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丸联合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观察

作者: 王翼铭

结核丸联合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观察0

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丸联合标准抗结核化疗(2HRZE/4HR)方案治疗肺结核(PTB)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2例初治PT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结核丸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血清学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CT病灶吸收有效率、CT空洞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CD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丸联合2HRZE/4HR治疗PTB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丸;标准抗结核化疗方案;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

肺结核(PTB)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强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我国每年新发肺结核患者约90万例,且受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PTB以发热、咳嗽、全身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疾病进展可出现咯血症状,且易侵袭其他脏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2]。临床治疗PTB以标准抗结核化疗(2HRZE/4HR)方案为主,但长期治疗易对患者肝肾、胃肠功能等造成损伤,且耐药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疗效及预后[3]。中医将PTB归属于“痨病”范畴,认为该病因正气虚弱、元气耗伤所致,结核丸由16种中药配伍而成,具有滋阴补血、扶正祛邪、清热益肺之功效,与西药联用,有助于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提高疗效[4]。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核丸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PTB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22例初治PTB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观察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41~53岁,

平均年龄(43.68±2.61)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12±0.81)个月;体重指数(BMI)20.15~23.19 kg/m2,平均BMI(21.69±3.08) kg/m2。对照组男40例,女21例,年龄40~54岁,平均年龄(43.19±0.72)岁;病程1~5个月,平均病程(3.31±0.69)个月;BMI 20.44~23.57 kg/m2,平均BMI(22.41±3.17) 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PTB[5]诊断标准,经CT、实验室检测及痰涂片确诊;符合中医阴虚血瘀证分型[6]诊断标准;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合并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耐药肺结核;存在癫痫或精神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依从性较差。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异烟肼(H),0.3 g/次,空腹顿服,1次/d;利福平(R),0.45 g/次,空腹顿服,1次/d;吡嗪酰胺(Z),口服,1.5 g/次,1次/d;乙胺丁醇(E),0.75 g/次,顿服,1次/d。强化期4种药物用药2个月,巩固期H+R用药

4个月,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核丸治疗:结核丸,口服,3.5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及CT检查。记录痰菌转阴率、CT病灶吸收有效率及CT空洞缩小率。(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评估咳痰、口干咽燥、失眠、呛咳气急等症状积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取上层清液,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肝损伤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CT病灶吸收有效率、CT空洞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CD8+、TNF-α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5%,对照组为26.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PTB是备受临床关注的呼吸道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22年全球PTB确诊人数高达

750万例,且在环境污染加重、抗生素滥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7~8]。约一半的PTB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成为传染源。2HRZE/4HR方案是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治疗方案,但其不良反应较大,影响疗效,且不规律治疗易出现耐药性[9]。

中医将PTB归属于“痨病”范畴,其核心病名为“肺痨”,肺乃人体娇脏,当正气耗损,气阴亏虚,“痨虫”留滞肺中,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呈现正虚邪恋的证候特点。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补虚增元为主,结核丸由16味药组成,可治痨杀虫、清热益肺、滋阴润燥,与西药联合应用能够增强疗效[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痰菌转阴率、CT病灶吸收有效率、CT空洞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结核丸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PTB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结核丸中的白及杀虫、北沙参、百合、龙骨等滋阴补肺;川贝润肺化痰;阿胶、熟地黄、黄芪等增强免疫力;当归、甘草等可调节机体微循环;诸药联用可滋阴养血、润肺生津[11]。结核分枝杆菌进入PTB患者体内会引发炎症反应,TNF-α、IFN-γ与PTB的进展息息相关,而CD4+、CD8+T细胞是机体维持免疫状态的主要细胞,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情况。进一步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CD8+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及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结核丸联合2HRZE/4HR可增强PTB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结核丸中的北沙参、白及等药物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及活性;生地黄多糖、黄酮类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1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结核丸联合2HRZE/4HR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结核丸联合2HRZE/4HR治疗PTB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春晓,李怀臣.肺结核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β-防御素-2水平及其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传染病信息,

2024,37(2):142-146.

[2]王梦梦,杨开宁,王占坤,等.不同剂量异烟肼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药物敏感复治肺结核的疗效[J].西北药学杂志,

2024,39(2):216-220.

[3]刘敏,王瑞华,翟玉安.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24,46(增刊1):

113-115.

[4]黄艳,张向荣,刘裔.结核丸联合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IgG、IgA、IgM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4):255-258.

[5]王黎霞,成诗明,周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肺结核诊断:WS 288—2017[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8,17(7):642-652.

[6]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血瘀证诊断指南(2021-12-16)[J].世界中医药,2022,17(1):31-36.

[7]龚惠莉,陈晨,陈振中,等.养阴清肺化痰方联合穴位埋针对初治阴虚火旺型肺结核炎症反应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四川中医,2020,38(12):87-91.

[8]韩伟,潘艳静,李秀芳,等.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32及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检测在肺结核治疗转归中的评估作用[J].临床内科杂志,2023,40(2):92-95.

[9]陈佳.胸腺五肽联合2HRZE/4HR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20,44(7):924-925.

[10]何琼,高晓东,黄海涛,等.结核丸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反复难治性结核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

2021,34(6):110-114.

[11]陈芳,江杰,危松青,等.结核丸联合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儿童肺结核的临床疗效[J].中南药学,2024,22(3):805-809.

[12]徐菁,姚丽,朱爱琴,等.低频超声透入利福平联合结核丸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7(24):3683-368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