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 徐春梅

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0

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状态[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自护能力[HIV自我管理量表(HIVSMS)]、营养风险[改良版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PANAS评分中,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IVS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降低营养不良风险,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结构化健康教育;纽曼护理模式;营养风险

慢性肾脏病为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长期肾脏损伤可导致肾衰竭,进而演变为尿毒症[1]。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无法维持机体废物代谢,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来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替代肾脏清除体内过多物质及液体[2]。然而,临床实际应用发现,多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因长期受疾病或并发症影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3]。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患者可能出现非理性行为动机,严重影响透析工作开展及自身身心健康。常规护理虽然能够确保各项护理举措的有序落实,但在调节患者情绪、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等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4.83±2.11)岁;血液透析时间2~4个月,平均血液透析时间(3.08±0.13)个月。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4.79±2.16)岁;血液透析时间2~4个月,平均血液透析时间(3.10±0.1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5];预计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规律透析且病情稳定;认知功能正常且能够配合量表填写;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疾病进展;合并急性重症并发症;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前,向患者讲解基本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透析期间,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透析结束后,询问患者感受,并根据其身体状态给予生活及饮食指导。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

(1)压力源评估: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与患者共同讨论近期状况,包括身体感受变化、家庭氛围以及外界环境等,了解患者产生负性情绪或非理性行为动机的原因。以患者近期经历事件为载体,分析各类事件与患者情绪及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得出患者现存问题,如认知水平低、难以保持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情绪调节能力弱、社会支持水平低等。

(2)构建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块:基于患者认知水平以及家庭情况,分别从自护能力、生活方式、情绪调节及社会支持4个维度构建模块。各模块中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方式以及护理模式,引导患者参与模块制定环节。

(3)实施:①提高自护能力。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通过多类型教育资源为患者讲解尿毒症临床表现、血液透析注意事项等。②建立健康生活习惯。构建微信交流区,要求群内患者每日发布饮食方案,同时备注该饮食方案中低钠食物种类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③心理调节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静坐冥想训练。④多元社会支持训练。邀请患者家属、朋友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如安排患者家属或朋友陪同进行血液透析,教授患者家属血液透析相关护理事项,要求其日常监督患者,共同完成护理计划。两组均持续干预6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干预前后,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估,正性、负性情绪各10条目,各条目1~5分,得分越高表示对应情绪倾向越重。(2)比较两组自护能力:采用HIV自我管理量表(HIVSMS)评估,包括5个维度,共30条目,均按照5级评分法,总分15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营养风险:采用改良版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估,包括活动功能、疾病负担、去脂肪组织指数等共11个条目,第3条目0~4分,第7条目0~2分,其余条目均0~3分,总分33分,得分越高表示营养风险越高。(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共8个维度、36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营养风险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自护能力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HIVS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下降,难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运转,需定期接受血液透析清除体内毒素废物等杂质。患者因长期受疾病困扰,往往存在负性情绪,加之营养风险普遍较高,若长期处于负性情绪及消极行为状态下,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6]。常规护理基于固定的护理管理体系,对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均具有指导管理效果,以确保护理流程的顺利实施与连续性。虽然该护理措施现阶段应用广泛,但依旧存在弊端,该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具有一定局限性[7]。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基于患者压力源,通过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改善非理性行为动机及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形成健康行为习惯[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外界环境、自身认知均会影响患者情绪,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通过针对性评估患者现存压力源,分析影响其情绪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构建结构化健康教育模块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视外界环境、提高自身情绪控制能力,从而有效降低负性情绪影响并促进正性情绪形成[9]。观察组干预后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其原因可能为,长期保持良好饮食及生活计划是调节机体营养水平的关键,也是维持机体功能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然而,患者长期受诸多病症影响,往往难以保持良好饮食生活方式,无法正确认识其对疾病控制的意义。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采用微信群互动教育模式促进患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调节机体营养水平[10]。观察组干预后HIVSMS、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可能为,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实现了多元健康教育与新兴护理模式的有机融合,依托纽曼护理模式分析每位患者压力源,并针对性地采取不同健康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结构化健康教育理念下纽曼护理模式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负性情绪,降低营养风险,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旦骅,平敏红.递进式目标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营养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7):3125-3129.

[2]陈月爱,梅东东,郭松林.家属赋能模式对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效果[J].护理研究,

2023,37(17):3217-3220.

[3]周娟,李艳华,王桐,等.PDCA循环管理护理模式用于尿毒症MHD患者对自护能力及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21):3878-3883.

[4]吴娟娟,王颖.Neuman管理模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2,30(6):518-522.

[5]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上海专家共识[J].上海医学,

2021,44(9):621-627.

[6]顾慧,许家兰.时效性激励护理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814-3817.

[7]蒋希,刘涛,张薇.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231-232.

[8]陈上学,刘子圆,吴袁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联合纽曼系统模式在ICU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105-109.

[9]范凤燕,张彬彬,杨兰兰.纽曼系统模式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达标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41(4):375-377.

[10]刘娟娟,熊文娟.Triangle慢性疾病分层分级管理模型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42(14):2627-263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