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 高源
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临床疗效、胰岛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血糖;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与遗传、肥胖、高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机体胰岛素调节血糖功能降低,并伴有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高血糖素大量分泌,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导致机体血糖调控失衡。吸烟史、肥胖、血脂异常、年龄等均会增加机体患糖尿病风险[1~2]。“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与体重减轻”是2型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若未及时干预,可引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故及时诊治十分必要。二甲双胍为一线降糖药,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情况降低血糖,还可减轻患者体重。阿卡波糖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改善症状[3~4]。随着临床实践深入,单一药物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52~77,平均年龄(64.57±5.68)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39±1.09)年。研究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4.16±5.5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21±1.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与治疗》[5]相关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无法积极配合治疗;入组前已接受相关治疗或已参与其他临床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32021625)口服,0.25 g/次,3次/d,若血糖控制不佳,调整为0.50 g/次,3次/d。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二甲双胍使用剂量与方法同对照组;阿卡波糖片(国药准字H20223134),口服,50 mg/次,3次/d,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经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但未达正常范围,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为无效[6]。总有效=显效+有效。(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4)比较两组胰岛功能: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胰岛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胰岛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4。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属于全身性疾病,累及机体眼、肾、神经等靶器官,因此,及时治疗十分必要。除对该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睡眠等干预外,还应当加强药物治疗[7]。二甲双胍可抑制患者肝脏葡萄糖输出,可有效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摄取与利用,进而发挥降血糖作用;阿卡波糖能通过降低机体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减少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与利用,从而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8~9]。单一药物治疗虽可改善患者症状,但其适用范围较窄,治疗效果欠佳,而将两种药物联合可从不同机制协同发挥治疗效果,进一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延缓疾病进展[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与胰岛素功能。二甲双胍经口服给药后会促进机体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改善胰岛素抵抗,且该药物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对糖分的摄入与吸收,还能增强患者血糖耐受性,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1]。阿卡波糖为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肠道黏膜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小肠吸收碳水化合物,减少机体对糖分的吸收,且该药物不会刺激胰岛β细胞,可有效控制胰岛素的水平,长期使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可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脏糖负荷,同时可调节脂代谢,实现血脂与血糖双重控制[12]。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协同发挥治疗效果,进一步调节胰岛素功能,有效改善血糖,延缓病情进展[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二甲双胍可通过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组织葡萄糖利用效率,抑制肝脏糖原异生,减少肝糖输出,进而降低血糖;阿卡波糖能降低患者体内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多糖分解为可吸收单糖,进而控制血糖水平,且该药物还可延长患者胃排空时间,帮助患者有效控制体重[14]。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通过葡萄糖吸收与利用两个不同途径发挥治疗效果。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瑛,邬宏纪,陈公杰.浙江省舟山地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3,39(6):861-864.
[2]邓梅华,苏艳莉.三元区中青年居民的糖尿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24):50-53.
[3]杨永胜,霍双喜.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1):30-32.
[4]肖小丽.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脂与激素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24,21(5):51-52,62.
[5]张楚,章金娟,马丽珍.糖尿病诊断与治疗[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19.
[6]杨柠.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24,22(17):66-68.
[7]张继东.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25-27,33.
[8]王娜,薛荣,李雪娇.阿卡波糖联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24,34(1):47-50.
[9]谭章桥,王宗贵.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
2024,17(15):16-19.
[10]李霞,林燕,吴梅花,等.阿卡波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6):80-83.
[11]彭育旋,陈素虹.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功能和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2023,16(33):79-82.
[12]杨丽丽,宋玉秀.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0):115-118.
[13]贺友元.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智慧健康,2024,10(2):37-40.
[14]岳斌,张巍,徐丽,等.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NLRP3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