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老年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作者: 许豫霞

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进行有效控制,很容易对大脑、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尤其要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视。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指出: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的表现

(1)头晕、头痛:高血压常见的表现是头晕头痛,尤其是后脑勺位置,且血压水平越高,症状会越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

(2)影响认知功能:当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水平,大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3)胸闷、心悸: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室扩张、心脏肥大等,这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感。

(4)耳鸣:高血压会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引发耳鸣。与其他一些疾病,如中耳炎引发的单侧耳鸣不同,高血压引发的多数是双侧耳鸣。

(5)腰酸背痛:高血压会影响血液循环,患者可能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

高血压的危害

(1)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如果不注意控制血压,使得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会增加心脏负担,出现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的概率增加;并且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2)损害肾脏:血压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使肾脏血管发生病变,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

(3)引发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还可能对患者的视网膜小血管造成损害,引发视网膜病变,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老年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饮食调理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医生会结合病情以及饮食习惯等,告知患者每天摄入总热量的范围。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存在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所以需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尽量少吃或不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油炸食物、动物脂肪等。

(2)控制每天盐分的摄入量:少吃腌制、深加工食物。建议高血压老年患者每天盐分的摄入量不超过5 g。同时,确保每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族,对机体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3)调整饮食结构: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适当多吃些含有丰富钙、钾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橙子、香蕉、精肉、海带等。

适量运动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进行饮食调节外,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进行适量运动。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强度不要过大,运动时间也不要过长。有些高血压患者确诊后,急于控制血压,进行过量运动,很容易导致身体疲劳,反而不利于血压的控制。正确的做法是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需立即停止。此外,处于饥饿状态或者刚吃完饭,不适宜运动。

监测血压与定期复诊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的监测至关重要。家中应配备精准的血压测量设备,如电子血压计,并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如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测量前需保持安静状态 5~10 min。将每次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形成血压变化曲线,方便观察血压波动规律。

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复诊时间前往医院。复诊时,带上血压记录,以便医生依据这些数据评估治疗效果,适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在两次复诊之间,出现血压波动异常、身体不适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延误病情。

保持良好心态

确诊高血压后,由于需要长期服药,加上身体大不如前,很多老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不良情绪往往更加严重,导致血压波动较大。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当医生介绍有关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知识时,要耐心听取,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练习舒缓不良情绪,还可加强和亲朋好友的交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宣泄不良情绪。同时,家人也要给予老年患者足够的关心,多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定时上床睡觉和起床,睡前不要看电视或玩手机,特别是不要看内容较为刺激的节目,避免对睡眠造成影响。对于存在严重失眠情况的患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加以改善。每天醒来后,最好不要立即起床,可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头部、颈部和四肢,然后再缓慢起床,不要起得过猛。洗漱时,将水温控制在30 ℃~35 ℃。如果漱口、洗脸的水过凉,会对皮肤感觉器造成刺激,周围血管发生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如果有酗酒的不良习惯,一定要及早戒除。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戒除,需控制好饮酒量,不可大量饮酒。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人,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时了解自身的血压情况,一旦发现血压有任何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便秘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旦发生便秘,会不自觉用力排便,致使腹压增加、血压升高,可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便秘。饮食上不吃辛辣、高糖、高盐、高油的食物,适当吃些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豆类、洋葱、木耳、冬瓜、西红柿等,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每天喝足量的水,增加大便的柔软度,有助于顺利排出。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相应的药物加以改进。

结束语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遵医嘱按时服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积极运动,同时注意调整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关注季节更替时血压的变化,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及时补充水分。若身体突发不适,务必尽快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以免延误病情。此外,家属要多关爱患者,让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