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心衰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张小彩 张佳莹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心衰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0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心衰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5月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便秘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SF-36)]。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便秘症状积分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心衰伴便秘患者心功能,缓解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穴位贴敷;穴位按摩;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高发于老年人群,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等,需长期用药,可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2]。心衰患者常因胃肠道充血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便秘,而排便时用力可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3~4]。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心衰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医院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1~76岁,平均(59.13±2.17)岁;病程1~6年,平均(3.15±0.19)年;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为Ⅱ级28例,Ⅲ级27例。研究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1~76岁,平均(59.22±2.12)岁;病程1~6年,平均(3.22±0.23)年;NYHA为Ⅱ级29例,Ⅲ级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5];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晰,言语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中途退出研究;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观察是否出现失眠、头晕、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出现体重增加、尿量减少和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调整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5 g,少食多餐,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告知其养成良好排便的习惯,因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衰。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1.2.2 研究组中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

联合穴位按摩。

(1)穴位贴敷:选取双侧天枢、神阙,使用液体石蜡将大黄、木香粉调和,并捏成团状,用医用纱布包裹,贴敷在所选穴位,1次/d,每次6~8 h。

(2)穴位按摩:取中脘、关元穴、天枢穴位,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对关元、中脘、天枢穴采用指揉法按摩,按摩力度适中,必要时加按足三里,连续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比较两组便秘症状积分:包括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性状等症状,每项0~3分,分数越高表示便秘症状越重。(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6],包括机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维度,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 ,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便秘症状积分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F-36评分各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中医学将心衰归属于“胸痹”“水肿”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心气亏虚、水饮内停,需给予患者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和合并症,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7~8]。不良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对心衰病情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合并便秘症状的心衰患者,因机体本身存在较大的心脏负荷,排便时若过度用力,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不良事件。因此,临床需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

穴位贴敷是将药物贴敷在体表,充分发挥药物、穴位双重作用,促进局部和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有效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9]。穴位按摩是对体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调整机能,通经活络,祛邪扶正[10~11]。本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 ,LVEF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干预后便秘症状积分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F-36评分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在改善心衰伴便秘患者心功能、减轻便秘症状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对不同穴位进行贴敷可扩张皮肤及患处血管,改善组织营养状态,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且贴敷药物中的大黄能清热泻火,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之效,可促进大黄泻下通便。此外,以天枢、关元、中脘穴为主穴进行穴位按摩,可调胃补气,理气化滞、理气健脾、培补元气[12]。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心衰伴便秘患者心功能,缓解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潘琳,刘英华,邓露双.穴位敷贴联合太极拳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7(22):4123-4125.

[2]王晶晶,沈秋生,陈利.坐式八段锦联合穴位敷贴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3,7(3):31-34.

[3]黄庞宁,杨慧芳,刘素丽,等.回阳益心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6):967-970.

[4]林淑萍,詹淼淋,陈玲玲,等.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对心力衰竭肠内营养患者脑钠肽水平及腹胀改善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4,48(14):1766-1768.

[5]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慢性心力衰竭基层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1):42-49.

[6]汤桂菊,杨巧芳.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23):140-142.

[7]龚清环,李翠,曾小兵,等.中医护理对心衰患者生活能力及情绪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新中医,2016,48(7):244-246.

[8]刘红芳,熊飞琴.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17):117-120,128.

[9]黄淼,穆清.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衰型冠心病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6):641-644.

[10]申祥凤,徐曌,吴琪,等.五行音乐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4,31(4):510-515.

[11]刘双,高金霞,韩莉.神阙穴位按摩结合因时制宜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6):53-56.

[12]王金平,童春梅.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揉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便秘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2(3):63-6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