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

作者: 屈杰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0

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贝伐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缓解率[客观缓解(ORR)]、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癌胚抗原 (CEA)]、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率。结果 研究组近期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ro-GRP、NSE、CEA及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可有效提高近期缓解率,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肺癌;参芪扶正注射液;贝伐珠单抗;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多数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错失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目前,临床治疗肺癌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同时联合放化疗清除微小病灶以预防病情复发转移,改善预后[1~2]。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快速发展,肿瘤患者有了新的治疗选择。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进入机体后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单独应用时,随着时间延长常会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治疗顺利进行[3]。参芪扶正注射液属于中成药制剂,具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减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4]。本研究旨在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0.36±6.27)岁;病理类型为鳞癌15例,腺癌17例,鳞腺癌3例;研究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0.58±6.13)岁;病理类型为鳞癌16例,腺癌16例,鳞腺癌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肺癌临床诊断标准[5];预计生存期>6个月;符合化疗治疗指征;患者意识清晰;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依从性差;对本研究药物存在禁忌证。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贝伐珠单抗治疗治疗,用药剂量为7.5 mg/(kg·次),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伍静脉滴注,首次静脉滴注时间应>90 min,随后每次静脉滴注时间维持在30~60 min,2周给药1次,持续治疗3个周期。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于贝伐珠单抗用药前2 d予以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250 mL/次,1次/d,连续给药10 d,每21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近期缓解率:肿瘤病灶消失且维持>1个月,为完全缓解(CR);肿瘤病灶缩小>50%且维持>1个月,为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缩小20%~50%,为稳定(SD);肿瘤病灶增大>20%,为病情进展(PD)。客观缓解(OR)=CR+PR。(2)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层血清,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3)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检测外周血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5)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改善率:采用卡氏评分(KPS)评估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增加>10分,为改善;KPS评分≤10分,为稳定;KPS评分降低>10分,为下降。总改善=改善+稳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近期缓解率比较

研究组近期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Pro-GRP、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生存质量改善率比较

研究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6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85%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随着临床对肺癌研究的深入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通过结合受体激活酪氨酸酶受体,促使肿瘤形成新生血管,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6]。临床常选择靶向药物阻断VEGF及其受体结合来抑制肿瘤增殖,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贝伐珠单抗是临床治疗肺癌的一种靶向药物,通过抑制VEGF与相应受体的结合而抑制肿瘤生长并阻滞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肿瘤组织血供,促使其血管退化及组织异常增生,发挥抗肿瘤作用[7]。此外,贝伐珠单抗可降低肿瘤组织间隙压,增加血管壁通透性,从而增强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具有耐药性低、安全性高的特点[8]。中医认为,肺癌的主要病机在于正气亏虚、阴阳失调,外邪侵袭肺脏,导致肺失宣降,气血瘀滞,气机不畅,痰湿内蕴积于肺部,应以清热解毒、益气补肺为治则[9]。参芪扶正注射液由党参及黄芪精制而成,其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补肺,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黄芪益气固表、扶正固本,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近期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ro-GRP、NSE、CEA、CYFRA21-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可有效提高近期缓解率,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程冻芝.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7):41-43,50.

[2]吴林珂,徐青.护理干预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7(32):319-321.

[3]刘晶晶,易良杰.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4,32(2):29-33.

[4]杨罡,赵峻,邓峥,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1,16(20):2957-2965,2974.

[5]傅睿,吴一龙,钟文昭.2020版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4):163-167.

[6]赵丽迎,郑美媛,葛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3,28(3):351-354.

[7]杨洪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2,20(10):121-123.

[8]吴剑.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名医,2023,(17):180-182.

[9]尚淑平,张晓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N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J].贵州医药,2022,46(5):764-766.

[10]郑艳霞,陈金,李雪.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3):422-4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