;合并认知或精神障碍;合并心、脑、肝、肺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
每日指导患者口服缬沙坦,单日服药1次,单次服药80 mg;达格列净口服,单药服药1次,单次服药10 mg,治疗12周。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芪地黄汤
组方:丹参、炙黄芪各30 g,生地20 g,太子参、山茱萸、茯苓、山药各15 g,泽泻、益母草、车前子各10 g。以清水洗净,加水煎煮,取药汁300 mL,早、晚各服150 mL,每日1剂,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肾功能: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获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厂家:颐贝兰,型号:AS-280)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2)比较两组血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未出现尿频、蛋白尿等症状,肾功能与血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尿频、蛋白尿等表现明显减轻,肾功能、血糖指标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尿频、蛋白尿等症状以及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未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4)比较两组安全性:统计患者用药过程恶心呕吐、皮疹、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微血管疾病,发病早期患者通常会出现蛋白尿,继续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异常、水肿等症状,初期蛋白尿为间歇性,若不及时进行治疗,病情恶化后会进展为持续性,可能进展成为尿毒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4]。临床目前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还是以药物控制病情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主[5]。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可调节入球、出球小动脉压,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尿蛋白,改善患者肾功能;非奈利酮可保护肾功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进展风险[6~7]。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仍有一定局限性,用药时间过长,存在副作用风险。
中医学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本虚而标实,以肾为主病位,气阴两虚是引发疾病的本因,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机体气阴损耗持续严重,气血津液无法顺利运行,肾脏脉络瘀阻,应以益气补肾、健脾固涩为治疗原则[8]。参芪地黄汤以生地、炙黄芪、太子参三味药为君药,生地的主要功效是补肾益精、滋阴清热,炙黄芪的主要功效为利水消肿、补气升阳,太子参的主要功效则是补益气血、益气健脾;方中以山茱萸、丹参、山药为臣药,山茱萸的主要功效为收涩固脱、补肝益肾,丹参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山药不仅能补脾肾,还能发挥养阴益气之功效;另外,加入泽泻、车前子、茯苓等药利水渗湿,益母草活血清热[4]。诸药联合使用,共奏补肾健脾、养阴益气之功效,从多重机制阻碍机体合成脂肪,促进葡萄糖再摄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延缓病情进展[9]。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内含有的黄芪皂苷可保护肾小球滤过膜分子与电荷屏障,强化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促进水、钠代谢,从而减轻肾脏功能损伤,有效改善肾功能[10~11]。此外,中药药性相对温和,服药后对机体刺激性小,不良反应少,疗效与安全性更具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参芪地黄汤联合达格列净+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及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曾继仁,李籽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4,22(12):115-118.
[2]杨敏,韦阳.芪术胶囊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34):135-138.
[3]郝彦雷,彭园园,尹家宁,等.益补逐瘀汤联合西医对气阴两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血糖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6(5):103-106.
[4]耿连艺,袁思成,孙伟.孙伟运用《黄帝内经》“肾为胃之关”理论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证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3(19):2696-2699,2756.
[5]王前,王翼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促炎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
2024,48(13):1570-1572.
[6]夏全兵,张丹丹.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联合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4,19(增刊1):27-29.
[7]马士刚,侯云电,解璐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达格列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3):186-188,192.
[8]张美珍,郝晓晖,李艳杰,等.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4):637-644,651.
[9]王凯歌.参芪地黄汤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
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
(2):278-281.
[10]张晓燕,杨朝清.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1,35(3):60-63.
[11]郝尧,张扬帆,胡杰.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36):4059-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