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牙列缺损的效果分析
作者: 赵景瑶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接诊的牙列缺损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正畸治疗,对照组联合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观察组联合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美学指数及口腔健康。结果 观察组口腔整体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修复后口腔咀嚼功能及口腔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口腔健康度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牙列缺损能提高修复效果,改善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及口腔美学。
关键词: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正畸治疗;牙裂缺损;美学指数
牙裂缺损口腔修复时,因部分患者缺损时间长,或伴龋齿、牙周炎等情况,均会影响口腔修复效
果[1~2]。因此,临床上多采用正畸治疗,通过矫正装置改善患者牙齿、骨骼协调及异常状态,具有矫正畸形及美观口腔外观作用[3]。种植义齿是修复牙裂缺损的重要方法,无需磨削邻牙,固定牢靠,能显著提高患者咀嚼效率。但义齿修复采用何种固位方法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医院接诊的牙列缺损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89±5.18)岁;第一磨牙缺损38例,第二磨牙缺损22例;因外伤所致24例,龋坏所致28例,其他原因8例。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05±5.27)岁;第一磨牙缺损40例,第二磨牙缺损20例;因外伤所致缺损20例,龋坏所致缺损30例,其他原因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牙裂缺损标准[4];单个牙列缺失;首次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根管形态异常;合并可能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的疾病;有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存在药物、酒精等滥用史;存在认知障碍或无法配合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通过X线片明确牙列缺损情况,先进行正畸治疗,清理残存牙根牙冠,即根据牙列缺损周边牙齿的具体状况、上下颌骨位置,调节倾斜牙、错位牙,对基牙、尖牙位置及中线进行调整,采用固定矫正器矫正,使牙弓排列整齐,连续佩戴6个月,期间注意口腔卫生。佩戴完成后在医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两组均制作种植体转移印模,根据愈合基台、龈袖口的深度选择印模帽,将印模帽安装至种植体,螺丝拧紧,以牙胶暂时封闭,采用DMG聚醚轻体制作印模,静置4 h后分离并干燥,再注入人工牙龈,待完全固定后以超硬石膏灌模与脱模。选择合适的修复基台,以车针对基台颊进行标记,取出修复基台用螺丝固定,确定修复体边缘与基台肩台吻合。观察组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即在基台内置入棉球,基台中孔暂时封闭,对修复体与基台体进行粘结修复,清除两者之间的黏结剂,对基台修复复合体进行抛光,螺丝固定,以扭矩控制器对复合体拧紧到35 N/cm,于基台孔内注入少量牙胶,使小棉球被覆盖,牙合面孔即光固化树脂封闭。对照组进行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即安放基台后并拧紧后,修复体的颊侧边缘位置应在龈下1 mm左右,所有修复体边缘紧密贴合、被动就位性良好,用螺丝固定,再用扭矩控制器锁紧,完成修复。两组均在口腔修复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咀嚼、发音等均正常,牙床、根尖周组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改善,舒适度、美观度均改善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咀嚼功能:采用口腔咬合力测量仪对患者口腔咬合能力进行测量,连续咬合10次,2 s/次,取平均值;取2 g花生,指导患者咀嚼,左右侧各咀嚼20次,咀嚼过后吐出花生,收集咀嚼物质、口腔内残留物质,添加一定的蒸馏水,搅拌后使其均匀,过滤、烘干,计算残渣重量,计算咀嚼效率,即咀嚼前物质重量-咀嚼后物质重量。(3)比较两组美观效果: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5]评估,每项0~2分,分值越高美观效果越高。(4)比较两组口腔健康:采用口腔健康影响度量表(OHIP)-14[6]评估,每个条目计0~4分,分数随口腔健康度下降而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口腔整体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咀嚼功能比较
修复前两组咀嚼效率及咬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咀嚼效率及咬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美学指数比较
修复前两组美学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口腔健康度评分比较
修复前两组口腔健康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口腔健康度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口腔修复是治疗牙列缺损的首选方法,可修复受损牙齿,恢复患者牙齿咀嚼功能。在口腔修复时,人工修复体可纠正牙齿畸形,但部分患者牙列缺损时间长,加上病理性错颌,可影响修复效果。同时,牙周组织也会影响口腔修复效果,使其固定效果不理想[7]。因此,口腔修复前应联合其他方法治疗,提高口腔修复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口腔整体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可提高口腔修复效果。通过口腔正畸调整患者牙齿、牙槽骨及颌骨之间的协调性,恢复牙齿之间的间隙及美观度,调整牙列、牙间隙之间的整齐度,为口腔修复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合理的口腔环境,从而提高口腔修复效果;同时,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可将清理多余的黏结剂,避免残留的黏结剂刺激牙龈组织,为种植体提供丰富血供,避免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为口腔修复创建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提高口腔修复效果[8]。
牙列缺损会破坏口腔牙列完整性,使邻近牙齿因缺乏足够的支持、束缚而发生倾斜或脱落情况,影响患者牙齿咀嚼及咬合能力;同时,牙齿缺失易造成食物嵌塞,影响面部美观度,使口腔健康度明显降低。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修复后口腔咀嚼效率、咬合能力及口腔美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口腔健康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能有效恢复牙齿咀嚼功能及美观度,减轻口腔疾病对患者健康程度的影响。口腔正畸治疗可修复患者牙列整齐度,调整牙间隙,避免口腔修复时出现不良事件,从而改善患者咀嚼能力及美观度。采用螺丝固位修复难以完全清除残留的黏结剂,导致残留黏结剂对牙龈组织产生刺激,影响种植体正常血供,并增大种植体与邻牙之间的微间隙,影响牙齿咬合力及美观度。采用改良黏接固位可完全去除多余的黏结剂,避免边缘骨吸收,提高种植体的骨支持;同时,可经舌侧窝的螺孔对种植体进行拆卸修复,操作方便,安全性高[9]。
综上所述,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结合正畸疗法治疗牙列缺损能提高修复效果,改善患者口腔咀嚼功能及口腔美学。
参考文献
[1]张晶晶,王超,王宏伟,等.应用微种植钉支抗压低老年牙列缺损患者伸长磨牙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 43(23):5750-5753.
[2]蒋志勇,于琼琼.咬合重建固定义齿修复术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颞下颌功能、脑血流速度及龈沟液IL-23、PGE2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8):1429-1434.
[3]周凤梅.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3,39(10):620-623.
[4]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Genetti L,Ercoli C,Kotsailidi EA,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of pink esthetic score of immediately impressed posterior dental implants[J].J Prosthodont,2022,31(6):496-501.
[6]刘佳钰,陈卓凡.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的研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8):469-472.
[7]杜鹃,蒋锋.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1,44(增刊1):3-4.
[8]李扬,李瑾,高冬玲.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1,32(21):2787-2790.
[9]王富强,岳旭阳.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治疗后牙牙列缺损患者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