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 龚诗婷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呼吸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 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6MWD长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后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运动康复护理;肺功能;运动耐力;心理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特征为肺部气流持续受限,属于呼吸系统常见且高发的疾病,不但会增加患者肺部呼吸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1~2]。该病目前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早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仍有急性加重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喘息、活动受限、隐匿性缺氧等症状,应及时给予高质量的护理干预[3~4]。本研究旨在探讨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9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63±3.41)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1.22±2.05)年。研究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69±3.48)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11.30±2.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7]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伴有认知功能、沟通功能障碍;合并有癌症;伴有精神疾病;6个月内存在规律训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开展讲座等方式增强患者对COPD的正确认识,注意语气轻柔、通俗易懂。COPD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人性化的护理氛围,充分尊重、关心患者,加强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多食牛奶、水果、蔬菜等,少食多餐。

1.2.2 研究组行呼吸运动康复

(1)成立护理小组:由科室内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及康复理疗师组成,小组成员集中培训掌握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策略。

(2)明确分工、制定计划:管床护士宣讲呼吸运动康复护理理论,告知患者及家属呼吸运动康复护理要点及优势,提高其对呼吸运动康复护理理论的认知;根据患者身体状态设定呼吸运动和肺功能改善目标,并制定针对性的呼吸运动计划[5~6]。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指导其有效管理情绪,从而积极配合呼吸运动康复。

(3)呼吸运动康复措施:缩唇呼吸,患者取坐位,双唇呈吹口哨方式收紧吸气,缓慢呼气5 s,3次/d;腹式呼吸,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缓慢呼气、吸气,15~20 min/次,2次/d;有氧运动,测定最大耗氧量,选择运动项目,如关节伸展、上下楼梯、自行车、太极拳等,40 min/次,3次/周[7]。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运动耐力:通过6 min步行距离(6MWD)[8]评估,测量患者快速行走6 min的总距离。(2)比较两组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计算FEV1/FVC。(3)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9]评估,SDS以<53分为临界值,SAS以<50分为临界值,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倾向越明显。(4)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10]评估,包括自护责任感(32分)、自护技能(48分)、自我概念(36分)和健康知识水平(4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6MWD比较

两组干预前肺功能指标、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6MWD长于对照组,FEV1/FVC、FEV1及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ESCA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COPD具有不可逆性进展特征,当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喘、胸痛乏力等症状时,生活质量下降,并表现出屈服、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从而产生各种身心症状,特别是焦虑、抑郁情绪,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疾病负担[11~12]。除了药物治疗,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病情反复及延缓进展。患者病情稳定时,及早进行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运动耐量和睡眠质量,延缓病情进展[13~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6MWD长于对照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前,整个护理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计划,密切关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应对康复训练。此外,缩唇呼吸能有效延长呼气和吸气时间,增大膈肌运动幅度,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训练可使患者有意识地使用腹部肌肉,大幅度延长呼吸时间,从而降低内在呼吸疲劳;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增加了锻炼对膈肌和内外腹壁肌的刺激,继而增强通气功能;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适应性,延长运动时间,改善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急性加重和住院风险。

综上所述,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参考文献

[1]肖瑞江,王俊,曹仁欣,等.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甘肃医药,

2018,37(3):232-234.

[2]樊燕.穴位按摩情志护理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负性心理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

2020,24(30):4320-4322.

[3]王丽菊,张小丽,王德耿.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3):473-474.

[4]黄效梅,周丹.肺康复训练对缓解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5(8):1198-1201.

[5]陈晓红.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4):121-124.

[6]刘夏玉.呼吸运动康复护理在肺结核患者自护能力及肺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33(11):1868-1869.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8]张谷香,裴志强,丁瑞阳,等.6MWD与COPD患者肺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意义[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3):347-349.

[9]郭玲玲.心理健康护理在妊娠高血压中的效果及对SAS、SDS评分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29):79-81.

[10]冯晓华,高会华,韩吉利.思维导图式健康宣教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及ESCA评分的影响[J].淮海医药,

2022,40(3):315-318.

[11]赵楠楠,赵鲜红.呼吸训练结合有氧运动指导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355.

[12]金瑞冕,张波,刘思燕,等.抗阻力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睡眠功能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23,37(1):31-35.

[13]王君妍.呼吸训练联合无创呼吸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改善作用研究[J].饮食保健,

2021(25):49.

[14]刘文秀,袁征,马姗,等.以呼吸运动康复操为核心的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788-179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