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 杨梅摘要:目的 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医院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收治6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状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VAS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性护理;医用弹力袜;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静脉扩张、水肿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疾病症状。然而,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小腿及足背肿胀等相关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3]。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6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手术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精神、语言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伴有下肢皮肤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1)病情观察:术后观察患者身体情况,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于出血较多者,密切关注患者的脉搏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
(2)术后护理:患者术后禁食6 h,之后可予以流质食物;如果患者无呕吐情况,可给予半流质食物,然后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普食。患者术后12 h进行患肢制动;术后24 h,鼓励患者进行床边运动,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
1.2.2 观察组予以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干预
(1)医用弹力袜:术后8~14 h,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测量患肢长度、患肢下半段长度和患肢下半段围度,保证医用弹力袜的压力及尺寸适宜。
(2)预防性护理干预:建立护理小组,向患者讲解疾病诱因、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手术成功案例等,使其充分认识到手术的重要性,减轻恐惧心理。指导患者术前进行正确的部泵训练,防止术后静脉血栓发生。术前常规禁食,清洁手术区皮肤。术中密切关注患者血压情况,调节患者术中温度,防止患者因血液流动缓慢出现不良情况。术后12 h进行患肢制动。术后24 h鼓励患者下床运动,呈平卧姿势,双脚放松,向下将脚板压直,持续5 s,然后向身体方向压脚板,持续5 s,1次/d,5 min/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按摩患肢,主要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等,2次/d,20 min/次。引导患者进行下肢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锻炼,并指导患者摄入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禁止摄入刺激性食物。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干预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为0~10分,10分表示剧烈疼痛,0分表示无痛。(3)比较两组健康状况: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和精神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患肢疼痛、感染、小腿及足背肿胀、皮肤瘀斑等。(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70分为不满意,70~90分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满意+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VAS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健康状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静脉曲张是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瘀滞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以下肢静脉曲张最为常见,多见于长期站立的人群[5]。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案。然而,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术后常出现感染、疼痛等不良反应,影响预
后[6~7]。预防性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需求。医用弹力袜通过对者的踝部至大腿施加压力,发挥促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VAS疼痛评分、SF-36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伏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提示预防性护理联合医用弹力袜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疼痛,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护理满意度。医用弹力袜即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能够通过施加不同的压力,促使血液顺利回流到患者心脏,有助于于改善血液瘀滞情况,降低血液黏度,减少皮肤瘀斑、肿胀、疼痛等症状的发生。预防性护理可对患者开展术前、术中、术后的个性化护理。术前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及手术的认识,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踝泵锻炼,能够降低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的风险;术中护理中,调节手术间温度,密切监测患者血压,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抬高、患肢制动、饮食指导、身体锻炼指导等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肢疼痛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疼痛;此外,指导患者下活运动,对患肢进行按摩,能够促进术后恢复,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黄金刚,张子涵,陈超,等.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3,51(7):1024-1029.
[2]刘金雨,张潇月.医用弹力袜在大隐静脉术后应用的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217-218.
[3]曲珊,徐倩倩.医用弹力袜用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23,32(1):101-103.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国)专家指导意见(2016)[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1):11-14,26.
[5]范超杰,张成德,叶飞霆.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下肢静脉曲张[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7):890-893,896.
[6]赵鑫.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分级护理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42-145.
[7]娄玉香,孙建红,刘琼妹,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3):452-455.
[8]奚春华.循序减压弹力袜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20,20(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