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LASIK在近视激光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裸眼视力的影响

作者: 陶辉 李乃斌 司肖倩

FS-LASIK在近视激光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裸眼视力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在近视激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裸眼视力(UCV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行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S-LASIK,观察临床疗效、UCVA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术后第1周总有效率为100%,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BCVA小于术后第1天UCVA(P<0.05);术后第1周、术后第1月、术后第3个月UCVA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88%(44/138)。结论 FS-LASIK应用于近视激光手术,可加快患者术后UCVA恢复,使其尽快达到UCVA水平的最佳状态,且手术过程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近视激光手术;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疗效;裸眼视力;不良反应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中普遍存在。近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表形象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眼部疲劳、头痛、眼部干涩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面临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眼部并发症的风险[1]。激光手术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近视矫正方式,近年来在眼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在近视矫正中能够实现对角膜的精准矫形,以及在手术过程中能保角膜表面的光滑性,有效减少术后反弹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2~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FS-LASIK在近视激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裸眼视力(UCVA)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行近视激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66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30.22±3.25)岁;角膜厚度478~603 mm,平均角膜厚度(540.58±10.39) mm。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满足近视激光手术指征;角膜厚度>450 mm;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8;签署知情同意书;均行FS-LASIK治疗。排除标准:伴有眼部感染性疾病,如眼部活动性炎症、眼周化脓性病灶等;伴有已明确诊断的眼部疾病,如圆锥角膜、重度干眼病等;伴有角膜病变,如中央角膜厚度不足、角膜内皮营养不良等;伴有全身结缔组织病或严重自身免疫功能性疾病;精神状态不稳定。

1.2 方法

(1)术前:进行视力检测、屈光度测量、角膜厚度等常规检查,评估患者眼部状况。患者需停戴角膜接触镜一定时间(软镜停戴>1周,硬镜停戴>3周,OK镜停戴>3个月),以确保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稳定性。手术当天,患者需进行眼部冲洗,降低眼睛感染风险。

(2)手术过程中:使用Intralase iFS150飞秒激光机,激光在角膜表面下方一定深度进行扫描,形成一个圆形的角膜瓣。使用显微镊等相关工具轻轻掀开角膜瓣,暴露出下方的角膜基质层。使用德国卡尔蔡司MEL90准分子激光机,激光按照预设的程序对角膜基质层进行精准切削,以调整角膜的屈光率。切削过程中,激光多步分区,以确保切削的均匀性和准确性。切削完成后,冲洗角膜瓣下的残留碎屑,并将角膜瓣复位。检查角膜瓣的贴合情况,确保没有移位或褶皱。

(3)术毕: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瓣复位情况,并观察角膜基质层的切削效果。为患者戴上硬质眼罩,告知其第2天来院复查时才能取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术后用药,如抗生素眼药水、激素眼药水等,以预防感染和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指导患者遵医嘱进行术后随访,以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手术效果和眼部恢复情况。术后随访持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1周,UCVA≥术前预测的BCVA,或UCVA较术前改善>75%,为显效;UCVA较术前改善50%~75%,为有效;术后UCVA改善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改善程度<50%,或视力无实质性改善甚至有所下降,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2)观察UCVA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记录UCVA变化情况。(3)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干眼症、眼部感染、眼痛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第1天及第1周临床疗效比较

术后第1天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与术后第1周治疗总有效率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前BCVA与术后UCVA比较

术后第1天UCVA大于术前BCV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周、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术后发生干眼症42例、眼痛2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8%(44/138)。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显著增加,加之普遍存在的环境光污染等问题,视力健康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健康议题。近年来,眼部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远视、近视、散光等眼疾病种类不断增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困扰。传统的视力矫正方法主要包括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视力问题,但存在依赖性强、无法根治等问题,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5]。激光手术治疗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眼部矫正的现代化眼科治疗方法,以其高效、安全和精准的特点在近视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FS-LASIK在近视激光手术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机制主要涉及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的联合应用,通过精确切割和重塑角膜组织来矫正近视[6]。在飞秒激光领域,利用其特殊性质,通过极低的能量在微小空间内瞬间形成高能量密度,从而诱导组织电离并形成等离子体,使得在光裂解爆破过程中产生微小尺寸的含二氧化碳和水的气泡,这些微小气泡融合成线,最终形成切割效果。飞秒激光的这种特性使得其能够精确、安全地制作角膜瓣。飞秒激光制瓣的厚度和直径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设定,误差范围小,从而确保了角膜瓣的质量和稳定性[7]。

相比传统的机械角膜刀,飞秒激光制瓣避免了碎瓣、游离瓣、卡刀、不完全瓣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准分子激光通过激光光子的能量切断组织分子间的化学键,导致组织气化并产生切割效果。这一过程能够精准控制角膜组织的去除量,从而改变角膜的曲率和厚度。在飞秒激光制作好角膜瓣后,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基质层上进行精确切削,去除相当于近视眼镜度数的角膜组织[8]。这一过程使角膜前表面中央变平,屈光度降低,使光线能够聚焦于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准分子激光可以根据患者的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等数据进行个性化切削,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矫正效果。在完成准分子激光切削后,角膜瓣被复位并紧密贴合在角膜基质层上[9]。这一过程需要确保角膜瓣的位置准确、无移位。角膜瓣复位后,角膜组织开始愈合。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的创伤小,且角膜瓣的复位准确,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1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FS-LASIK应用于近视激光手术治疗,利于提高术中角膜瓣质量。其原因可能为,在进行基质床切割时,会尽量保留更多的基质床,以降低医源性圆锥角膜和角膜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进一步增加治疗的精准性,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眼部组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及疗效的最大化。术前BCVA小于术后第1天UCVA(P<0.05);术后第1周、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UCVA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FS-LASIK应用于近视激光手术治疗可加快术后UCVA恢复。其原因可能为,患者术后可能会受到角膜水肿的影响,导致角膜厚度增加,从而影响视力状态。然而,随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的进行,角膜水肿的症状逐渐减轻,患者的视力状态也会逐渐改善,直至接近术前BCVA,达到UCVA水平的最佳状态[10]。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88%(44/138)。说明飞秒FS-LASIK应用于近视激光手术治疗安全性较高,降低了传统手术中使用机械角膜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适感。

综上所述,FS-LASIK应用于近视激光手术,可加快患者术后UCVA恢复,使其尽快达到UCVA水平的最佳状态,且手术过程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马铭绅,关文英,申颖,等.近视发生发展的机制及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44(1):76-81.

[2]姚鹏.飞秒LASIK手术与眼内屈光手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0):144-147.

[3]苏伟,翟建伟,卢兰芳,等.Q值引导的FS-LASIK治疗近视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18):67-68.

[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我国角膜地形图引导个性化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2018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8,54(1):23-26.

[5]李江峰,侯辰亭,李金键,等.高度近视眼3种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268-276.

[6]刁鹏飞,蒋峰,刘懿,等.全飞秒激光与飞秒激光辅助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效果及对角膜曲率、视觉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17):3289-3293.

[7]郭晶晶,叶艳阳.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近视手术治疗中的效果[J].甘肃医药,2022,41(1):42-43.

[8]申华,李军,董坤峰.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河北医药,2016,38(8):1184-1186.

[9]陈正华.半飞秒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近视手术治疗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2,9(45):70-72,69.

[10]黄艳,李雪瑶.对比SMILE、FS-LASIK术对高度近视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3):153-15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