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应用于艾滋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 万艳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应用于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102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比较两组心理韧性[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可有效提高AIDS患者心理韧性,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关键词:艾滋病;聚焦护理模式;同理心护理;心理韧性;自我感受负担

艾滋病(AID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发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减弱[1]。AIDS患者因受到病痛折磨、社会歧视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对治疗和生活产生消极态度。聚焦护理模式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引导患者主动说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予以相应护理措施,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2];同理心护理则强调护理人员对患者感同身受,深入了解患者隐性需求,并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应用于AIDS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102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男31例,女20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2.19±5.34)岁,病程2~13个月,平均病程(5.32±1.15)个月。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2.08±5.28)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5.27±1.1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AIDS诊断标准[4];住院时间>1个月;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合并恶性肿瘤;合并严重并发症、智力障碍、视听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依从性较差。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普及AIDS相关知识、并发症防治、心理疏导等。

1.2.2 观察组给予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

(1)聚焦护理模式:第一 ,描述问题。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用言语引导的方式鼓励其说出自身困扰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整理所得信息,结合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第二,构建目标。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构建可行性目标,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护理方案。第三,情感支持。与患者家属共同陪伴患者,予以鼓励和安慰,增强其信心。第四,反馈。深入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讲解隔离防护、健康饮食、适当训练的重要性。第五,评价进步阶段。针对聚焦护理方案,予以患者充足的肯定,帮助患者认清当前护理方案的效果,与患者讨论进步空间,共同制定下一步计划和目标。

(2)同理心护理: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心理辅导培训,提升其沟通能力、共情能力。观察患者语言、肢体动作、行为等表达方式,保持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引导其描述自身心理状况、诉求及期许;交谈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耐心倾听,保持专注,不随意打断话题,不予以个体主观回应。若患者出现情绪消极或激动等不利于交谈的情况,及时疏导患者负性情绪。深入思考患者内心想法,了解其隐性需求,换位思考,分析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充分认可患者现阶段做出的努力及配合,表达真诚的关心,使患者信任并主动配合护理。患者提出不合理诉求时,不能盲目迎合,应理性拒绝。若患者出现极端情绪,引导患者将被动思考转变为主动思考,鼓励其正确表达,主动提出自身想法。

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韧性: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包括力量性、乐观性、坚韧性3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好。(2)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估,包括10个条目,总分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感受负担越强。(3)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韧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两组干预前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干预前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AIDS目前无治愈手段,患者需终身接受治疗,身心、经济压力均较重,且由于AIDS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导致患者可能面临社会歧视,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5~6]。在常规护理模式中,患者接受被动护理,缺乏主动提出自身诉求的意识,导致该护理措施难以有效满足患者隐性需求。

聚焦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模式,以正向关注为核心,通过与患者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发掘其潜在力量和资源,进而提升患者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7~8]。其中,引导患者说出自身问题并予以指导,有助于护理人员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消除其抵触情绪;构建目标能够帮助患者确定努力方向,使其更好地完成目标;情感支持、评价进步等措施能够增强患者信心,调动其积极性[9~10]。同理心护理强调护理人员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上体会患者境况,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同时使患者感受到足够的理解和被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自我认知感,意识到主动配合的重要性。此外,同理心护理可在较大程度上予以患者来自护理人员的情感支持,避免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度下降,还可正确引导患者,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心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CD-RISC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通过正确引导患者,可显著提升其心理抗压能力,从而增强心理韧性。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能够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其感受到关心和关爱,从而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分析原因,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能够增强患者主观感受,提高治疗积极性,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综上所述,聚焦护理模式联合同理心护理应用于AIDS患者,可有效提高心理韧性,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升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强生,周凯,吴亚南,等.HIV/AIDS病人感知的医生同理心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25(5):484-487,547.

[2]韩建平,李雪梅,徐彩霞.聚焦解决模式对住院HIV/AIDS病人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7,15(17):2098-2100.

[3]于美玲,徐丽丽.同理心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5):83-84.

[4]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太生,等.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协和医学杂志,2019,10(1):31-52.

[5]司忆,刘春礼.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对艾滋病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8(24):3705-3709.

[6]姚瑜.压力管理方案联合人性照护理论在艾滋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循证护理,2021,7(18):2541-2544.

[7]吴燕荣,钟铭秋,林少玲.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9):76-78.

[8]陈伟梅,李丽仙,程林,等.聚焦解决模式在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

2019,26(9):1091-1093.

[9]李军娥.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主观感受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4):404-405,408.

[10]袁雯,李雪梅,贾静月.使用与满足理论延续护理模式对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知信行的影响[J].循证护理,

2022,8(3):368-3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