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张亚新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有效率、生活质量[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在T2DM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保障血糖控制有效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2型糖尿病;运动指导;膳食营养干预;健康管理;血糖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效率低下。临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规律服药、血糖监测、生活规律等方面[1~2]。养成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习惯,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发生,对疾病长期管理具有积极意义[3]。常规护理侧重于围绕疾病展开对症处理,未能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行为管理习惯。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模式,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促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意识,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管理习惯。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模式在T2DM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9.15±5.19)岁;
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37±1.68)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9.21±5.27)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46±1.8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相关诊断标准;不存在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等并发症;意识状态良好,能进行日常的对话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重大脏器(心、肝、肾)功能缺陷;存在精神病史;伴有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依从性差。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包括用药护理、运动护理及饮食护理。
1.2.2 观察组予以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
(1)基础步行训练:指导患者先慢走,走完百米后休息1 min,循序渐进增加步行数。坚持餐后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3~5次/周。
(2)步行-跑步交替及慢跑:先走2 000 m,80 m/min,之后可逐渐增加至3 000 m,慢跑过程中可与步行交替进行。坚持餐后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3~5次/周。
(3)弹力带抗阻运动:60 min/周,2~3次/周,相邻两次运动时间间隔不低于2 d。运动前热身
3 min,牵拉肌纤维,防止造成肌肉拉伤。运动时间与运动频率为30~60 min/d,餐后60 min运动为宜。
(4)膳食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及喜好等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包括营养搭配、每日摄入总热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量等。三餐营养合理分配,将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比例控制为5∶3∶2。每日蛋白质的摄取量控制为1.0~1.2 kg,多食瘦肉、鱼肉、蔬菜及奶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少食或不食动物油、动物内脏等,多食粗粮、杂粮、新鲜瓜果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食物。限制盐摄入量,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6 g,嘱患者多饮水,根据机体需要适当补充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根据季节调整饮食结构,如春季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豆制品、蛋类等;夏季气温炎热,以清淡、富含水分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瓜果蔬菜;秋季天气干燥,多食用白萝卜、百合粥、梨、黄瓜等;冬天较寒冷,饮食切忌油腻,多活动,避免体重增长过量。
(5)饮食烹饪及三餐饮食原则:烹饪过程中调味以清淡为主,加适量盐,少用或不用调味品(蚝油、辣椒酱、番茄酱、味精等)。少食多餐,三餐进食时间规律、固定,如早餐以7:40为宜,午餐以12:00为宜,晚餐以18:00为宜,两餐之间适量加餐,全天以4~6餐为宜。进餐顺序依次为汤(尽量避免过油、过多淀粉糖类)、蔬菜(菠菜、芹菜等)、肉类(鱼肉、鸡肉等)、主食(糙米、燕麦等)。汤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后续食物摄入量,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蔬菜能量低,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以减慢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度,利于血糖的控制;肉类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可选择适量瘦肉,避免摄入过多脂肪;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最易引起血糖升高,应最后进食,且控制摄入量。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有效率:护理前后,采用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
(2 h PG)、随机血糖(GLU)。FPG、2 hpG、GLU恢复正常或降幅>40%,为显效;FPG、2 hpG与GLU降幅20%~40%,为有效;上述指标下降幅度<20%,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足部护理5个维度。但本研究只纳入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维度,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估,包括心理状况、生理功能、治疗维度和社会关系4个维度,共27个条目,总计27~135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有效率3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T2DM患者常表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腺β细胞功能缺陷(高达50%细胞凋亡)[5]。该病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伴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6]。多维度健康管理,对患者血糖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DSQL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模式较以往疾病干预内容更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及特异性。通过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合理的膳食营养干预内容),加强患者对疾病饮食管理的重视度,帮助其养成科学健康饮食的良好习惯;通过全方位的运动指导,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增加体内葡萄糖的消耗,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机体的血糖水平;同时,消耗能量,减少脂质堆积,降低患者体重,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利于血糖控制[7~8]。本研究运动指导中,采用的合理运动处方干预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联合适量的抗阻运动,通过徒步行走、步行-跑步交替,及慢跑、弹力带操等运动消耗体内糖类物质,控制血糖,改善机体糖代谢。合理的膳食营养干预是糖尿病患者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患者摄入足够机体所需的全面营养元素,还能限制营养元素过多或单一摄入导致的营养缺乏。运动与饮食干预相结合可在最大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运动、饮食、药物治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该模式干预下,患者通过运动与饮食干预不断增强自身疾病健康管理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从而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不断提升疾病健康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运动指导结合膳食营养干预在T2DM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保障血糖控制有效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晓彤,柯静,朱琳,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3,44(3):420-423.
[2]顾蕴杰,宋静,殷峻.低碳饮食治疗内源性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6):3308-3313.
[3]袁丽,杨小玲,古艳,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分层支持系统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8):55-56,60.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5]栗西彤,关红,杨乐.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239-242.
[6]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分级诊疗与基层管理糖尿病学组.2型糖尿病分级诊疗与质量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5):38-53.
[7]税晓平,李春莹,李顺昌,等.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核因子κB及炎症指标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5):669-675.
[8]税晓平,李春莹,曹艳霞,等.有氧和抗阻运动干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25(11):1693-1698.
[9]张颖,陈宁,寇现娟.运动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潜在机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1,29(11):86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