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肥胖说“不”
作者: 方芳《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超过10.4%。那么,什么是肥胖?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如何预防儿童肥胖?为了让大家清晰地认识这些问题,本文对儿童肥胖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什么是肥胖
儿童肥胖是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按照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在我国,儿童肥胖95%是单纯性肥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所导致,如高脂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等。
儿童肥胖的危害
(1)内分泌紊乱:研究发现,儿童性早熟与肥胖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肥胖可使得雌激素分泌增多,促使骨龄加速,出现暂时性的加速长高,但比其他同龄人更早停止生长,导致成年时的身高较同龄人平均身高要矮。此外,女孩第二性征会迅速发育,不仅增加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发生风险,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代谢综合征:相较于正常儿童,肥胖儿童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风险性更高。此外,肥胖儿童的机体代谢耗氧量增大,会影响心脏输出功率,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3)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的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影响肺部通气功能,进而增大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发生的风险。
(4)心理问题:肥胖儿童在社交中往往会因为身体形象而被取笑,容易出现自卑心理,进而不愿意进行社交活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5)其他方面:肥胖还容易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消化系统疾病等,影响智力发育。
儿童肥胖的预防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薯条、炸鸡、汉堡、蛋糕等是儿童喜欢吃的食物,它们富含大量不健康的脂肪,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引发肥胖。因此,儿童平时一定要少吃这些食物。在食物的烹调方式上,建议采取清蒸、水煮、卤或凉拌的方式,主食上可适当增加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全谷物和杂豆摄入,严格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每餐以八分饱为宜。每天最好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以25种以上为宜,以充分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日常可以多吃低热量的水果,如西柚、苹果、火龙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如葡萄、龙眼、荔枝应控制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保证儿童有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蛋、瘦肉、奶等。在吃饭的时候,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让食物得到充分咀嚼,以促进营养吸收。
(2)适当运动:运动对儿童的生长至关重要。帮助儿童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建议身体健康的6~17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1 h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推荐有氧运动为主,每周应进行3 d及以上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肥胖的儿童,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锻炼。在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每周有氧运动为3~5次、抗阻运动为2~3次。限制儿童非学习目的使用手机、平板等屏幕时间,每天应在1 h以内。
(3)保持作息规律:每天早睡早起,小学生睡眠时间应达到10 h、初中生应达到9 h、高中生应达到8 h,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4)定期体检:定期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进行测量,当发现有肥胖趋势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有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