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紧急处理与预防策略
作者: 李元锋鼻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由全身疾病导致。鼻出血多为单侧鼻子,少数情况下双侧同时出现。由于鼻出血发病原因的不同,其出血量也不一样,症状较轻的患者仅仅是鼻涕中附带少许血丝,出血数滴或者数毫升,可以自行止血或者通过人工压迫鼻腔等方式止血,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大量失血,出血量从几十毫升至数百毫升不等,甚至引发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如果患者出现反复的鼻出血,还会导致贫血等。
鼻出血的原因
鼻出血主要分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
(1)鼻部损伤:鼻部损伤是导致鼻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比如鼻子受到严重打击而受伤,或经常挖鼻等。
(2)鼻中隔偏曲:偏曲凸面保护黏膜较薄,气流如果在此处发生改变,会导致保护黏膜变得干燥,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如果患者鼻中隔穿孔,会导致鼻穿孔边缘黏膜长期干燥、糜烂以至干痂脱落,并出现反复出血等症状。
(3)鼻部炎症:鼻部非特异性炎症、特异性感染等,会导致鼻腔黏膜糜烂、溃疡等,从而引发引起鼻出血。
(4)鼻部肿瘤:鼻部肿瘤也会引起鼻出血,最常见的包括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以及鼻腔、鼻窦肿瘤等。经常出现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鼻部肿瘤的早期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鼻腔中存在异物,会导致鼻腔黏膜糜烂而出血。
全身原因
(1)出血性疾病或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血液病主要包括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缺陷性疾病、血小板数量或机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以及抗凝机制异常等疾病,会引发鼻出血。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由于高热、血管中毒性损伤,会导致这类患者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此因素导致的鼻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多位于鼻前部。
(3)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中老年群体鼻出血的重要原因。由于血管硬化及血压增高,在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会导致鼻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处。
(4)其他情况:妊娠、绝经期,以及严重肝病等全身性疾病,可因凝血因子障碍导致鼻出血。
此外,季节因素也可能引发鼻出血。春季和夏季由于雨水较多,空气较为湿润,人体鼻腔黏膜血管不容易破裂出血。步入秋冬季后,降水量减少,空气湿度下降,气候干燥,尤其在寒冷季节,人们多使用暖气或者空调取暖,导致环境更加干燥,加之空气湿度较低,更容易导致鼻出血。
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出现鼻出血时千万不要仰头止血,否则极有可能导致鼻部血液向后直接流入咽部,引发呛咳、窒息等不良后果。除了出血过多引发休克外,避免平卧位,也不能用纸巾塞住鼻孔强行止血,以免血液回流至咽部。此外,如果患者将血液吞入胃内,也容易诱发呕吐。如果出现鼻出血,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紧急处理。
首先,帮助患者放松全身。如果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时,应进行安慰,防止由于情绪波动剧烈引起血压升高,加重出血;同时,嘱咐患者改用嘴部呼吸,并逐渐放缓呼吸速度。如果鼻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多位于鼻中隔前下方,此时患者可以将头稍向前倾,并用手尽快捏住鼻子两侧,通过手指按压止血。
其次,如果手指按压无法止血,可使用冰块或冷湿毛巾敷在额头或鼻梁上方止血。如果有鼻血流入咽腔中,应立刻吐出,千万不要咽下,以防引起胃部不适。如果患者鼻腔中有凝血块,可以应用湿润棉签轻柔清理。
再次,如果患者鼻出血量较多,短时间无法止住出血,可将无菌纱布条或医用棉条塞入鼻腔中止血,并用食指和拇指捏紧鼻子两侧。但纱布条或棉花条不要全部塞入鼻腔,应在外留出一部分,方便取出。待患者成功止血后,可以通过鼻内镜寻找鼻内出血点,并及时实施止血治疗。
最后,如果上述所有止血方法均无法止住鼻出血症状,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治疗。特别是鼻出血剧烈,甚至出现休克、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严重情况时,更应立即就医。
鼻出血的预防措施
首先,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鼻腔清洁,但要减少或避免挖鼻子、擤鼻、用力揉搓鼻子等行为。如果感觉鼻子中有异物,可以进行局部鼻腔冲洗。不随便往鼻子里面塞东西,避免鼻外伤。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鼻出血期间,避免使用火炕或电热毯等。如果遇到干燥天气,鼻出血频繁的患者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置水盆,保证室内湿度适宜。如果仍感觉鼻腔干燥,可以在鼻腔中滴入香油或复方薄荷油滴鼻液,以湿润黏膜,预防鼻出血。
其次,严格控制饮食,少吃辛辣、油腻以及燥热性食品。不抽烟、喝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多喝温水,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时令蔬菜和水果,以额外补充水分、保持鼻黏膜湿润。还可定期食用一些经典的中医食疗方,促进肠道畅通,保持大便通畅。
再次,易鼻出血的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和自身免疫功能,预防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但要避免危险或剧烈运动,防止碰伤磕伤鼻子。不要跟其他人打闹,同时远离可能鼻部震伤的区域。外出时可佩戴口罩等,防止鼻腔出现感染。
最后,容易鼻出血的季节是冬天和夏天。冬天空气比较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如果补水不足,易引发鼻出血。因此,冬天要多补充水分。夏天较为炎热,人容易上火导致鼻出血。因此,夏天要多食用清凉食品或汤品,少食上火食物。当感觉到鼻腔干燥时,可以使用薄荷油、液状石蜡或甘油润鼻腔。当鼻腔中出现异物或瘙痒时,不要用手指抠挖,可用湿棉团蘸净水的方式进行擦拭。如果患者是由于其他疾病引发鼻出血,应立即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防止血压过高而增加鼻出血频率,如果患者有血小板过低或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要及早进行治疗。患者还可以配合药物改善症状,常见的预防鼻出血的药物包括薄荷滴鼻剂、抗生素、类固醇软膏、红霉素眼膏或软膏等,既可以起到消炎止痒作用,也可防止鼻腔黏液干燥不适而出血。如果患有鼻部相关疾病或遇到无法控制的鼻出血,一定要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