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呼吸干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周佳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呼吸干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NRDS患儿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综合呼吸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aO2和PaCO2]、住院情况、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结论 综合呼吸干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长满意度高。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呼吸干预;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血气分析;并发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属于新生儿群体,特别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急症,通常由新生儿肺部结构发育未完善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含量偏低所致,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若未及时给予有效处理,患儿死亡风险较高[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机械通气、PS等治疗方式缓解患儿症状,促进氧合[2~3]。治疗期间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保证疗效,促进患儿病情康复。综合呼吸干预是一种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的全面性干预模式,近年来在诸多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较广[4]。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为优质护理的一种衍生干预模式[5]。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呼吸干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50例NRDS患儿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胎龄31~36周,平均胎龄(33.12±2.03)周;新生儿体重1.5~3.2 kg,平均体重(2.55±0.42) kg;出生时间2~12 h,平均时间(7.55±3.10) h;顺产9例,剖宫产16例;5 min Apgar评分4~9分,平均评分(7.03±1.55)分。研究组男10例,女15例;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23±1.88)周;新生儿体重1.4~3.4 kg,平均体重(2.58±0.37) kg;出生时间2~11 h,平均时间(7.48±2.87) h;顺产7例,剖宫产18例;5 min Apgar评分4~9分,平均评分(7.11±1.30)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NRDS诊断标准[6];胎龄<37周;无相关治疗禁忌证且对相关药物无过敏反应;患儿家长对研究信息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颅内或肺部出现严重性出血;因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发育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呼吸窘迫症状;因胎粪吸入或感染性肺炎所致呼吸困难。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完善检查,给予心电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暖箱进行保温、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等。同时,根据患儿病情开展综合呼吸干预,包括使用PS、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高流量给氧等。使用PS时,注意提前清理患儿呼吸道,通过头皮针向气管导管中滴加一定量的PS,在此期间给予复苏气囊加压给氧,从而保证PS在患儿肺表面分布的均匀度。注意,用药后
6 h内切勿进行吸痰操作。如果使用PS后症状依然未改善,胸片X线检查也提示肺部充气未得到明显改善,此时需再次使用PS,但间隔需至少为10 h,最多使用次数为3次。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还需遵医嘱持续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上报并配合处理。
1.2.2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
(1)组建护理团队:护理活动开展前,由护士长、儿科医生及护士共同组建护理团队,并实施相应的培训与考核。(2)界定护理职责:依据新生儿的胎龄与体重进行分组,指定护士承担护理责任,对于病情较重的新生儿,经验更为丰富的护士进行专业干预。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组织、交接及排班等管理职责,而护士则承担患儿的全程护理任务。(3)实施全面护理:调整暖箱内的温度与湿度,确保患儿的保暖与保湿需求得到满足。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后,采用适量的配方奶粉或母乳进行精心喂养。每2~3小时为患儿进行翻身和拍背,从下至上,由外向内,力度适宜。患儿肺部发育不全,缺乏自主排痰能力,给予患儿密闭式吸痰法辅助排痰,注意吸痰频率,避免损伤气道黏膜。每日定时用生理盐水湿润的纱布轻柔擦拭患儿牙龈、舌头等部位,预防口腔感染。对出现腹胀症状的患儿,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接受经鼻气管插管的患儿,持续观察鼻翼部位压伤情况或鼻部形态变化;对表现出躁动或哭闹的患儿,通过轻抚、拍背等方式进行安抚。同时,持续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关注患儿呼吸功能。(4)构建奖惩机制:每周对前1周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对护理责任落实到位的护士予以奖励,对出现明显失误的护士进行批评。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借助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比较两组住院情况: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鼻腔滑脱、营养不良、呼吸不畅等。(4)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满意度,包括措施、技巧、态度等内容,0~10分,其中9分及以上为满意、5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其他代表一般。满意+一般=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干预前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情况比较
研究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NRDS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通过使用PS、机械通气等手段来改善患儿呼吸功能,促进症状缓解[7~8]。临床还需对NRDS患儿开展有效的护理,促进患儿康复。常规护理以配合治疗为主,缺乏全面性、针对性、预见性等特点。
综合呼吸干预利用一系列相关措施促进患儿呼吸功能恢复及症状缓解,加快患儿康复进程;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在明确护理责任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临床治疗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提示该联合干预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综合呼吸干预过程中将患儿病情作为依据遵医嘱阶段性调整给氧方式、机械通气参数等,同时完成合理性衔接,减少单纯机械通气模式引起的不良事件;特别是无创正压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患儿胸廓结构稳定,提高呼吸支持效果,避免肺泡萎缩,不仅可促使PS更好地发挥药理作用,还可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提升肺组织的氧气利用率,防止CO2大量潴留,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同时,责任制整体护理有效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奖惩分明,可有效增强小组成员护理意识与责任感,从容应对日常护理及突发事件,保证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呼吸干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长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许莹莹,刘小玲.思维导图模式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 274-277.
[2]何瓜绵,沈萍,陈牡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动风险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8):1174-1177.
[3]谢妩鸿,钟海燕,谢兰芳.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1):149-151.
[4]杨茹雪,霍晓敏,张秀敏,等.综合干预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效果及肺换气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3,45(2):316-318.
[5]江荣,谢雅荣,皮颖.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1):59-61.
[6]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95-398.
[7]李雅洁,陈牡花,肖鹏飞,等.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PS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1):2974-2976.
[8]李雪美,吴卫英,罗琼,等.整体护理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干预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1):243-246.
[9]孙方方,杨帆.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7):1171-1173.
[10]甘艳红.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20):3145-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