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PERMA模式护理在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 崔雪梅 金婉婵 石吴娟 王杏子摘要:目的 探讨幸福PERMA模式护理在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40例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PERMA护理,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心理状态[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及自护能力[自护能力评定量表(ESCA)]。结果 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8周后PPQ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后IWB、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RM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感指数与自护能力,改善预后。
关键词: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PERMA模式;幸福感指数;自护能力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多为社会和家庭的核心支柱,这类患者为保障术后生活质量常会选择保乳手术治疗[1~2]。然而,患者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因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担忧复发等,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影响术后恢复[2]。因此,亟需对患者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康复[3]。常规护理多以术后用药指导、生活方式指导为主,未能及时挖掘患者的积极情感,导致患者主观幸福感指数较低,生存质量改善受限[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幸福PERMA模式护理在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5.23±3.12)岁;乳腺癌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4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单纯性癌2例,小叶癌2例。研究组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5.27±3.15)岁;乳腺癌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13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单纯性癌3例,小叶癌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1)伦审第(083)号]。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5];符合保乳手术治疗指征;临床资料完整;具备良好认知语言表达能力。排除标准:入组前有胸部放疗史;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或重大疾病;出现淋巴结转移现象;认知障碍;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恢复指导,向其讲解乳腺癌疾病相关的诱发危险因素,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并坚持上肢功能锻炼,出院后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复诊检查。持续干预8周。
1.2.2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ERMA护理模式
(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医师组成,小组成员需充分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并熟悉PERMA护理概念及临床操作,同时开展沟通交流培训。
(2)第1周:引导患者自述治疗心路历程,例如治疗过程中自身意识形态是否发生改变、与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是否能积极面对疾病、是否存在担忧疾病复发的情绪等问题,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其对疾病做出正确、积极的回应。
(3)第2周:加强健康宣教,通过视频、幻灯片或模型等方式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康复护理注意事项等。
(4)第3周:围绕患者生活中的积极事件进行交谈,让患者相互分享自己在治疗中的积极转变,使其保持稳定、健康、积极的治疗情绪。
(5)第4周:强调积极思维对治疗的好处,鼓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积极词汇提高积极情绪。
(6)第5周:引导患者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讲述自己从中获得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转移注意力,缓解负性情绪。
(7)第6周:在家属的协助下整理关系图谱,鼓励患者通过视频、文字、语音、图片等方式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美好;邀请亲友对患者表达关切与祝福,引导患者深入感知亲友的关心与鼓励。
(8)第7周:以“意义”为主题,通过智慧树形式引导患者思考人生意义与价值,帮助其正确看待疾病,唤醒积极心理。
(9)第8周:以“成就及目标”为主题 ,帮助患者发现自身性格优势,鼓励其讲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有成就感的事,并肯定其成就;同时,为患者制定短期及长期目标,以增强治疗动力。持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乳房美容效果:干预8周后患侧与健侧乳房相似,为优;患侧与健侧乳房存在细小差别,为良;患侧与健侧乳房差别明显,为可;患侧乳房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为差。优良=优+良。(2)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干预前及干预
8周后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6]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正向心理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主观幸福感: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评估,分值越高表示主观幸福感越强;(4)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采用自护能力评定量表(ESCA)[8]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
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干预8周后PP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主观幸福感、自护能力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IWB、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青年女性乳腺癌群体不仅需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病痛折磨,还需要面对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审美标准压力,且乳房外观和完整性的改变也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尽管保乳手术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但术后患者常因对疾病复发的担忧而出现康复锻炼配合度降低,进而影响术后恢复效果及乳房美观度[7]。因此,重视对中青年女性保乳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对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乳房美容效果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PERMA护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乳房美容效果。PERMA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新型干预模式,能通过情绪疏导帮助患者直面恐惧,同时促使其辩证思考,主动分析自己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同时,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开展生活方式健康宣教,帮助纠正患者存在的错误观念,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术后康复训练的配合度及依从性,提升乳房美容效果,改善预后。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8周后PPQ、IWB、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ERMA护理模式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与自护能力。PERMA护理模式重视患者情感的有效宣泄,帮助调动患者积极情绪,使其始终处于积极、乐观的治疗氛围中,这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信心。PERMA护理模式充分重视患者内心感受,通过有效宣教强化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同时通过病友圈、亲友圈以及设定目标等方式持续向患者传递治愈希望,充分予以鼓励与支持,以减轻疾病带来的自我感受负担,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担忧心理。此外,引导患者积极参与交流体验,形成同伴支持模式,分散其对疾病的过度关注,减轻疾病相关心理困扰,提升其积极心理水平与内心幸福感,从而形成从心理到行为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PERMA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中青年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乳房美容效果,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其幸福感指数与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爱珂.幸福PERMA模式下的积极心理护理在中青年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0):184-186.
[2]许慧玲,王湘,张洁.幸福PERMA模式结合行为转变模式护理在中晚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2022,8(12):124-126.
[3]董翠丽,张丽.基于幸福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在中青年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5):104-109.
[4]田继红,焦菲菲,张文莹.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微视频肢体训练及PERMA幸福护理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0):25-29.
[5]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J].癌症进展,2015,(3):223-245.
[6]毛会清,李红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资本、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9,46(10):1786-1790.
[7]陈伟玲,张国君.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外指南对比解读[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3,15(3):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