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甲亢危象
作者: 张琳炘 马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包括代谢过度、心跳加快、情绪波动等表现。然而,甲亢若未及时控制或在特定诱因下,可能发展为甲亢危象。甲亢危象的发生常伴有极高的病死率,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心力衰竭、谵妄甚至昏迷等严重症状,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尽管甲亢危象较为罕见,但其发病急速,早期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识别甲亢危象的早期征兆,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甲亢危象的概述
甲亢及甲亢危象定义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甲状腺激素(T3和T4)的分泌过多,导致全身代谢显著加快。甲状腺激素在调节人体能量代谢、体温、心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甲亢患者常表现出多种症状,如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出汗增多、情绪不稳以及体重下降等。虽然甲亢本身可能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得到控制,但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可能会发展为一种更严重的临床状态,即甲亢危象。甲亢危象是甲亢的最严重并发症,通常由长期未控制的甲亢或某些诱发因素引发。它是一种急性且危及生命的内分泌危象,患者的全身代谢进一步加剧,导致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通常表现为高热、极度焦虑或精神错乱、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发病迅速,若不及时处理,病死率极高,常常需要紧急的医学干预。
甲亢危象的流行病学
甲亢危象好发于一些特定人群,如未能得到及时诊治或药物控制不佳的甲亢患者。这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长期维持在过高状态,增加了甲亢危象的风险。此外,老年甲亢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以及经历了手术、感染或创伤的甲亢患者也更易发生危象。孕妇和甲亢治疗中断的患者同样是高危群体,他们在面临应激事件(如分娩、外科手术或急性疾病)时,更可能发展为甲亢危象。
发病率与致死率
尽管甲亢危象的发病率较低,但其病死率非常高。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极快,尤其是老年患者或伴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20%~30%。尽管近年来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甲亢危象的救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其迅猛的病程和复杂的症状,仍有不少患者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甲亢危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甲亢危象的诊断依赖于综合评估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临床症状是甲亢危象诊断的基础,常见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常高于40 ℃)、心率显著加快(心动过速,超过140次/ min)、严重的精神和神经系统异常(如谵妄、焦虑、癫痫发作,甚至昏迷),以及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除了临床表现外,病史也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未得到充分治疗或药物突然中断的甲亢患者,或是经历感染、手术、创伤、心脏病发作等诱发事件的甲亢患者,增加了甲亢危象的发生风险。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甲亢危象的重要依据,包括显著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如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T4(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提示甲状腺功能极度
亢进。
临床评估工具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还可以使用特定的评分系统来评估甲亢危象的严重程度。Burch-Wartofsky评分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评估工具。该系统通过对多个临床表现的评分,包括体温、心率、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力衰竭症状及甲亢的诱因,来评估甲亢危象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在Burch-Wartofsky评分中,体温越高、心率越快、神经系统症状越严重,评分越高。如果总评分超过45分,极可能为甲亢危象;评分在25~44分时,提示可能存在甲亢危象,需进行进一步观察和监测。这个评分系统能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快速作出诊断,并评估病情的危急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与其他危急情况的鉴别
(1)败血症:与甲亢危象一样,败血症患者也会出现高热、心动过速和精神错乱。但败血症通常伴有感染的其他征象,如局部感染迹象、白细胞明显升高或降低等。实验室检查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败血症患者中通常处于正常范围。
(2)热射病:热射病也会表现为高热和神经系统症状,尤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混淆。然而,热射病通常与外部环境因素如高温暴露有关,且甲状腺功能检查不会出现甲亢危象中的异常结果。
(3)心脏病急症:甲亢危象和某些心脏病急症(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都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表现。但心脏病患者通常伴有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表现,且甲状腺激素水平通常正常。心电图和心脏酶谱的检查有助于鉴别两者。
甲亢危象的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理
患者及家属自我识别技巧
(1)心率监测:患者应定期监测自己的心率。正常成年人静息心率在60~100次/ min。如果心率超过140次/ min,且伴有胸痛、心悸等症状,需高度警惕,可能预示甲亢危象的发生。
(2)体温监测:保持对体温的关注,正常体温应在36.1 ℃~37.2 ℃。如果体温持续高于38.5 ℃,尤其伴有出汗、乏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3)精神状态观察:患者要注意自身的情绪变化和认知状态,如果出现极度焦虑、失眠、谵妄或意识模糊等精神症状,应视为危险信号。
此外,患者家属在监控病情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表现、情绪变化、饮食情况以及有无剧烈疲劳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
医务人员早期识别
在门诊和急诊中,医生需具备快速识别甲亢危象的能力。对于有甲亢病史的患者,特别是近期经历了手术、感染或其他应激事件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在初步检查时,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患者最近是否有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出汗异常等变化;了解患者是否经历过创伤、手术、情绪压力等,评估其病情加重的风险。急诊情况下,医务人员应迅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生命体征,检查神志状态,并尽快安排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体温过高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并可考虑物理降温法(如冰敷、温水擦拭等)。甲亢危象患者常伴有心动过速,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减少心脏负担。此外,监测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患者可能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时静脉输液可改善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以快速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轻危象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