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作者: 杨晶晶
摘要:目的 探讨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氟西汀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观察其对于减少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rTMS伪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2周,观察组采取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前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情况。结果 治疗2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两周内自伤行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两周内自伤冲动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两周内自伤想法激烈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应用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的效果满意,可以显著减少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氟西汀;疗效;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以及意志活动减退为核心的心理疾病,该病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其中青少年为高发群体[1]。青少年抑郁症可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及生活,甚至很多患者还存在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因此关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也成为社会以及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2]。抑郁症发病原因复杂且易复发,即便应用规范药物治疗也往往疗效不佳,很多患者容易存在药物依赖的情况[3]。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属于物理治疗手段,其中低频rTMS刺激方式能够很好地抑制大脑皮质功能[4]。本研究旨在探讨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以及非自杀自伤行为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5.01±1.35)岁;病程3~11个月,平均病程(7.56±1.33)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2~37分,平均(30.01±3.46)分。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12岁~18岁,平均年龄(14.95±1.41)岁;病程4~11个月,平均病程(7.62±1.37)个月;HAMD评分21~38分,平均(20.11±3.53)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5]标准确诊抑郁症;年龄12~18岁,资料齐全;HAMD>17分;近1年内出现自伤行为;对研究用药无过敏史;本研究经家属同意,符合伦理要求。排除标准:伴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存在自杀行为;脑部器质性病变或者颅脑外伤;中途退出研究。
1.3 方法
1.3.1 观察组采用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
盐酸氟西汀片,20 mg/次,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2周。低频rTMS采用武汉伊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通过低频刺激患者右侧前额叶,设定80%的刺激强度,每次刺激包含10次脉冲,间隔刺激时间10 s,重复100次,总共1 000次脉冲,每次治疗16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
1.3.2 对照组采用伪刺激联合氟西汀治疗
氟西汀治疗同观察组一致。伪刺激方案:治疗时,医师将经颅磁刺激仪磁头与患者头皮的角度从垂直的90°改为倾斜的45°,避免磁场穿透,患者仍能感觉到有节奏的敲击感。rTMS的设置、治疗时间和次数均参照观察组设置,连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抑郁评分:采用HAMD量表评估抑郁症状,主要选择24项的版本,HAMD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20分为轻中度抑郁,总分<8分为无抑郁[6]。(2)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指数=(治疗前HAMD评分-治疗后HAMD评分)/治疗前HAMD评分×100%。临床痊愈:疗效指数>75%;显效:疗效指数为50%~75%;有效:疗效指数为25%~49%;无效:疗效指数<25%。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痊愈 + 显效。(3)比较两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功能量表(ANSSIQ)[7]评估,包括自伤行为次数、自伤冲动次数及自伤想法的激烈程度,其中自伤想法的激烈程度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想法越激烈。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比较
两组治疗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自伤行为次数与自伤冲动次数低于对照组,自伤想法激烈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青少年抑郁症频发与其生活环境、学业以及家庭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前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率居高不下,对其学习、生长发育以及人格培养均造成了不良影响[8]。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生物标志物是5-羟色胺(5-HT),它在哺乳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突触等区域高度分布,主要功能是抑制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5-HT释放减少以及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降低,这可能是诱导抑郁症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调节5-HT功能具有抗抑郁的潜力。氟西汀药物能够有效抑制5-HT再摄取,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发挥显著抗抑郁的作用[9]。然而,抗抑郁药物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容易对药物存在依赖,且停药后易复发,不利于患者预后。
低频rTMS为一种物理治疗方式,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显示出良好效果,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证实了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干预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有较好效果。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的干预基础上采用低频rTMS,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对脑皮质区域进行有效刺激,可产生相关感应电流,调节神经电生理活动和脑组织血供,对改善脑中枢神经功能有很大的助益。同时,低频rTMS还能对氟西汀药物的干预起到辅助作用,共同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常见的情绪低落和无助感,有时还会出现非自杀性致伤行为。患者试图通过身体上的自我伤害,缓解心理上的痛苦或表达内心混乱,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划伤皮肤、自残、撞击物体、割伤或烫伤等,对患者身心构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其自伤行为的发生[10]。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低频rTMS与氟西汀的联合应用在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观察组接受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后,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改善更加明显。由此证明,低频rTMS通过刺激脑部神经及调节脑神经功能,能够稳定青少年患者情绪,减少其绝望念头的出现,从而降低非自杀性致伤行为发生率。
综上所述,低频rTMS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降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会,张永东.低频rTMS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 2(12):168-171.
[2]钟健荣,林本,郑春玉,等.不同侧的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对血清NSE,BDNF水平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2): 1748-1750.
[3]周文婧,郭亚嫚,贺春艳.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 2024,33(3):431-435.
[4]苏冰,孔伶俐.帕罗西汀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8, 28(35):29.
[5]范肖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7-39.
[6]田海佳,朱程,刘林晶,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BDN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9,21(8): 1063-1065.
[7]万宇辉, 刘婉, 郝加虎, 等.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2):170-173.
[8]潘惠,杨忠,张小弟,等.不同刺激参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残留失眠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 2021, 34(2):109-112.
[9]余寒,龙珊珊,周勇.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低频刺激右侧腹内侧前额叶(VMPFC)治疗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临床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48(6):987-991,993.
[10]周发明,赵斌,王世凤,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2, 41(6):605-608.