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邓雨寒

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 观察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子养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计算FEV1/FVC]、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子养亲汤;用力肺活量;中医证候;通气功能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通气功能障碍,可反复急性发作,引发不良结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西医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但仍存在较多再住院病例。COPD属中医 “肺胀、喘证、痰饮” 范畴,病机为“痰、气、食”三壅,本虚标实,根源在于肺脾肾虚,痰浊壅肺,气机壅滞,兼夹食滞。三子养亲汤泻实治标,专攻“痰、气、食”三壅,痰消则气道通,气降则喘息平,食化则痰源断[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3年2月~2024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36±3.5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3.05±3.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医内科学》[3] 中的相关诊断;临床资料完整;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病情已平稳,处于稳定期。排除标准:伴有消化吸收功能异常;治疗前服用了其他中药汤剂;具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同时,给予祛痰、舒张支气管、抗气道重塑等治疗。治疗2个月。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

组方:紫苏子9 g、白芥子9 g、莱菔子9 g。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用。随证加减:伴温胃多呕者,加干姜、砂仁,祛痰;伴痰饮气郁、腹部胀满,加枳椇子,行气消胀; 伴脾肺气虚、容易出汗、短气乏力者,加党参、黄芪;伴痰浊夹瘀、唇甲紫黯者,加地龙、丹参、桃仁、红花。治疗

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估。显效,患者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好转;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肺功能:通过飞利浦MSA99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 (FVC),计算FEV1 /FVC。(3)比较两组中医证侯积分:评估咳嗽、胸闷、呼吸气促、肢体乏力、咳痰等症积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肺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变化,油腻食物摄入过多,加之缺乏锻炼,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5~6]。COPD发病部位在肺,不仅影响肺功能,长时间咳嗽还会影响脾、肾,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诱发痰浊水饮、血瘀等,与痰湿相互影响,治疗难度更大,治疗时间更长。临床治疗应注意维持气道畅通,恢复肺的宣发肃降作用[7]。

COPD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痰浊、瘀血、气滞壅肺为标,卫外不固,宣降失常,运化失职,痰浊内生,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气道阻塞,肺气上逆,久病入络,血行不畅,肺失宣降,气逆不降。症见气短、声低、易感外邪、纳呆、便溏、痰多白黏、动则喘甚、呼多吸少、腰膝酸软、咳嗽痰多、喉中痰鸣、胸闷、喘息气促、胸膈胀满、唇甲紫绀、舌质暗紫、胸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卷下》载:“三子养亲汤,治老人气实痰盛,喘满懒食。” 恰合COPD老年患者痰壅气逆之病机[8~9]。方中白芥子辛温,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之功效;紫苏子辛温,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导滞、降气祛痰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芥子中的芥子油苷 可水解为异硫氰酸烯丙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浆液分泌,稀释痰液;紫苏子中的有效成分α-亚麻酸可抑制NF-κB通路,降低TNF-α、IL-6等促炎因子表达水平;迷迭香酸有类似β2受体激动剂作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莱菔子可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肺组织IL-17表达水平,其有效成分莱菔素可增强胃肠蠕动,减少腹胀对膈肌压迫,改善通气。全方共同发挥祛痰、平喘、抗炎等作用[10~11]。

FEV1是指最大吸入气体进入肺部后1秒钟的呼吸量,可以反映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其数值愈低说明肺功能受损程度愈重[12]。FEV1/FVC反映通气障碍类型和程度,是衡量呼吸道梗阻程度的关键参数,其数值愈小说明患者通气功能不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三子养亲汤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

综上所述,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李雅兰,李渊,马建岭,等.四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功能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4,51(5):193-196.

[2]黄容,易薇.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阻肺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1):47-49.

[3]周芹,周磊.苏子降气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痰浊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J].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2024,10(4):1-4.

[4]贾杰海,陈静.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上海杂志,2024,43(4):368-373.

[5]罗晗.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壅肺证)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35(7):981-983.

[6]潘小英.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在中医内科喘证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24,43(3):14-15.

[7]余欣,徐桂兴,田昊,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证据图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3):65-73.

[8]陈明,杨春滟,余欣,等.基于“培土生金”与肠道微生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思路[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36(2):210-215.

[9]李孝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呼吸状态的改善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3,17(4):296-298.

[10]于晗,郭晓庆,叶建桥,等.三子养亲汤对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PPARα/CPT-1通路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1):73-81.

[11]张艳丽,宋昳星,徐丹.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肌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4,46(1):107-111.

[12]陈斌,刘海英,孙琳林,等.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5):152-15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