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 刘建明

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0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推拿复位治疗慢性腰腿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感、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和推拿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症状缓解时间、生存质量评分及腰屈曲活动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缓解时间及腰屈曲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腰屈曲活动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和恢复腰腿部位正常屈曲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关键词:慢性腰腿疼痛;针灸;推拿复位;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生存质量

慢性腰腿疼痛由多种因素导致,如过度劳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会导致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出现疼痛[1];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韧带增厚等可能会导致腰椎管内径缩小,使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从而出现腰腿部疼痛症状[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腰椎间盘出现退变,在外力作用下可能会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情况,从而引起腰腿部疼痛症状[3]。慢性腰腿疼痛会导致下肢静脉曲张、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等不良预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推拿复位治疗慢性腰腿痛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感、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参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3.35±5.4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3.62±1.45)年。治疗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3.36±5.47)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61±1.4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和检查均符合慢性腰腿疼痛的诊断标准[5];临床资料完整且同意参与此次观察;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无严重的皮肤科疾病或免疫机制障碍性疾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全身性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近3个月内接受过长期药物治疗;骨折或精神类疾病需长期服用抗抑郁类药物治疗;中途转院治疗或放弃治疗。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萘普生片,口服,0.5 g,3次/d。

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和推拿复位治疗。

(1)针灸治疗: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双侧肾俞穴、华佗夹脊穴、委中穴及大肠俞穴,选择一次性无菌针(规格:0.3 mm×

40 mm)针刺,痛在少阳经者选悬钟穴、阳陵泉穴、风市穴、环跳穴;痛在太阳经者选择殷门穴、飞扬穴、昆仑穴、跗阳穴;手法是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

(2)推拿治疗: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手法为推、揉、弹、拨,推拿患者腰骶部、臀部、下肢等部位;按揉委中、腰阳关、十七椎、夹脊等穴,把握按揉力度,切忌过重或过轻,以患者耐受为准,推拿时间为15 min,推拿结束后使用腰椎斜扳手法操作,1次/d,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切忌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辛辣刺激,忌从事重体力活动,积极进行腰腿部位运动锻炼,强化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症状缓解时间、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总分10分,分数与疼痛感呈正比;腰椎功能障碍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6]评估,包括疼痛程度、日常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及旅行等内容,评分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差;生存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评估,包括生理机能、心理及社会职能等内容,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则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及腰屈曲活动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症状缓解时间及腰屈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腰屈曲活动度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生理机能、心理及社会职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当前临床中慢性腰腿疼痛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身体、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7]。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髋关节滑膜炎,部分患者在受到风寒感冒后会出现腰腿疼痛的情况,而且这种疼痛感难以忍受,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患上髋关节滑膜炎;大多数患者腰腿疼痛的症状都是持续性的,如果长期出现这种症状且没有得到缓解,则会出现神经受累情况,这主要是由脊髓和脊椎神经性病变造成的[8]。

萘普生片为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如龋齿引起的牙痛、关节痛、头痛、痛经等。常规镇痛药物治疗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起到根治目的,一旦停药极易复发,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所以,临床提倡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慢性腰腿疼痛。针灸、推拿为常见的中医外治法,针灸能有效激发精气,调和气血,平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能促进神经纤维传输至脊髓,直接作用在患处,尽快缓解患者疼痛感;另外,针灸还能很好地改善损伤性病理变化,改善脊椎生物力学,从而有效解决疼痛问题[9]。中医推拿复位一般是使用多元化的手段,如揉、按、弹、拨等,缓解肌肉组织痉挛产生乳酸后导致的疼痛感,将脊柱组织复位,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刺激物质代谢,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腰屈曲活动度及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缓解时间及腰屈曲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腰屈曲活动度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可有效减轻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感,改善和恢复腰腿部位正常屈曲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涛.颈肩腰腿疼痛并高血压患者实施针灸治疗对其VAS评分、WHOQOL-BREF评分的影响评估[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22):39-41.

[2]任正强,冯庆奎,罗会用,等.针灸联合推拿复位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腰屈曲活动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9):2113-2117.

[3]卢科延,陈磊,汤鸿,等.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联合针灸治疗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4):124-127.

[4]李省伟,夏厚纲,伍书民.超微小针刀联合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缓解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7):885-886.

[5]李文鸿.针灸联合推拿复位护理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腰屈曲活动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17-20.

[6]陈东军,李明明.中药外敷联合中医骨科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症状体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增刊2):84-86.

[7]秦杨,李静.针灸推拿治疗对腰腿痛患者临床效果及腰屈曲活动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1):3626-3628.

[8]杨金,刘长信.补肾壮腰汤联合电针加推拿治疗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部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7):906-909.

[9]裴金雪,龙玥,魏薇.个体化温泉疗养与物理疗法联用对慢性腰腿疼痛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8):828-829.

[10]高瑞婷.常规措施联合温针灸和中药熏洗与常规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腰腿痛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4):59-6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