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细节管理不可马虎
作者: 朱英在手术室,护理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需负责监控每个细节,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观察生命体征
在手术室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是保证患者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多项生理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和评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麻醉医师、主刀医师反馈。比如,当患者血压急剧降低,可能存在大量失血的情况,应立即进行输血。
各种术式对患者的姿势有较严格的要求,这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做腹部手术时,患者一般平躺,但长时间躺着不动容易发生压疮,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在被压迫的位置放置减压袋,并定期调节患者的身体位置。不正确的卧姿还可能造成神经损害,例如,患者仰卧位做肾移植的时候,腋窝垫枕头的姿势错误,臂丛神经有可能受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熟知人体解剖结构,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垫及支撑,并在其四肢的关节部位增加填充物。在摆放姿势时,动作要柔和,并严密注意患者的反应,随时和医生交流,以便随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对手术器材的管理
外科手术器材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包括准备、传递、盘点和维护。术前,把手术时需要用到的设备准备好,并做好统计,然后对设备的功能及完整性进行检测。术中,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着手术进程,能预计到主刀医师所需手术器材,并对改变的程序作出快速响应,保证器械的交接准确、快速、安全。这要求护理人员能充分了解各种外科器械以及其特殊功能。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手术器材进行清点,并进行清洗、消毒和保养。
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氧饱和度,如出现异常,要根据情况随时调节心率、血压和呼吸、血氧饱和度。正常情况下,心率在60~100 次/ min,血压 90/60mmHg~140/90mmHg,呼吸频率 12~20 次/ min,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如果出现大出血、心搏骤停等紧急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协助医师进行止血、输血、心肺复苏等。护理人员必须紧密配合主刀医师,高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安全。下面将从手术小组的协助、患者病情监测及消毒处理等几个角度阐述术中的护理要点。
(1)护理人员要了解各类外科仪器及器材功能,能按照医师的需求及时将所需物资送到手术室。加强与医生的联系,及时、准确传递患者的生命信息。
(2)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迹象,如心率、血压和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3)护理人员应保证操作区域的洁净,防止术后感染;必须穿戴消毒服装及手套,在手术时必须遵循无菌原则,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加强对操作仪器及器械的无菌操作。
手术后的护理
把患者从手术间转入康复室或者病房后,仍然要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出现出血、感染等现象,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还要监控患者的疼痛水平,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帮助患者进行换衣、铺床等日常活动,保证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如伤口护理、饮食调理、活动限制等康复要点进行讲解,以便更好配合护理工作。此外,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帮助,使其能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术后的恢复。
在术后复苏期,患者生命体征波动较大,加上体质较弱,极易出现并发症。此时,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密切监测患者的重要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如果发生异常,如心跳骤变、血压降低或骤升,要及时进行处理。比如,当患者心跳骤变,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进行有效的咳嗽,并帮助其翻身、拍打后背。如果患者体温过低,可用电热毯、热水袋等进行保温;注意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
术后,护理人员还要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感染、渗血、红肿,并进行碘伏消毒,及时更换敷料。在清洗伤口过程中,要保证周围皮肤的干净和干燥。如果患者出现了感染症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受压或弯折,并嘱咐患者在活动时要小心脱管。
在患者出院后,为了更好地了解恢复情况,护理人员还要进行追踪,包括近期及远期。在术后1~2周,对疑难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回访,了解创面恢复状况,预约复查,并提供康复辅导。可根据不同的外科术式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指导,如胃肠术后患者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在运动上,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量,避免高强度的锻炼。
术后,护理人员应对术后患者的康复给予全方位关心。
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手术对象是儿童、老年人,遇到大出血、心搏骤停等突发事件时,需要特别注意。
(1)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很高,要深刻了解患儿的情绪、生理特征,做好术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其安全感。在操作时,护理人员要有充足的细心,保证所用的器材适合患儿的身体状况。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注意患儿的生活习惯,为其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病房。
(2)对于老年患者,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常见慢性病知识的掌握,做好预防压疮、血糖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脏功能、肾功能等各项指标,适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3)在手术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反应也很关键。护理人员须经过培训,了解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及作业规程。在抢救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大出血、心搏骤停等突发事件,要快速、沉着地作出正确的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
结束语
在手术室,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需要护理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水平,无论是手术前、中、后都要遵循手术室规章制度,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