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的预测价值
作者: 李枫光 邹巧瑜 王瑶 杨碧礼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11月在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96例,根据治疗后肌瘤消融率分为肌瘤消融率≥70%组(78例)和肌瘤消融率<70%组(18例)。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指标、结果评价指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超声造影指标与结果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肌瘤消融率≥70%组DTL为(15.78±2.29) min,USMDT为(10.31±2.64) min,MPT-USMPT差值为(5.83±1.28) min,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肌瘤消融率≥70%组DEUF/EDUSM比值为(1.36±0.15),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肌瘤消融率≥70%组肌瘤消融率为(80.21±6.79)%,高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肌瘤消融率≥70%组能效因子(EEF)为(6.93±1.22) J/mm3,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为(6.25±0.97) s/mL,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肌瘤消融率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呈负相关(P<0.05);EEF、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预测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并为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造影;盆腹腔压迫症状;治疗剂量
子宫肌瘤为育龄期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盆腹腔压迫症状、不孕及流产等[1~2]。传统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子宫肌瘤存在并发症及用药不良反应风险[3~4]。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而成功消融子宫肌瘤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子宫肌瘤组织达到满意的消融范围[5]。因此,如何在术前更准确地预测手术难度以及术后评价子宫肌瘤的消融情况十分重要。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11月在医院接受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肌瘤消融率分为肌瘤消融率≥70%组(78例)和肌瘤消融率<70%组(18例)。肌瘤消融率≥70%组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8.31±8.16)岁;肌瘤消融率<70%组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9.65±8.71)岁。
纳入标准:经彩超或MRI等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单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直径3~10 cm;经术前模拟定位,声通道安全;临床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研究;术中能与医护人员流畅交流;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平扫+增强MRI检查。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月经期;合并宫颈肌瘤及宫颈恶性病变;合并盆腔脏器、消化道或重大脏器疾病;对MRI检查或造影剂存在禁忌。
1.2 方法
1.2.1 HIFU治疗
使用JC200D1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由重庆海扶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HIFU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完善的术前准备,并处于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镇痛镇静状态下。在手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评估肿瘤情况,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实时超声监控精确引导超声消融治疗,术后再次进行超声造影评估治疗效果。
1.2.2 超声造影
于术前即刻及术后使用DW-480型超声检测仪(由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对所有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使用腹部电子凸阵探头,将频率设置为3~8 Hz。在进行扫描前,推荐注射1.5~2.0 mL声诺维,并密切观察患者肌瘤周边及血流灌注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指标:采集术前超声造影的病灶显影时间(DTL)、子宫平滑肌显影时间(USMDT)、肌瘤与子宫平滑肌强化程度比值(DEUF/EDUSM)、肌瘤灌注时间与子宫平滑肌灌注时间的差值(MPT-USMPT)。(2)比较两组结果评价指标:肌瘤消融率、能效因子(EEF)、单位体积消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直径、肿瘤体积及肌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超声造影指标比较
肌瘤消融率≥70%组DTL、USMDT及MPT-USMPT差值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组,DEUF/EDUSM比值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结果评价指标比较
肌瘤消融率≥70%组肌瘤消融率高于肌瘤消融率<70%组,EEF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P<0.05)。见表3。
2.4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肌瘤消融率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呈负相关(P<0.05);EEF、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3 讨论
HIFU为一种非侵入性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6],治疗后子宫肌瘤消融率可达70%以上,且两年内的效果与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相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7]。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分析等均可用于评估子宫肌瘤治疗效果[8]。虽然超声造影和MRI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肌瘤及HIFU后无灌注范围[9],但磁共振设备昂贵,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超声定量分析能够早期发现肿瘤血流灌注改变,可预测治疗效果[10~11]。因此,可将超声造影作为评估子宫肌瘤HIFU术后疗效的选择之一[12~13]。
本研究中,肌瘤消融率≥70%组DTL、USMDT及MPT-USMPT差值均小于肌瘤消融率<70%组,DEUF/EDUSM比值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表明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可方便、快捷地评估患者肌瘤状况。此外,肌瘤消融率≥70%组肌瘤消融率高于肌瘤消融率<70%组,EEF及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表明肌瘤消融率≥70%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需能量低于肌瘤消融率<70%组患者,单位体积消融时间更短,有助于预测治疗剂量学评价。进一步研究发现,肌瘤消融率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均呈负相关;EEF、单位体积消融时间与DTL及其他超声造影指标均呈正相关,表明在HIFU治疗术前进行即刻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预测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及指导治疗剂量学。但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样本数偏少,且缺乏与增强MRI检查的对照研究及术前即刻超声造影检查的一致性程度指标,因此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的预测价值仍有待于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再次验证。
综上所述,聚焦超声消融前即刻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预测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并为子宫肌瘤治疗剂量学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张锋,王倩,张燕,等.超微血管成像与子宫肌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在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24,36(4):570-574.
[2]李娜,彭丽秀,宋轶钦,等.海扶刀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8): 2079-2082.
[3]蒋雨,黄小华,秦石泽,等.基于增强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HIFU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价值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41(11):2095-2100.
[4]张梅莹,程杰军,万晓燕,等.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1):37-42.
[5]安沛兴,马晓红,颜红丽,等.射频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24):2631-2635.
[6]刘琼花,孙海霞,金伟.海扶刀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0):4852-4854.
[7]徐林刚,朱秀益,邱勇钢,等.增强MRI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浙江医学,2023,45(13):1427-1430.
[8]胡文昊,文银刚,徐凡,等.基于机器学习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剂量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3,39(11):1280-1283.
[9]忻超,邵碧红,施吉耀.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1):162-166.
[10]冀瑞烨,刘建伟,杨洁,等.3.0T MRI联合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4,21(2):75-78.
[11]何月明,罗锦文,戚莹莹,等.基于MRI图像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子宫肌瘤HIFU消融术后疗效的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4,32(6):1093-1100.
[12]戚莹莹,姜翙,张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22,17(5):541-544,568.
[13]黄修菊,郭春凤,刘强,等.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GnRH-a治疗≥4 cm子宫腺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4,16(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