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的紧急救治
作者: 王军阳脾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其质软而脆,血流丰富,一旦遭受暴力打击,极易发生破裂出血。因此,脾破裂是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常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撞击等外力导致脾脏破裂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患者可能会因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了解脾破裂的紧急救治知识尤为重要。
脾破裂的原因与表现
脾破裂的常见原因
根据发生原因,脾破裂可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大类。
外伤性脾破裂占据了绝大多数脾破裂病例,主要是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钝器击打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所引发。与外伤性脾破裂相比,自发性脾破裂相对罕见,通常与脾脏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如脾脏肿瘤、肝硬化、血吸虫病、疟疾以及淋巴瘤等疾病,可能导致脾脏发生病理性肿大,质地变得脆弱,即便是轻微的活动,如咳嗽、打喷嚏甚至转身,都可能发生破裂。
脾破裂的主要表现
脾脏作为人体内的“血库”,储存着大量的血液。一旦破裂,其中的血液会迅速流入腹腔,导致患者血容量急剧下降。出血量和出血速度直接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微出血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痛和不适,而大量快速出血可能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在休克状态下,患者脸色苍白、意识模糊、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除了内出血外,血液对腹膜的刺激也是脾破裂的重要表现之一。血液流入腹腔后,会刺激腹膜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腹痛通常位于左上腹部,即脾脏所在位置,但也可能波及全腹。同时,还可能伴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体征,这往往提示腹腔内存在严重的病变,需立即就医进行救治。
脾破裂的紧急救治措施
现场急救
确保环境安全,评估患者状态。立即将患者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二次损伤。检查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存在休克(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若存在开放性腹部伤口或体表出血,立即用干净纱布、毛巾等直接压迫止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异物,防止误吸。
体位管理 。让患者平卧,双腿稍抬高(约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腹腔内出血对循环的进一步影响。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怀疑腹腔内出血时。
医院急救
急救复苏
急救复苏是脾破裂救治流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关键。当患者被确诊为脾破裂后,医护人员会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输注平衡盐溶液、血浆乃至全血,以迅速补充因脾破裂而大量流失的血容量,从而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有效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此外,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药物种类,确保患者能够平稳度过这一危险时刻。
止血药物与输血
对于脾破裂导致的出血,止血药物的应用不可或缺。对于轻微的脾脏出血,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止血药物,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凝固,防止因血液凝固不全而导致的持续性出血。然而,对于严重脾破裂引发的大量出血,仅依靠止血药物是不够的,需通过输注红细胞悬液或全血,迅速补充患者因失血而严重减少的红细胞和血容量,从而改善贫血状态,提升血液携氧能力。特别是当患者存在严重贫血且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及时输血更是至关重要,能够迅速改善血液成分异常,为后续的救治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腹腔穿刺引流
在脾破裂的救治过程中,腹腔穿刺引流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当脾破裂导致腹腔内积液或积血时,这些液体不仅会对腹腔器官造成压迫,还可能引发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在影像学的精确引导下,医生会将导管插入腹腔内积液或积血处,通过引流的方式将液体排出体外。这一操作能够有效减轻腹腔内的压力,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因脾破裂而导致的腹痛、腹胀等症状。此外,腹腔穿刺引流还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脾破裂救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于诊断明确且存在严重内出血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出血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脾脏修补术适用于脾脏损伤较轻、出血不多的患者,通过修补受损的脾脏组织,恢复其正常功能。部分脾切除术适用于脾脏部分损伤严重、无法修补的情况,通过切除受损部分,保留健康组织,既达到了止血的目的,又尽可能保留了脾脏的功能。对于出血量大、病情危急的患者,全脾切除术则是最佳选择,能够迅速控制出血,挽救患者的生命。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脾脏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使得患者在术后能够更快地康复。对于病情极为危急的患者,开腹手术仍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治方式,能够确保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脾破裂预防与警示
脾破裂作为一种严重的腹部创伤,往往由外力冲击引发,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者暴力撞击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安全防护至关重要。比如,出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超速、违规行驶;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如建筑工人、运动员,应加强安全培训,正确使用防护装备,以降低受伤概率。此外,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有慢性疾病或脾脏功能不佳的人群,可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脾破裂的风险。家庭和社会也应共同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如关注老年人的家居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多方面努力,将安全防线筑得更牢,可有效预防脾破裂,保护生命健康。
结束语
脾破裂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救治。在转运途中,应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包括急救复苏、止血药物、腹腔穿刺引流和手术治疗等。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高效救治,可以大大提高脾破裂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同时,还应加强预防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