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措施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 梁学娟 周娇 杨荣超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26)]、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WHOQOL-2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多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等因素引发。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率的上升,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患者往往因腰部疼痛、活动障碍而无法正常进行日常活动,长期卧床又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侧重于骨折后的基础护理和病情监测,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但对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预防并发症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欠佳,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2]。近年来,康复护理理念逐渐兴起并应用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领域。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制定并实施涵盖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以及情志护理等多方面的个性化方案[3],以期实现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缩短康复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的目标。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4],具有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特征;单节段腰椎压缩性骨折,且压缩程度1/3~1/2;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合并有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伴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护理及评估;既往有腰椎手术史;伴有腰椎畸形。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包括入院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基础生活护理及药物治疗等。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
(1)药物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史,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每次用药后
30 min内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如疼痛缓解程度、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饮食护理: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骨折初期(1~2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胃肠负担;骨折中期(3~4周),饮食应增加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痂形成;骨折后期(5周以后),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补肾强筋的食物,同时控制食物的总热量,防止体重过度增加。
(3)功能锻炼: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四肢主动运动,如握拳、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等,每次10~15 min/次,3~4次/d,每2 h给予患者轴向翻身训练;中期开展五点支撑法锻炼,患者仰卧位,屈膝,以双足、双肘和肩部为支点抬起臀部,坚持3~5 s/次,重复10~15次,3~4组/d,逐渐过渡到三点支撑法;后期进行飞燕式锻炼,并在腰围保护下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时间和范围。
(4)情志护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因突然受伤,身体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每天与患者进行一次主动沟通,每次沟通时间不少于15 min,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其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尿潴留、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26)评估,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环境因素4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3个等级,总依从=完全依从+一般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WHOQOL-26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因外伤或骨质疏松等引起[5]。患者在骨折后常需长期卧床休息,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至关重要。
康复护理是一种更为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从药物护理方面来看,正确的药物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调整饮食结构,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初期,患者胃肠功能较弱,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同时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骨折中期,增加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摄入,为骨痂形成提供必要的原料;骨折后期,营养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滋补食物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6~7]。此外,多饮水对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长期卧床患者泌尿系统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促进尿液排出,防止细菌滋生和结石形成。功能锻炼在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早期的四肢关节主动运动和轴向翻身训练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增加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飞燕式锻炼等,可以增强腰背肌力量,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为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能力奠定基础[8~9]。情志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高治疗依从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由于身体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康复产生负面影响[10]。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安慰、支持以及与康复良好的病友进行交流等方式,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促使其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康复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WHOQOL-26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朱睿智.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有价值[J].光明中医,2021,36(10):1716-1718.
[2]褚宏娥.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8):134-135.
[3]王慧雄.快速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9):156-157
[4]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5):425-437.
[5]王萍,黄燕,汪芳.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21):216,225.
[6]朱睿智.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有价值[J].光明中医,2021,36(10):1716-1718.
[7]吴凤连.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3):455-456.
[8]孙玲玲.康复护理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9):58-61,68.
[9]杨昌敏.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337,340.
[10]李玮.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4):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