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 叶·银花 孙玉新 徐千茹 德德玛 郝晓静 张春燕 张月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及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FPG、2h 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不良妊娠事件;血糖;产妇护理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前产妇代谢和血糖均未表现出异常,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糖代谢异常[1]。妊娠糖尿病可显著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血糖等。其中,新生儿低血糖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新生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可损害脏器和系统,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针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免疫系统、凝血系统疾病;合并精神类疾病;存在沟通障碍;多胎妊娠。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产妇入院后,向其介绍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发生原因、危险因素、病情进展、治疗方法等。加强心理状态评估,采用面对面访谈形式为产妇提供心理指导,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向产妇详细说明孕期体重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认识到体重过快或过慢增长对母婴健康的负面影响,积极参与孕期体重管理。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变化,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结合产妇的身体状况,对其饮食结构做出调整,帮助建立健康饮食习惯。
1.2.2 观察组给予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
(1)成立风险预测评估小组:组建小组并对产妇展开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病理知识、护理技能等。制定完善的护理流程,严格按照护理内容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风险管理:对产妇展开基于年龄、家族史、既往史等多维度综合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对于不同评估等级采取分级管理措施。轻度产妇应定期到院产检,1个月1次;中度产妇需动态监测,掌握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进展,立即入院,持续监测至分娩;重度产妇应及时到院接受诊治,邀请专家会诊,充分评估产妇病情,结合潜在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3)新生儿风险管理:评估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程度。低危患儿常规监测血糖,做好对应的信息记录,协助产妇早期开奶。高危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持续监测2次血糖,若均≥2.6 mmol/L,则需要在24 h内每隔4 h测量1次血糖。反之,应及时告知医生,积极寻找低血糖的发生原因。若患儿未出现明显症状,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情况下补充适量的葡萄糖,并在30 min后再次测量血糖。若患儿出现低体温,需及时调节室温,维持温度在25℃左右。在胎儿 娩出后,第一时间使用柔软毛巾将其身体表面的液体擦干,确保皮肤干燥、洁净。对患儿穿着衣物进行提前预热,放置在保温箱内,给予鸟巢式护理。每半小时测量1次体温,结合体温变化情况采取合适的保暖措施。在产妇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母乳喂养。对无喂养禁忌的患儿,每次喂养量应满足
7.5 mL/kg;早产儿应采取鼻饲喂养,每日喂养频率>3次,并根据患儿需求合理调整频率。母乳缺乏的情况下选择配方奶。对产妇及其家人开展新生儿喂养健康知识宣教,讲解喂养技巧,并说明母乳喂养的益处、重要性等。对于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儿,需严格控制给药剂量,避免胰岛素过度使用,确保患儿血糖水平≥2.6 mmol/L。若血糖水平为1.5~2.5 mmol/L,及时告知医生并同时进行喂养。若血糖水平<2.0 mmol/L,需要在0.5~1 h内复查,必要时行血气分析。如复查结果显示血糖持续<2.0 mmol/L,应邀请新生儿科会诊,必要时转入新生儿科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干预前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BG)。(2)比较两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情况:如新生儿低血糖、产褥感染、巨大儿、早产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FPG、2 h 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事件总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妊娠糖尿病指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变化。分娩后,大部分产妇血糖能够恢复正常[4]。妊娠糖尿病在肥胖、高龄产妇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该病患病率显著提高[5]。妊娠糖尿病产妇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导致机体代谢受到严重影响。加之妊娠是一个特殊时期,机体各种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会导致代谢紊乱持续加重,产妇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不仅会损伤机体脏器组织,也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6]。妊娠阶段,母体内的游离葡萄糖能够通过胎盘输送到胎儿,使得胎儿的血糖水平发生变化。新生儿出生后,因突然中断母体葡萄糖供应,易出现低血糖风险。新生儿低血糖由于缺乏典型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干预,可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7]。因此,对于妊娠糖尿病产妇和新生儿,早期掌握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FPG、2 h PBG、不良妊娠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产妇血糖,减少不良妊娠事件发生。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是一种信心管理模式,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和新生儿的风险程度展开综合评估,并结合实际情况,为产妇及新生儿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加强孕期保健管理,有助于降低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能够满足不同产妇的围生期护理需求,加强孕期监护管理,积极预防潜在危险因素,从而保障母婴安全[8~9]。在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中,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及新生儿均展开风险评估,提供与产妇需求相符合的护理服务。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讲解,使其了解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进而积极主动配合日常护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产妇血糖控制不佳可对胎儿的胰岛细胞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在娩出后出现血糖代谢障碍。此外,由于新生儿本身糖原储备不足,进一步加重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针对低血糖风险程度。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利于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取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姜书彦.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后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因素及干预策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4):94-96.
[2]李聪慧,郭爱英,吴波,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24 h低血糖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126-129.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十四):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J].中国社区医师,2012,28(8):9.
[4]徐珊珊,赵晓红,韩宇洲,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新生儿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3,49(4):440-443,448.
[5]李春亚,董霞,黄艳.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3):6237-6239.
[6]史晓菲,张春艳,张慧影.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建议[J].黑龙江医学,
2023,47(1):92-94,104.
[7]弓雪茹,古建平.基于新生儿糖尿病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血糖分级管理方案的效果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4(5):6-10.
[8]张亚三,林秀盏,林玉珠,等.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后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
2023,26(12):117-120.
[9]李赛花,黄萍,罗兆琴,等.护理专科门诊对妊娠糖尿病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5):88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