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安全的影响
作者: 孙宁红 苏辉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保障预防接种效果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预防接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预防接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接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预防接种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接种有效;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是预防及控制传染病传播的经济、有效的方法,为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预防接种过程涉及多重环节和多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导致接种效果不佳,引发安全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为确保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十分关键[2]。常规护理方法往往侧重于接种后观察和处理,而忽视接种前的准备和接种过程中细节管理,护理效果欠佳[3]。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是一种全面护理模式,包括接种前健康评估、接种时准确操作以及接种后细致观察,可显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4]。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保障预防接种效果安全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预防接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45例,女55例;
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2±0.71)岁;体重10~23 kg,平均体重(16.51±1.02) kg;接种疫苗类型为乙肝疫苗32例、麻腮风疫苗30例、甲肝疫苗13例、流感疫苗25例。观察组男46例,女54例;
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3±0.74)岁;体重10~23 kg;平均体重(16.51±1.02) kg;接种疫苗类型为乙肝疫苗33例、麻腮风疫苗31例、甲肝疫苗12例、流感疫苗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5]中儿童预防接种适应证;足月健康;首次接受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交流障碍;存在疫苗禁忌证;存在感冒、腹泻及发热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
接种前详细询问儿童健康状况,准确登记儿童个人信息;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并进行口头讲解;严格按照疫苗冷链管理要求,从合格的冷链设备中取出疫苗,检查疫苗外观是否正常,核对疫苗信息无误后进行接种操作;选择合适的接种部位并以正确技术进行接种;接种后要求儿童在接种后留观30 min;定期随访接种后儿童,了解其身体状况,特别是有无迟发性不良反应,提醒家长按时带儿童进行后续疫苗接种,完善接种记录。
1.2.2 观察组予以护理安全管理
(1)人员管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预防接种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各类疫苗特性、适应证、禁忌证、接种方法、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
(2)疫苗管理:配备专业冷链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疫苗运输过程严格遵循冷链要求,采用专用冷藏运输工具,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建立完善疫苗出入库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疫苗名称、规格、领用人等信息;遵循“先入先出”原则发放疫苗,定期盘点库存疫苗,及时清理过期疫苗。
(3)接种环境管理:接种场所应合理划分候诊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功能区域,各区域标识清晰,候诊区设置充足座椅并提供适宜儿童的读物或玩具;每日选择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接种场所地面、座椅、接种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
(4)接种流程管理:接种前,通过询问家长、查看病历等方式了解儿童近期疾病史、用药史和过敏史等,存在禁忌证的儿童严禁接种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向家长充分告知疫苗接种相关事宜,包括疫苗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接种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接种手法;密切观察儿童接种时反应,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接种并进行相应处理。接种后,告知家长接种后留观30 min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在留观期间定时巡视,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儿童予以及时的评估与处理。
(5)应急管理:制定完善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人员职责分工、急救药品和设备的配备与管理等内容;定期模拟不同类型的接种不良反应场景,并组织护理人员应急演练。
(6)信息管理:为每位接种儿童建立完整的预防接种电子和纸质档案,记录儿童基本信息、接种史、不良反应史等内容;及时、准确地将预防接种相关数据上报至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等。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接种完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硬结、皮疹、发热、过敏反应等。(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患儿家长满意度量表[6]评估,总分100分,根据分值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3)比较两组预防接种情况:抗体检测呈阳性且滴度达标,细胞免疫反应激活,为有效;抗体未产生且滴度不足,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预防接种情况比较
观察组预防接种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预防接种有效率8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儿童时期为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逐渐完善的关键阶段,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使儿童在面对相应病原体感染时具备抵御能力[7]。但疫苗接种具有一定风险,儿童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对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做好有效护理十分必要。常规护理多侧重于接种过程的护理,较少关注到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是一种全面护理模式,基于护理全过程开展护理[8]。其中,疫苗管理环节配置专业冷链设备并制定定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疫苗质量。遵循“先入先出”原则及定期盘点库存,有助于避免过期疫苗误用,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接种环境管理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每日消毒,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优化儿童与家长接种体验[9]。对接种流程管理进行细化,接种前,全面了解儿童健康状况,可有效排除禁忌证儿童;接种中,严格无菌操作与实时观察,及时应对异常情况;接种后,加强留观与不良反应处理,为儿童安全提供全流程保障。应急管理的预案制定与演练则使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不良事件时能迅速反应、科学处置,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信息管理为儿童建立完整接种档案,方便追踪与管理,也为后续接种决策提供数据支持[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模式中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可准确掌握疫苗储存、运输和接种技术,利于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通过建立完善的接种前评估体系,可以筛选出不适合接种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儿童,从而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接种前为家长详细讲解疫苗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完善应急管理及信息管理中为儿童建立完整档案并及时上报数据等措施,有助于让家属感受到医院预防接种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预防接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于,在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中,接种后跟踪观察和及时反馈机制,让家属对儿童接种后反应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利于提高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家属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预防接种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邢榕,高芳,白莹.规范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61-163.
[2]梁辉鹏.回顾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对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1):184-186.
[3]李军莉,张培莉,丁永霞,等.小丑照护在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0):1811-1815.
[4]沈玲,金晓芳.系统护理对小儿预防接种及时率疼痛感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317-319.
[5]]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43(10):1515-1544.
[6]王颖雯,沈国妹,王雪莲,等.PICC置管患儿家长满意度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1,26(17):21-23.
[7]张菲,张海,林刘慧.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社区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促进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41(16):3068-3071.
[8]管长丽,张倩.互动式游戏辅导对学龄前儿童接种疫苗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8):1444-1447.
[9]曹丽娜.心理护理与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应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4):984-987.
[10]罗娇,曾健,靳莉莉.医疗游戏辅导对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22,24(12):1828-1830.
[11]虞燕,黄凤兰,袁慧慧.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对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3,20(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